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常用外来语

✍ dations ◷ 2025-11-11 10:47:04 #台湾闽南语常用外来语
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第一大方言。后台湾闽南话在日治时期更以“台湾话”称之。由于外来政权不断更迭,加上日治后,两岸逐渐隔阂,使得台湾闽南语在腔调上与原生闽南语有着些微差异,在语汇上也吸收了各时期政权以及原住民族的外来语,因此最后形成了与原生闽南语有差异的台湾话。下方整理出台语中与华语有着些微或较大差异的常用外来语字词与华语字词间的对照,并采用台罗拼音为其标音。不过,需注意的是台语的部分外来语也有地域性的差异。因曾遭受日本统治的影响,台语保留大量的日语发音,或者保留日文汉字但发音为台语发音的词汇。通则性的发音规则是,对于某些五十音与其衍生的浊音,在台语会有转音或省略的现象,如ふ由fu转成hu、げ由ge转变成geh或eh、び由bi转成bí、以及と由to转成loo(参见下方螺丝起子项目)等等。此外,ta行和常常也会转变成da开头的发音。也因为台语的“起音”通常会是比较明确,故有此现象。备注: 台语里的ショート除了短路之外,还有指人脑袋不清楚、神智失常的贬意。コンクリ-ト也有与前者同样的意思之外,还会指人死脑筋、固执、冥顽不灵之意(アタマコンクリ、頭コンクリ)。

相关

  • 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希腊语:Ἀναξιμήνης,约前585年-前525年),是一位活跃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他也是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他被判定为阿那
  • 民法大全《民法大全》(Corpus Juris(亦作I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完成于公元529至565年。严格来说,《
  • 背阔肌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是将手臂向下和下后拉的背部肌肉。这两块三角肌各有一阔端附着于脊椎和骨盆带上,较窄的一端则在肩下延伸到肱骨。其拉丁语(及英语)名称“latissimus dor
  • 84号州际公路美国西部的84号州际公路(英语:Interstate 84)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州际公路,该公路连接了犹他州萨米特县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全长769.62英里。
  • 印度交通运输印度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英语:Indian road network)、水路(英语:Inland waterways of India)、航空等方式,是印度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尽管印度交通系统持续改善,但总体仍旧相
  • 铃兰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英文:Lily of the Valley,法文:Muguet de mai),也称山谷百合、风铃草、君影草,是铃兰属中的唯一种,味甜,高毒性。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
  • 62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面包师面包师是指一种以烤箱或者其他热源制作面包或其他食品,并且贩卖之的人,面包师工作的地点称为烘焙坊。
  • 高雄市皮影戏馆高雄市皮影戏馆,位于高雄市冈山区文化中心内,隶属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是全台唯一的皮影戏馆,每个月第二个礼拜日都会有固定的皮偶戏团在此演出,让喜爱皮影戏的民众们可以好好回
  • 蜕皮动物总门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