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面体

✍ dations ◷ 2025-11-06 19:59:51 #十四面体
在几何学中,十四面体是指由十四个面组成的多面体,而每个面都是正多边形的十四面体称为半正十四面体。半正十四面体并不唯一,不像半正五面体、半正七面体只有一个,半正十四面体有四个,分别是截半立方体、截角立方体、截角八面体和正十二角柱。除了半正十四面体之外,十四面体可以是十三角锥、双七角锥、七方偏方面体、正三角帐塔柱、同相双三角帐塔、三侧锥三角柱、截对角六方偏方面体、侧帐塔截角四面体、恰萨尔十四面体(英语:Császár polyhedron)等多面体。在凸十四面体中,有1,496,225,352种不同拓朴结构的十四面体具有至少9个顶点。十二角柱是一种底面为十二边形的柱体,由14个面36条边和24个顶点组成。正十二角柱代表每个面都是正多边形的十二角柱,其每个顶点都是2个正方形和1个十二边形的公共顶点,因此具有每个角等角的性质,可以归类为半正十二面体。十三角锥是一种底面为十三边形的锥体,其具有14个面、26条边和14个顶点,其对偶多面体是自己本身。正十三角锥是一种底面为正十三边形的十三角锥。双七角锥是指以七边形做为基底的双锥体,可以视为两个七角锥以底面些些组合成的多面体或一个七边形(不含内部)的每一个顶点向它所在的平面外一点与该点由平面镜射所产生的另外一个点依次连直线段而构成。所有双七角锥都有14个面,21个边和9个顶点。在几何学中,七方偏方面体(英语:Heptagonal Trapezohedron)是一个由14个全等的鸢形组成的多面体,为七角反角柱的对偶。所有七方偏方面体都有14个面,28个边和16个顶点。半正多面体并非只包含阿基米德立体,它包含了所有由正多边形组成且具有严格对称的多面体,包含了正棱柱和正反棱柱。其中14个面的半多面体包括了3个阿基米德立体和1个正棱柱,分别为截半立方体、截角立方体、截角八面体和十二角柱。共有8个詹森多面体具有14个面,分别为正三角帐塔柱、同相双三角台塔、三侧锥三角柱、二侧锥六角柱(两种)、侧台塔截角四面体、球形屋根和双新月双罩帐。

相关

  • 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英语:benzyl butyl phthalate,常缩写为BBP、BBzP)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苯甲醇和正丁醇的酯。BBP是一种清澈的液体,化学式为C19H20O4。它主要用作PVC
  • 蚱蜢效应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是指污染物透过挥发或是风力的影响,不断的释放至大气中,然后再借由沉降作用(例如降雨)回到陆地上,并随季节变化一直在反复进行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
  • 主宾谓结构凡是在句子中,主语(S)、宾语(O)、动词(V)按照“主-宾-动”的顺序排列,这种语序就是主宾动语序(SOV,Subject–Object–Verb)。在众多的自然语言中,此种语序为最常见者。语序为SOV的语言倾
  • 超导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以目
  • 调控调控在中文中有类似调节的意思,也可以指:
  • 尼泊尔语नेपाली尼泊尔 印度尼泊尔语属印度-雅利安语支,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大概一半的尼泊尔人使用尼泊尔语作为其母语,其他尼泊
  • 非黑即白假两难(推理、论证)(英语:false dilemma),又称非黑即白(black-or-white)、伪(假)二分法、伪二择(选)一法、伪两面法、双刀法等,是提出少数选项(一般是两个,但有可能是三个或更多)要人从中择
  •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中医术语,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
  • 岩户景气岩户景气(日语:岩戸景気/いわとけいき Iwato-keiki */?),是指1958年(昭和33年)7月至1961年(昭和36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次日本经济发展高潮。出现是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
  • 阿方索·卡隆阿方索·卡隆·奥罗斯科(西班牙语:Alfonso Cuarón Orozco,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