燃素说

✍ dations ◷ 2025-11-23 02:48:16 #燃素说
燃素说(英语:Phlogiston theory),是一个已被取代的化学理论,起源于17世纪。这个理论假设,任何物质在燃烧时,都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燃素(Phlogiston)的成分。这个学说被安托万-洛朗·德·拉瓦节推翻。帕拉塞尔苏斯曾设想化学物质含有三大元素:硫为易燃的元素,汞为流动性和挥发性的元素,盐为固定和不活动的元素。17世纪,美因茨大学医学教授约翰·约阿希姆·贝歇尔略微修改了医疗化学的学说,于1669年主张固体的泥土物质一般含有三种成分:贝歇尔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含有硫质的、油性的“油土”,在燃烧过程中,它在与其他“土”结合时逃了出来;也就是说,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物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分解为硫质的“油土”和固定的“ 石土”。理论上,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因为含有“油土”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18世纪,新的化学概念和燃素学说双方支持者展开激烈辩论。170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化学教授格奥尔格·恩斯特·史塔尔把贝歇尔的“油土”重新命名为“燃素”,并把这个理论发展成更广泛的理论体系,用以说明氧化、呼吸、燃烧、分解等很多化学现象。金属是灰碴与燃素的化合物,加热释放了燃素而剩下灰碴。总的说来,燃素为一切可燃物体的根本要素,油、脂、木、炭及其他燃料含有特别多的燃素。当这些物体燃烧时,燃素便释出,或则进入大气中,或则进入一个可以与它化合的物质中如灰碴,从而形成金属。到1740年,燃素理论在法国被普遍接受;十年以后,这种观点成为化学的公认理论。然而,燃素说未能合理解释定量实验的结果;根据燃素说,镁在燃烧后会释出燃素,但实际上质量不减反增。其后拉瓦节证明氧在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解释了镁燃烧后增加重量的现象,并为其后的热质说奠下基础。至于许多有机化合物燃烧后重量变轻的原因,则是因为燃烧产物为气体,消散在空气中,因此只留下无法燃烧的灰碴,才会有燃烧后重量变轻的错觉。

相关

  • 肋膜黏连术肋膜黏连术(也称胸膜固定术)是一种针对多发性气胸跟肋膜积液的治疗。肋膜黏连术有两种:化学肋膜黏连术和机械肋膜黏连术。化学肋膜黏连术是利用化学物质,来刺激炎症,达到修补肺膜
  • 环张力在有机化学中,环张力是当分子内的键结形成不正常角度时存在的不稳定类型。张力大多在小的环上,像是环丙烷和环丁烷这种其碳-碳-碳角度与近乎109°的理想值大大偏离的类型。.
  • 横滨港坐标:35°27′00″N 139°38′46″E / 35.45000°N 139.64611°E / 35.45000; 139.64611横滨港(日语:横浜港/よこはまこう Yokohama kō */?)是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港湾,濒
  • 硒代半胱氨酸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简称:Sec 或 U;其它出版刊物亦简称为:Se-Cys))是一种氨基酸,存在于少数一些酶中,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甲状腺素5'-脱碘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甲酸脱氢酶
  • 芥菜芥菜(学名:Brassica juncea)又名刈菜、大菜、大芥、芥子,当年菜时又名长年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芥菜类蔬菜中,褐芥菜的栽培品种最多。其中在中国有多个褐芥菜品
  • 陶里亚蒂陶里亚蒂 (俄语:Толья́тти)是俄罗斯萨马拉州的一个城市、斯塔罗夫波尔县县治。2010年人口719,632人,是俄罗斯最大的非联邦主体首府城市。 在国际上,这座城市最着名的是
  • 能带理论在固体物理学中,固体的能带结构 (又称电子能带结构)描述了禁止或允许电子所带有的能量,这是周期性晶格中的量子动力学电子波衍射引起的。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多种特性,特别是它
  • Cssub2/subO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O3,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氧化铯可
  • 不相干的谬误不相干的谬误(fallacies of relevance)或分散注意力的谬误(fallacies of distraction)是指论证的前提和结论毫无逻辑关联的不当推理方式,这种情况又称不相干的结论(irrelevant con
  • 戴元本戴元本(192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中国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在南京工学院任教。1958年进入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