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县行政区划

✍ dations ◷ 2025-04-03 10:55:25 #山形县行政区划

山形县是位于日本东北地方的一级行政区,本为出羽国之南部,1870年(明治3年)由酒田县、山形藩、长瀞藩合并设置,1876年(明治9年)与置赐县(日语:置賜県)、鹤冈县(日语:鶴岡県)合并后成为现在的山形县[1]。2020年(令和2年),山形县人口1,068,027人,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36名[2];面积9,323.15平方千米,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9名[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4.6人,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42名[2]。

山形县现有13个市、19个町和3个村,共计35个二级行政区。山形市是山形县政治中心和全县唯一的中核市,也是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二级行政区划,人口为247,590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649.3人。人口最少的二级行政区划是大藏村,为3,028人。面积最大的二级行政区划是是鹤冈市,为1,311.53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划是中山町,为31.1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划是小国町,每平方千米有9.6人。此外,山形县另有8个郡,在19个町和3个村之上,但并无任何行政权力,不被认为是一类行政区,而按照传统的地域划分,山形县可以分为村山、最上、置赐、庄内等地域[4]。

下表列出山形县各地域与市町村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关资料出自山形县厅(日语:山形県庁)官方网站[4]。

下表列出山形县及其市町村的中日双语名称、设置时间、设置方式、面积、人口、人口密度、旗帜、徽章、地图等资料,并按照全国地方公共团体编号(JIS代码)排序。其中,日语名称以振假名标注其读音,JIS代码、面积、人口、人口密度等资料均来源于2020年(令和2年)第21次日本国势调查数据[2]以及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公布之全国都道府县市区町村面积调查(日语:全国都道府県市区町村別面積調)数据[3],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人口单位为人,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公里。设置信息如无另外注明,均出自2023年(令和5年)《市町村概要》[5]。

相关

  • 体外人工受精体外人工受孕(英语:In vitro fertilization,缩写IVF;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是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在人为操作下进行体外受精,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回母体内,整个过程真正在试
  • 95号州际公路95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95,简称I-95)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共计跨越15州,是美国东岸的交通大动脉,位于东北部的路段更是因为大量的使用量而被称为东北走廊。北起缅因州与
  • 其他条件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是对拉丁文短语(拉丁语:ceteris paribus,英语:all else equal)的中译,意思是“其他条件相同”,英文简称为 cp 前提。这个短语的意义为“其他事物保持不变”或“所有其
  • 朴正熙遇刺案朴正熙被枪杀案指的是1979年10月26日晚7时45分(韩国时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在汉城宫井洞,韩国中央情报部的秘密宴会厅内被时任中情部长金载圭枪杀的事件。朴正熙胸部及头部
  • 地都街道地都街道,是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地都街道下辖以下地区:地都社区、仙埔村、华美村、溪明村、军民村、乌美村、光裕村、枫美村、南陇村、钱后村、钱前
  • 泰克尔·马蒂亚森泰克尔·马蒂亚森 (丹麦语:Therkel Mathiassen, 1892年9月5日-1967年3月14日) 丹麦考古学家、民族学家。1921~1923年在哈得孙湾以西、以北发掘,发现图勒地区史前爱斯基摩文化。
  • 陈尧佐陈尧佐(963年-1044年),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新井县(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北宋大臣,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太子太师致仕,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祖籍河朔,高祖父陈翔曾任阆州新井县令,遂落籍于阆州首县阆中县。陈尧佐是后蜀西水县尉陈省华次子,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考中进士,授魏县县尉。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宋史》说他:“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志犹不衰。”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咸平二年(999年)建韩吏部祠于金山麓
  • 丁瑞兴丁瑞兴(1931年-),男,江苏宜兴人,中国土壤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
  • 童铠童铠(1931年9月12日—2005年8月10日),江苏泰州人,卫星导航测控与卫星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获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 谢荪谢荪(?—?),字缃酉,又字天令。溧水人,清朝画家。寓久居金陵。擅长画山水、花卉,与龚贤、樊圻等人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青绿山水图轴》(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策马探胜图扇面》(今藏南京博物院)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