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飓风马蒂

✍ dations ◷ 2025-08-26 04:30:39 #2003年飓风马蒂

飓风马蒂(英语:Hurricane Marty)于9月18日形成,是2003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3场热带风暴和第四场飓风,也是该季最致命的热带气旋。风暴总体保持向西北方向移动,虽然外界环境只略趋有利,但气旋依然稳步增强,最终在达到二级飓风强度后先后登陆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本土。

飓风激起强烈风暴潮并引发重大洪灾,造成价值一亿美元(2003年美元)的破坏,其中又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灾情最为严重,该国还有12人丧生。马蒂吹袭的许多地区在一个月前受到飓风伊格纳西奥袭击,令局面雪上加霜。

9月10日,一股东风波从中美洲进入东太平洋并继续向西移动,其轴线周围的对流逐渐组织,于9月18日发展成热带低气压。气旋总体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9月19日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马蒂”(Marty)。气旋蜿蜒朝西北方向前进,环流受到干燥空气侵蚀,对流结构受到扰乱,导致风暴在接下来两天内无法进一步发展。之后马蒂在干燥空气消退后继续强化,于9月21日达到飓风标准。

受西侧的高压脊影响,马蒂开始朝西北偏北移动并在此期间继续增强,于9月22日清晨达到风力时速155公里的最高强度。气旋接下来加速转向北上,于当天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最南端的卡波圣卢卡斯(Cabo San Lucas)东北方向约15公里处登陆。飓风登陆后回转朝西北偏北移动,沿群岛东侧海岸线平行移动,于9月23日降级成热带风暴。马蒂接下来在因接触内华达州上空的高气压天气系统而在加利福尼亚湾上空基本停止前进,然后在进一步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后于9月24日从索诺拉州佩纳斯科港(Puerto Peñasco)附近登陆。9月25日,气旋退化成残留低气压区,之后两天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上空蜿蜒行进,然后转向西南,最终于9月26日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北部上空逐渐消散。

由于担心一个月前飓风伊格纳西奥的破坏重演,许多居民开始囤积物资、加固房屋并撤入应急避难所。墨西哥政府于9月21日向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该国本土发布飓风警告。9月23日,墨西哥沿海至科罗拉多河地区接获热带风暴警告,但当天便予中止。气象部门预测飓风会引起1.2至1.8米高的风暴潮并产生203毫米降水,引发严重的山洪爆发和泥石流。许多学校和旅游景点用于充当应急避难所,大部分海港和机场关闭。索诺拉州恩帕尔梅(Empalme)自治区有关部门密切监控上游约30公里处的蓬德阿瓜水坝,预计风暴产生的降水有可能导致大坝决口,对城市构成威胁,当地有约300居民疏散到地势更高的避难所。

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多地的降雨量在200至280毫米之间,其中24小时降雨量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托多斯桑托斯(Todos Santos)最高,达198毫米。近海多艘船只测得热带风暴或飓风强度狂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最南端的一间自动气象站测得的持续风速达每小时140公里,阵风时速185公里。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圣罗萨利亚也测得198毫米降水。

有五人试图驾车穿过暴涨的河流时连人带车被洪水卷走,之后全部溺毙。洪灾还导致4000至6000户民宅或其他建筑受损,供水和通讯受到严重破坏,之后过了很久才得以恢复。马蒂引发的风暴潮致使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海岸沿线码头的许多船只和游艇受损,其中大部分已经无法修复。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费利佩(San Felipe)发生轻度海滩侵蚀。受风暴影响,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拉巴斯、洛斯卡沃斯、洛雷托、科蒙都和穆莱赫都沦为联邦灾区,共有6000人受灾,损失总额达一亿美元。

2004年的美国电影《特洛伊》此时正在下加利福尼亚州摄制,但因飓风马蒂来袭而被迫中断。

墨西哥本土以索诺拉州的塞班波(Sebampo)单日降雨量最高,达到171毫米。索诺拉州的加利福尼亚湾近海有一艘渔船沉没,五名渔夫溺亡。索诺拉大学位于纳沃华的校区暂停运作。锡那罗亚州有一棵树倒塌时砸中汽车,导致两人遇难。索诺拉州和锡那罗亚州因暴雨引发中到重度山洪,不过破坏程度和范围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相比都远远不及。锡那罗亚州的洛斯莫奇斯于9月22日测得每小时70公里的持续风速。

马蒂的外围雨带在亚利桑那州最西南角引发局部暴雨,但没有报导表明当地因此爆发洪灾。该州以管风琴仙人掌国家保护区的降水最多,达57毫米。降雨范围还向东延伸到得克萨斯州境内,并以汤格林县的坦克斯利(Tankersly)降雨量最高,有78毫米。

飓风马蒂造成的破坏程度还不够严重,所以其名称没有被世界气象组织退役,之后又在2009年再度使用。

相关

  • 食用菌食用蕈,或称食用菌或食用菇、食菇,是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子实体(不包括酵母菌、青霉菌等微生物)。决定真菌是否可以食用的因素包括毒性、味道、硬度、和气味。有些有毒的蕈类经过
  • 粉红鲑粉红鲑(学名:Oncorhynchus gorbuscha),又称为驼背鲑、细鳞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为麻哈鱼属的一个种。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及其沿岸河流,如绥芬河、图们江等,属于洄游性鱼类。其常见于
  • 伊尔莎·艾兴格尔伊尔莎·艾兴格尔(Ilse Aichinger,1921年11月1日-2016年11月11日)是一位奥地利作家,因其犹太血统而被纳粹迫害,她的作品大多描述这段经历。她作品有诗歌,小说和广播剧,并获得多项欧
  • 陈倬陈倬(1910年11月10日-1985年6月3日),字云昭,江苏金坛人。其父陈权为前清举人。他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至广东加入国民革命军,历任连长、营长。后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
  • 里夫共和国里夫共和国(全名为里夫部落联邦共和国,阿拉伯语: جمهورية الريف‎)是居住在西属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建立的国家。1921年9月18日宣布独立。共和国首都阿杰迪尔,货币为
  • IP有效载荷压缩协议IP有效载荷压缩协议(IP Payload Compression Protocol,或称IPComp、IPPCP)是面向IP数据包的一个底层压缩协议,定义于RFC 3173。它的意图是减少数据通过拥塞或慢速网络连接时传输
  • 绵文绵文(1847年-1906年),爱新觉罗氏,号达斋,字东乔,清朝宗室,满洲镶白旗人、进士出身。光绪九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二年,任詹事府
  • 双B双B一词在台湾为人所熟知,为德国奔驰(Mercedes-Benz)及宝马(BMW)两大汽车品牌之合称。取两厂牌“B”字首而称之。奔驰和BMW在1960~1970年代即已引进台湾,由于其产品本身经过长期市
  • 迪维希人迪维希人(Dhivehi people) 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民族之一,是一个生活于印度次大陆地区的民族,总人口约四十万,主分布区位于马尔代夫,印度和拉克沙群岛,使用迪维希语之马勒方言。迪维
  • 藤田东湖藤田东湖(Fujita Touko)(1806年—1855年),幕末学者,水户藩藩士,小名虎之介,字斌卿。藤田东湖之父幽谷是个尊王攘夷论者,东湖自幼受其父的熏陶,深受尊王攘夷思想的影响。著有《弘道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