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晋史

✍ dations ◷ 2025-02-24 04:48:38 #史部编年类,史部别史类,史部杂史类,史部霸史类,史部职官类,辑本,魏晋南北朝典籍,中国书籍并称

十八家晋史是唐代官修《晋书》之前流行的十八种晋代断代史书的总称。包括九家晋书与九家晋纪。除此之外,两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间,还出现了不少记载晋代及十六国历史的杂史、霸史、杂传、起居注。唐贞观年间房玄龄监修的《晋书》行世后,诸家晋史逐渐亡佚,至南宋失传。明清时人从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裴松之注《三国志》、李善注《文选》以及《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了十八家晋史的残篇和片断。现存篇幅比较多的是臧荣绪《晋书》和王隐《晋书》。较少的如陆机《晋纪》,仅存三条。

十八家晋史中大部分只涉及晋代几朝的历史,或仅有西晋部分,还有未完成的底稿。唯有臧荣绪《晋书》记事起于司马懿创业,终于刘裕代晋,有纪、录、志、传,共110卷,体例完备,成为唐官修《晋书》的基础。

清人汤球、黄奭辑有唐代以前的诸家晋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根据《史学丛书》本将汤球的《九家旧晋书辑本》、《晋纪辑本》、《汉晋春秋辑本》、《晋阳秋辑本》、《十六国春秋辑补》、《三十国春秋辑本》等排印出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九家《晋书》见于《隋书》经籍志,均为纪传体。另有梁代人郑忠所撰《晋书》七卷、庾铣《东晋新书》七卷,皆不存。

九家晋纪皆为编年体,除裴松之《晋纪》外皆见于《隋书·经籍志》。编年体晋史另有《汉晋春秋》、《晋阳秋》、《续晋阳秋》。

成书于晋代至南北朝、唐代的晋史与十六国史并不止十八家,还有不少晋史的佚文散见于诸书注释以及类书之中。目前以清人汤球和黄奭的辑本较为完备。

黄奭所辑众家晋史中还收有《三国志注引晋书》、《世说注引晋书》、《文选注引晋纪》、《北堂书钞引晋纪》、《初学记引晋纪》、《群书治要所载晋书》、《白帖引晋纪》、《御览引晋纪》,均收入《黄氏逸书考》子史钩沈部的众家晋史一卷中。

相关

  • 砷中毒砷中毒是一种肇因于体内砷含量提升的医学病征,指动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酵素,在砷的影响下受别构调节作用而导致。一般也视为是重金属中毒。若于短时间产生砷中毒现象,其症状可能包
  • 卡尔·冯·哈布斯堡卡尔·冯·哈布斯堡(Karl von Habsburg,1961年1月11日-),全名是卡尔·托马斯·罗伯特·玛丽亚·弗兰齐斯库斯·格奥尔格·巴曼·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Thomas Robert Maria Fran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 (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I,1750年12月23日-1827年5月5日),全名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约瑟夫·玛利亚·安东·约翰·奈波穆克·阿洛易斯·克萨威尔(Friedrich
  • 新阿基坦大区新阿基坦(法语:Nouvelle-Aquitaine)为法国大区,是根据2014年大区重划,合并阿基坦、利穆赞、普瓦图-夏朗德等三个大区,2016年1月1日起生效。暂定名称是由原来三个大区:阿基坦、利穆
  • 煎蕊煎蕊(闽南语tsian-luí;印尼语:es cendol;/ˈtʃɛndɒl/),又译煎律闽南语tsian-lu't、晶露(印尼语的音是卷舌音)、珍多冰,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的传统冰冻甜点,也流行于马来西亚、新
  • 谢晋谢晋(1923年10月23日-2008年10月18日),男,浙江上虞人,中国电影导演。谢晋在中学时代即酷爱表演,曾在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
  • 张振华张振华(1894年11月30日-2005年11月4日),女,四川省隆昌县人,为中国未经证实的超级人瑞。张振华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张冕堂是同盟会员吴玉章的好友。1910年,年仅16岁的她成为隆昌
  • 科学怪人传说《科学怪人传说》(日语:エンバーミング)为日本漫画家和月伸宏的日本漫画作品。于《Jump SQ》(集英社)2007年12月号上进行连载;2015年5月号结束连载。单行本全10卷。讲述在19世纪末
  • 春天出版春天出版集团(Spring Publishing Group),是台湾的一家出版集团。成立于2002年七月,前身为法兰克福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工作室),总编辑为庄宜勲。其旗下有不少作品,与中
  • 角岛大桥角岛大桥是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丰北町(日语:豊北町)神田地区和角岛(日语:角島)之间,跨越海士濑户的桥梁,为山口县道276号角岛神田线(日语:山口県道276号角島神田線)的一部分;桥上最高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