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吸蜜鸟

✍ dations ◷ 2025-04-26 17:30:31 #IUCN无危物种,无危物种

黄脸吸蜜鸟(学名:)是一种中小型吸蜜鸟科动物。其常用名和学名均取自头部两边独特的黄色条纹。它通常在黎明二十或者三十分钟前发出洪亮而清晰的叫声。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的东方和南方,通常栖息在从沿岸沙丘到高海拔亚高山带的开放式硬叶林,又或者小溪和河流附近的疏林。因为吸蜜鸟的喙较短,它的食物通常是苍蝇、蜘蛛和瓢虫,又或者吸食植物花朵上的花蜜和花粉,例如班库山龙眼花和银桦,甚至是以一些小果为食。其会在飞行时捕捉昆虫或者从一些树木和灌木上的叶子来拾遗它们。

成百上千的黄脸吸蜜鸟会于3月至5月迁徙到昆士兰州南部越冬,而于7月至9月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南部作为定居。它们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在精致的杯形巢中产2枚或3枚蛋。虽然成功率会很低,但是在繁殖期时它们会几次筑起对巢。

吸蜜鸟对于林地栖息地十分小心翼翼,会因土地清洁、牧草和粮食而影响它们选择。然而,因为它们太过于常见和普遍,黄脸吸蜜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无危物种。而它在一些地方被认为是果园的害虫。

黄脸吸蜜鸟第一次被命名是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在其1801年出版的《Supplementum Indicis Ornithologici, sive Systematis Ornithologiae》,并将它归类成莺属。1817年,法国鸟类学家路易·让·皮埃尔·维埃约将其命名为“Melithreptus gilvicapillus”,而英国鸟类学家于1869年乔治·罗伯特·格雷则命名为“Ptilotis trivirgata”。种名“chrysops”是来源自古希腊文字,意思为“金色”和“脸”,而参考自它们脸上条纹状的黄色羽毛。

黄脸吸蜜鸟一直分类至吸蜜鸟属,直到2011年才改为分类至里奇吸蜜鸟属。

相关

  • 觉得天旋地转眩晕(Vertigo),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静止时却感到周边环境有相对运动的状态。患者会有天旋地转或是摇晃的感觉。常伴随恶心、呕吐、盗汗或是行走困难。当头部有所移动的时候,眩晕的
  •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英语:hieroglyph),是一类古代书写系统中的字体。这类语标文件通常是具有象形特征,用于书写记录事件。新柏拉图派哲学中,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象形文字也被视为神秘思想的
  • 雄蕊雄蕊(stamen)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为雄花器(androecium)的一部分,作用是产生花粉。雄蕊轮状或螺旋状着生于花托上,位于花被内侧及雌花器外侧(霉草科中的少数成员为例外,其中最著
  • 2015年世界博览会2015年世界博览会是于意大利米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日期为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2010年11月23日,国际展览局正式宣布2015年世界博览会由米兰举办。1906年世界博览会曾于米兰
  • 酯类.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脑垂腺前叶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法学阶梯法学阶梯或法理概要(拉丁语:Institutiones Justiniani)是民法大全的一部。民法大全是一部罗马法的汇总,由六世纪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主要
  • 山齐·杜特山齐·杜特 (旁遮普语:ਸੰਜੇ ਦੱਤ, 印地语:संजय दत्त;1959年7月29日-)是一名印度演员和制片人,主要演出宝莱坞电影。他是电影演员苏尼·杜特(英语:Sunil Dutt)和纳吉丝·
  • 泥灰岩泥灰岩(英语:marl或marlstone)是一种富含碳酸钙或石灰的泥土或泥岩,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粘土矿物和淤泥。泥灰岩中大部分含碳矿物质通常为方解石,但也存在霰石、白云石、菱铁矿等
  • 马托格罗索战役 参战方 巴拉圭 巴拉圭陆军 巴拉圭海军 巴西帝国 巴西帝国陆军特雷纳人 (印第安人)指挥官与领导者比森特·巴里奥斯上校弗朗西斯科·伊西多罗·雷斯坎上校 曼努埃尔·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