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格

✍ dations ◷ 2025-07-19 20:36:37 #乐曲形式

赋格是复音音乐的一种固定的创作形式,而不是一种曲式。

赋格的主要特点是相互模仿的声部以不同的音高,在不同的时间相继进入,按照对位法组织在一起。

赋格(英语:fugue,德语:Fuge,法语:fugue,意大利语:fuga)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拉丁语,原意是“追逐”和“飞翔”。赋格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上,从16世纪的经文歌和器乐里切尔卡中演变而成,一直到17世纪巴赫时代才达到顶峰。

赋格的主要结构是首先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段(Subject),然后在其他的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段(Subject),这时演奏主题的声部演奏与新的声部相对应的乐句,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

赋格通常没有引子。赋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Modulatory Section)和再现部。各个声部在呈现部中用主调和属调将主题一一呈现一遍,然后各自展开成为不同的插部,最后在再现部里回到原来的主题上。

在赋格开始的地方,第一个声部进入时出现的短的旋律或乐句称为赋格主题,赋格主题不同于奏鸣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主题,赋格主题是短小的一句旋律,仅仅具有简单的线条,而不是像其他的主题那样可以有完整的和声。

第二个声部通常在高一个五度或者低一个四度的地方进入,即在属调上重复主题,称为答题(Answer);同时刚才的第一个声部演奏对位的旋律性伴奏声部,称为对题,对题也可以不出现,而仅有相对简单的伴奏。答题若完全相同地模仿主题,称为纯正答题(Real Answer);若否,则称为守调答题(Tonal Answer)。对题在赋格曲的进行中再次出现时保持不变者称为固定对题,伴随主题或答题的旋律经常改变者称为自由对题。

第三个声部进入,通常回到主调,即比第一个声部高或低八度,同时第二个声部继续演奏对题,第一个声部则相对自由。

主题,对题如此在主调和属调上循环。

下面是一首典型的四声部赋格的声部由高到低的图示:

                                                           高音      答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I)    \                                                            相差五度          主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             /                    答題 -對題 (聲部IV)       \                                                            相差八度                  主題 - 對題  (聲部III)             /                                                                          低音


待所有的声部呈示完毕之后,赋格的呈示部结束。

赋格曲的发展手法主要是主题进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构成的插句交替出现。

除了上述的观点,赋格的结构也可以看作类似于类似于奏鸣曲式,有前后两次呈示主题的呈示部和再现部,其间有发展,但是不同的是,赋格的发展比较短,一般仅仅为插句和主题的自由进入。插句是从主题发展出的其他的旋律,作为连接性的过渡,而赋格的再现部与呈示部使用相同的主题和对题,但是形成对位的手法经常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使得赋格的再现部分往往成为情感的高潮所在。

赋格当中也经常出现多个插句(Episode,也叫做间插段),每一次出现插句都引出主题的再一次相继进入(有时称为中间部),可能在不同的调上,不同的方式,这样的赋格就难以归入类似奏鸣曲的三段体,而应视为是前述的主题进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构成的插句交替出现。中间部开始时主题常在主调的平行调上进入,以与呈示部中的主题形成调式色彩的对比,其后可转入其他近系调。

赋格主题进入的形式可以比较自由,使用扩大、缩小、倒影、裂解等手法,主题也可以不完全地进入,作小的改动等等。而插句则起到连接的作用,保证和促进赋格的连贯流畅,插句的选择和主题进入的方式,都是衡量赋格的重要标准。

赋格的主题再现有时使用叫做密接合应(Stretto)的技巧,就是每一个声部进入的时候并不等待前一个声部完全结束,而出现同一个主题在多个声部上以一定的时间和音高差距叠置的现象,好像主题被自身从中间切入,这里由于大大增加的紧张感,往往就是赋格的高潮。

以下简单整理:

赋格通常按照声部的数目命名,两个声部的就称为二声部赋格,三个的称为三声部赋格,五个的就是五声部赋格。赋格具体的声部数量不定,少的只有两个声部,多的可以有七,八个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赋格有三个或四个声部。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主题的数目,单一主题的就称为单赋格或简单赋格。有两个主题的称为二重赋格,可以两个主题作为赋格的主题和对题同时进入,也可以两个主题分别呈示和发展,然后在再现的时候同时出现形成对位。依此类推,三个主题的赋格就称为三重赋格,如此等等。但实际上,四重赋格已经非常罕见了。

根据所使用的对位技法不同,还可以分为严格赋格曲和自由赋格曲。

赋格可以单独成曲,即赋格曲,也可以作为套曲的段落出现,还可以和前奏曲 (包括前奏曲,托卡塔,帕萨卡里亚等等) 一起,组成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

在大型乐曲当中,常常有赋格段出现,即有着赋格呈示部同样的主题在各个声部上不同音高和时间的相继的进入,但是不一定有插句和完整的发展和再现。赋格段常常作为主调音乐中奏鸣曲式的发展部,对奏鸣曲的主部和副部主题加以赋格手法的发展,而在赋格段的结尾回到原乐曲的主调风格。

另外有小赋格(fughetta),指那些发展较少,主题重复进入比较简单的赋格。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Op.87)

保罗.欣德米特 调性游戏

相关

  • 自杀防治自杀预防(Suicide prevention)是个雨伞术语,是指区域性公民组织、医疗专业(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人士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了减少自杀发生率而做的各种努力。除了直
  • 奥硝唑奥硝唑(Ornidazole),化学名: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是一种5-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厌氧菌和原虫、滴虫感染。左奥硝唑是奥硝唑的左旋体((S)-(−)-),用于滴虫、阿米
  • 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英语:synchronic linguistics),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套语言学方法,其特点是对某个语言现象只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研究(通常是现在,但也可以是历史上的
  • 丽文文化事业机构丽文文化事业机构(Liwen Publishing Group),为台湾出版公司,简称丽文文化,正式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为1976成立的高雄复文书局以及后来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现旗下以丽文文化事
  • 海滩地形动力学海滩地形动力学是一门研究海滩地貌形成的学科,透过地形动力学(Morphodynamics)研究海床测绘学及水体的流体动力学。海滩地形动力的分类方法,目前最普遍的方法为Wright and Short
  • 大尉大尉是军人的职衔,在不同语言的地区,大尉的位阶也有些许的不同。目前世界上仅有俄罗斯联邦军队、德国联邦国防军以及朝鲜人民军等少数国家的军队仍设置此一军衔。俄罗斯军队的
  • 英国脱离欧盟英国脱欧(英语:Brexit,即Britain和exit;也译作英国退欧)是指英国现时已采取的政治行动用以推动英国退出欧洲联盟,使英国不再受欧盟法律、欧洲单一市场及若干自由贸易协议约束,并可
  • 约翰·爱德华兹约翰尼·里德·“约翰”·爱德华兹(英语:Johnny Reid "John" Edwards,1953年6月10日-),美国民主党前参议员,2004年美国民主党副总统选举候选人(参议员约翰·克里为民主党2004年美国
  • 沃纳·福斯曼沃纳·福斯曼(Werner Forßmann,1904年8月29日-1979年6月1日)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可以说是心脏导管的发明人。1956年他与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和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一
  • 潘帕兽科潘帕兽科(学名:Pampatheriidae)是一科已灭绝的大型跖行异关节总目物种,为现存犰狳的近亲,但是与犰狳分支于始新世中期(约 45-48 百万年前)。它们生活于南美洲及北美洲平原,约于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