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犬(S. venaticus)

✍ dations ◷ 2025-11-12 13:02:26 #薮犬(<i>S. venaticus</i>)

薮犬(Speothos venaticus),又名丛林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犬科,分布在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阿根廷东北部及巴西。它们虽然分布得很广,但数量却很稀少。最初发现的只是在巴西洞穴内的化石,故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它们是薮犬属中唯一现存种,其余的都已灭绝。

薮犬的毛很软,呈黄褐色,头部、颈部及尾巴呈较浅色。它们的腹部呈深色,有时喉咙较浅色。薮犬体长55-75厘米,尾巴长13厘米,重5-7公斤。脚及吻相对体长较为短,一般只高25-30厘米。它们的牙齿适合肉食性的习性,上下颚各有3只门齿、1只犬齿、4只前臼齿及2只臼齿。它们下裂齿上的下磨牙远中部是单尖的,可以拉长齿刃的长度。

薮犬是肉食性的,日间会在大草原及热带或赤道森林猎食。它们主要猎食无尾刺豚鼠。虽然有时会单独猎食,但它们一般都是以小群猎食,约有10-12个成员,可以杀死较大只的猎物。它们是南美洲最为群居的犬科。它们的趾上有蹼,很适合游泳。它们会以树孔或洞穴来避雨。群族成员间会以悲鸣来沟通,因在猎食时树林的视野较差。

妊娠期为63日,每胎约有6只幼犬。幼犬到8星期大就会断奶。它们1岁就达至性成熟,寿命约到10岁。

现时已知薮犬共有3个亚种:

相关

  •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缩写为APAC,是西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包括岛屿的总称。亚太地区在狭义上,是指东亚、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大洋洲、以及太平洋上的各岛
  • 开尔文探针力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e, KPFM)是一种原子力显微镜,于1991年问世。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利用微悬臂感受和放大悬臂上尖细探针与受测样品原子之间的作
  • 白丝带白丝带在不同语境之下有不同的含义。与其他颜色的丝带相比,白丝带有时在政治运动中当作展示和传播信念之用。那种情况下,白丝带通常戴在衣服上或用宣传资料(传单、海报等)的形式
  • 格列苯脲格列苯脲(INN),又名 优降糖(USAN),是一种磺酰脲类降糖药。市面上也可买到它与甲福明二甲双胍制成的合剂,名为 Glucovance。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截止到2007年,是世界卫生组织药典中两
  • 抽象代数抽象代数作为数学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代数结构,比如群、环、域、模、向量空间、格与域代数。“抽象代数”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作为与其他代数领域相区别之学科。代数结构
  • 国际田径联合会世界田径联合会,简称世界田径 (World Athletics),是一个国际性的田径运动的管理组织。1912年7月17日,来自17个国家的田径联合会代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
  • 同光体同光体,近代诗派之一,“同”和“光”分别指清代“同治”和“光绪”这两个年号。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二年(1886年)间,郑孝胥、陈衍在北京开始宣传此诗派。民国以来文学史家竞言“同
  •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行动轴心国 纳粹德国 意大利王国(至1943年) 匈牙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至1944年) 保加里亚第三帝国(至1944年)同盟国 苏联 波兰(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in the East) 南斯拉夫(自1
  • 螫毛螫毛(英语:Urticating hairs)又称刺毛、焮毛,为数种植物、新世界捕鸟蛛科物种及鳞翅目毛虫的主要天敌防御适应(英语:Antipredator adaptation)。螫毛英文的字根“Urtica”来自于拉
  • 水獭属水獭属(学名Lutra)包括两种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水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