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

✍ dations ◷ 2025-09-11 00:23:59 #青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东文物保护单位,海东史前时期,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国聚居故地

喇家遗址位在中国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为距今约4000年前具有高度文明水平的城池,因为遭遇天灾而瞬间毁灭,所以具有“东方庞贝”的称呼。因为许多文物、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喇家村为一重要考古遗址。

遗址被认为是由地震引起接连突发的山泥倾泻和大洪水掩埋齐家文化聚居地而形成,导致不同年龄的先民骸骨及其文物一并保存下来。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在2005年10月从喇家遗址出土。面条被发现于一密封的容器中,因为容器内部呈半真空状态而保存至今。

根据有关专家的鉴定分析,在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是小米做成的面条。但是,关于喇家面条的真实成分,有学者对前人的研究提出了质疑,认为小米由于缺乏面筋蛋白,不适于用传统拉伸方法制作面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对喇家遗址出土陶碗中面条残留物的植硅体、淀粉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系统分析, 认为喇家面条中的主体成分是粟,少部分为黍,之后使用饸饹床对小米能否制作面条进行了模拟实验,复制出与出土面条成分、形态一致的粟类面条。

相关

  • 舌骨舌骨(hyoid bone)是舌中的骨头。是中轴骨中较独特的部分, 它不与其他任何骨形成关节。而以韧带及肌肉悬挂在颞骨的茎突。舌骨位于颈部, 在下颔骨与喉之间支持舌头, 并当作某
  • 核纤层核纤层旧称“核周层”、“核衬层”或“核层”,是位于细胞核内染色质与核膜之间的高电子密度网络片层结构,由中间丝与膜相关蛋白(membrane associated proteins)交织形成,普遍存在
  • 人亚科人亚科(Homininae)是人科下的亚科,当中包括了人类及其已灭绝的亲属,以及大猩猩及黑猩猩。它亦包含了所有的原始人类,如南方古猿。直至1980年前,人科都只有人类一种,而其他的都是属
  • 曾庆存北京大学(本科)曾庆存(1935年5月4日-),中国气象学家、大气科学家和地球流体力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5年5月,曾庆存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的
  • 警察广播电台警察广播电台(全称内政部警政署警察广播电台,简称警广),是中华民国一个国营广播电台,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个公营全区广播电台,除台北总台外。另设有台北地区交通台、新竹台、台中台、
  • 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PBY卡特琳娜(英语:PBY Catalina)是美国团结飞机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应1932年美国海军的海上巡逻机项目而开发的一款军用水上飞机,该型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 陈周全陈周全(?-1795年),又名陈周,原籍清朝福建泉州府同安,于18世纪末于台湾发动民变。陈周全为1790年代在台湾天地会的首领。1792年,前往福建同安起事,事败之后,连同残余兵力返回台湾。同年
  • 凉粉 (中国北方)凉粉,一种中国食品,以大米、豌豆或绿豆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色泽乳白色,凝胶状。成品会因制作容器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状。通常切成扁平的长方块,经过调味后,通常是咸味和辣味的。
  • 北朝鲜裔俄罗斯人北朝鲜裔俄罗斯人出现的3大原因包括:学生、外籍劳工与脱北者。至2006年,大概有100,000个朝鲜人居住在俄罗斯。在朝俄边界特别咸镜北道有较多朝鲜人移民俄国,他们有些是之前朝鲜
  • 果糖-1-磷酸果糖-1-磷酸(英语:Fructose-1-phosphate)是一种果糖的衍生物,主要由肝果糖激酶(英语:hepatic fructokinase)产生,但也有较少的量在小肠粘膜和肾小管的近端上皮生成。尿苷二磷酸半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