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 dations ◷ 2025-11-05 04:08:03 #191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192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1924年废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行政区划,亚洲已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治共和国,土库曼斯

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俄语:Туркестанс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前苏联境内曾经存在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存在于1918年4月30日─1924年10月27日。

原为俄罗斯帝国时代之“突厥斯坦总督区”。二月革命后,称为突厥斯坦边区(Туркестанским краем),1916年7月22日上任的总督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步兵上将(英语:General of the Infantry (Imperial Russia))继续被临时政府委任为突厥斯坦军区司令,直至1917年6月5日被全俄苏维埃中央执委会撤职逮捕(实际任期至1917年2月28日)。临时政府委任的突厥斯坦边区管理委员会主席为地方最高权力负责人:

突厥斯坦军区司令:

十月革命后,11月8日(俄历),塔什干苏维埃和平投票推翻了突厥斯坦边区管理委员会。11月10日突厥斯坦军区司令帕维尔·阿列克坎德罗维奇·卡罗维切夫(俄语:Коровиченко, Паве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将军率领留在塔什干的骑兵攻占了苏维埃所在地自由宫。11月11日,西伯利亚步兵一个团打败了骑兵,卡罗维切夫投降被俘,苏维埃恢复掌权。1917年11月15日,突厥斯坦边区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塔什干召开,选出9人组成的临时执行委员会。其中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3人、农民苏维埃代表2人、吉尔吉斯委员会、穆斯林委员会、社会革命党边区委员会、社会民主工党边区中央局的代表各1人。由于布尔什维克在临时执行委员会是少数,于1917年11月28日成立突厥斯坦边区人民委员会,有7名布尔什维克与8名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全部为俄罗斯人,第二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费多尔·伊万诺维奇·柯列索夫(俄语:Колесов, 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突厥斯坦人民委员会宣布浩罕自治政府为“反革命”,柯列索夫指出人民委员会与浩罕自治政府之间的冲突不是民族方面,而是人民政府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冲突。但由于1917年底杜托夫率领的哥萨克军队占据了奥伦堡、特罗伊兹克,切断了突厥斯坦与苏俄内地的交通联系,因此人民委员会无力军事解决浩罕自治政府。1918年1月,奥伦堡被收复,突厥斯坦人民委员会恢复了与苏俄中央政府的交通联系。1918年2月14日,来自奥伦堡前线的部队包围了浩罕城,2月18日在当地俄罗斯人与亚美尼亚人的支持下攻占了浩罕,约5000-10000人在战事中死亡。

1924年实施民族划界,分割成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今塔吉克斯坦)、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今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今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

1918–1924  突厥斯坦
1918–1941  伏尔加德意志人
1919–1990  巴什基尔
1920–1925  吉尔吉斯2
1920–1990  鞑靼
1921–1990  阿扎尔
1921–1945  克里米亚
1921–1991  达吉斯坦
1921–1924  山区

1921–1990  纳希切万
1922–1991  雅库特
1923–1990  布里亚特1
1923–1940  卡累利阿
1924–1940  摩尔达维亚
1924–1929  塔吉克
1925–1992  楚瓦什
1925–1936  哈萨克2
1926–1936  吉尔吉斯

1931–1991  阿布哈兹
1932–1992  卡拉卡尔帕克
1934–1990  莫尔多瓦
1934–1990  乌德穆尔特
1935–1943  卡尔梅克
1936–1944  车臣-印古什
1936–1944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
1936–1990  科米
1936–1990  马里

1936–1990  北奥塞梯
1944–1957  卡巴尔达(英语:Kabardin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1956–1991  卡累利阿
1957–1990  车臣-印古什
1957–1991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
1958–1990  卡尔梅克
1961–1992  图瓦
1990–1991  戈尔诺-阿尔泰(英语:Gorno-Altai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1991–1992  克里米亚

相关

  • 低温贮藏深低温保存或超低温保存(英语: cryopreservation),指将生物、生命组织、或细胞等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在摄氏零下196度或以下的低温保存的一种科技。一般来说,深低温保存是泛指
  • 蹄蝠乙型冠状病毒ZJ2013蹄蝠乙型冠状病毒浙江2013(Bat Hp-betacoronavirus/Zhejiang2013、BtHp-BetaCoV/ZJ2013)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于2013年在中国浙江的普氏蹄蝠中发现。此病毒与乙型冠状病
  • 佩涅罗珀 (小说)《佩涅罗珀》是玛格丽特·爱特伍创作的中篇小说。它出版于2005年,是坎农格特神话丛书(当代作家改写的古代神话)系列中的一本。书中,佩涅罗珀追忆了在奥德赛中发生的事件,在阴间(哈
  • 法海 (清朝)法海(满语:ᡶᠠᡥᠠᡳ,穆麟德:,?-1737年),字渊若,号悔翁、青村,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清朝兵部尚书。清朝大将佟养真后裔,祖父为正蓝旗都统佟盛年。父是一等公爵都统佟国纲。其母
  • 韩荣华 (1929年)韩荣华(1929年12月-2017年1月23日),甘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5月至1966年12月,历任大庆油田供电指挥所党委书记,大庆油田
  • 法兰西斯·鲍斯·塞尔法兰西斯·鲍斯·塞尔(英文:Francis Bowes Sayre Sr.,(1885年4月30日-1972年3月29日),是美国政治人物兼教育家,为前菲律宾高级专员以及前哈佛法学院教授,同时为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
  • 莫拉·欧哈罗兰莫拉·欧哈罗兰(英语:Maura O'Halloran,1955年5月24日-1982年10月22日),生于美国波士顿,佛教比丘尼,为禅宗僧侣。出身爱尔兰裔家庭。24岁时,莫拉·欧哈罗兰放弃她在波士顿的餐厅女侍
  • 梅费提斯梅费提斯(英语:Mefitis)。古罗马神祇之一。凭借在古罗马神话之中象征由火山向地面喷射的有毒气体而闻名遐迩,在古罗马时期为古罗马人所献祭供奉,其相关文物亦留存至今,影响深远。
  • 范猷范猷(越南语:Phạm D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
  • 统一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内统一书号(常简称统一书号,外文书籍也使用“CSBN W……”的格式,但“中国标准书号”1986年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中国内地给正式出版的图书的分配的统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