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

✍ dations ◷ 2025-11-05 10:16:47 #佛像,佛教艺术,雕塑,美术

佛像,是佛塑像或画像的简称,通常形相皆以世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仍然各尊佛像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

早期的印度佛教,不雕刻或绘画释迦牟尼的面容;佛陀是用符号来象征的,如法轮象征佛的“说法”、菩提树则是代表“成道佛”、足迹则象征“游行佛”。佛教在印度时本来没有借由偶像或图影表示释尊;直至犍陀罗时期,大乘佛教开始流行,才有佛像的形成。

关于公元前二世纪为何没有佛像的造作,谷响认为因佛陀相好庄严,不应以寻常人的型态看待;且《阿育王传》卷2记载,弗那槃达(Puṇḍavardhana)尼乾陀(耆那教)弟子画佛陀像令礼拜尼乾陀像,阿育王闻之大怒,于是将所有尼乾陀捕捉,加以屠杀,佛像也许因而被禁。

中国未经历印度的造形像与否的冲突,直接接受释迦牟尼画作与塑像。第一幅佛像由皇帝下令绘制,根据《高僧传》的记载,东汉蔡愔携西域释迦像来中国,到洛阳后,汉明帝令画工描绘。中原本土建造佛像的最早记载是《三国志》笮融挪用所掌粮道大立佛寺,大造佛像,以浴佛施食招徕信徒。

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跋蹉国优塡王(或译作邬陀衍那主, Udayana-vatsa)因思念佛陀,于是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这是佛教雕塑佛像起源的传说。

佛教中有流传《造像度量经》是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在北京从藏文译本重译为汉文,有关制造佛像度量的经典。

日本小野净土寺三尊 阿弥陀佛

韩国石窟庵佛像

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中国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造佛像(唐代713年至803年间兴建),是一尊弥勒菩萨倚坐像

相关

  • 肾皮质肾皮质(Renal cortex)是肾的外层部分,介于肾鞘膜和肾髓质的中间部分。成人的肾皮质形成连续的光华的外层区域,其间有一些突起肾柱(renal column),延伸至肾锥体(renal pyramid)。它包
  • GPCR结构 / ECOD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
  • 雍笈牙王朝殖民时期:现代:贡榜王朝(缅甸语:ကုန်းဘောင်ခေတ်,英语:Konbaung Dynasty)为缅甸最后的王朝,为雍笈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存在于1752年到1885年,期间不但
  •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乌格拉诺夫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乌格拉诺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Угла́нов,1886年12月5日(17日)-1937年5月31日)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共
  • J2电视剧列表 (2020年代)本列表是J2电视剧列表的子列表,列出2020年代的无线电视J2剧集。以下列出无线电视于节目宣传片、《TVB周刊》及节目巡礼公布的预定播放剧集(不包括已改于其他免费频道播出的剧
  • 赵宏伟 (1954年)赵宏伟(1954年-)是一名住在日本的中国人学者,专门研究中国政治、东亚国际关系。出生于辽宁省,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曾经担任记者,1986年前往日本留学。入读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
  • 张尔田张尔田(1874年-1945年),浙江仁和人,一名采田,字孟劬,一字幼莼,号遁庵、遁庵居士,晚号遁堪。近世史家。生于清光绪元年(1874年),出身宦门。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
  • 阿希从众实验阿希从众实验(英文: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是所罗门·阿希1956年进行的一次非常经典的关于从众现象的实验。实验者以史瓦兹摩尔学院的男性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在一排成
  • 七兄弟 (芬兰小说)《七兄弟》(芬兰语:)是芬兰作家阿莱克西斯·基维的一部小说,它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芬兰语小说。《七兄弟》于1870年春登载于SKS出版的小说系列,它以单行本出版却是在187
  • 郑湫泓郑湫泓 (1990年11月25日-),中国大陆女歌手、演员。2014年参加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第二季比赛,被淘汰后以567445的最高票数成功逆袭复活,最终过关斩将获得全国第六名,在此之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