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航空队

✍ dations ◷ 2025-05-24 17:31:37 #第五航空队
第五航空队(Fifth Air Force;5 AF)或译第五航空军,乃美国太平洋空军下属的一个编号航空队及驻日美军中的空军部门,指挥部设在日本东京都多摩地区的横田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中服役时间持续最长久的航空队、也是少数从未驻防过美国本土而常在海外的航空队之一。自1941年创设70多年以来,即持续为亚太地区提供空中武力。在日语中称作第5空军。第五航空队是美太平洋空军在日本列岛的前方部署单位,负责协助美日间伙伴关系能力的提升、并加强双方的防卫合作。其任务分为三大方面,首先是对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制定的空中作战给予计划、执行、管制等方面的协助。其次是维持一定程度的备战水准,以使军事行动得以达成。第三则是参与日本列岛的防卫,并透过军演、执行美日联合行动以巩固区域稳定。为达成上述任务,第五航空队扮演着威慑力量的角色,以保护美国在日本和东亚的利益。第五航空队除了本分的防卫任务外,亦逐渐参与了非军事方面的行动,例如因应日本及亚太各地的自然灾害而进行的救灾,包括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1997年超级台风帕卡对关岛的重创等,亦对水灾、台风、火山及地震的灾民提供相关协助。第五航空队在1941年5月6日时以“美国陆军菲律宾军区航空队”(Philippine Department Air Force)之名创设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尼科斯飞行场(英语:Nichols Field),成为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太平洋战区的一个战斗单位,主要参与西南太平洋责任区内的战役。战争期间,第五航空队与日本军首次作战发生于1941年-1942年菲律宾战役时,之后由于日军攻陷菲律宾群岛而撤退至澳州。重新整顿后,又赴新几内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地迎击日军,之后又在1944年-1945年菲律宾战役中作为解放作战的一部分,击败驻菲日军。二战结束、盟军占领日本后,第五航空队是美国空军进驻军中的重要部队,又在韩战时成为美国空军力量在朝鲜半岛战场上的主要指挥单位,冷战时期起扮演驻日美国空军的角色至今。美国与日本帝国关系逐渐恶化后的1941年7月成为一个关键时期,此后美军致力使菲律宾进入备战状态。1935年成立的菲律宾陆军航空队(Philippine Army Air Corps)领导层认为有必要对其在菲律宾的指挥架构进行升级,以应对1939年以后的部队规模扩大计划。于是在1941年9月20日,在美国陆军菲律宾军区之下创立了菲律宾军区航空队(Philippine Department Air Force)。第2战斗运输大队(2nd Combat Cargo Group):1944年10月-1946年1月15日下属司令部下属航空师

相关

  • 胰脏胰脏也称胰腺(英语:Pancreas),旧称膵、脺,脊椎动物具有外、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外分泌由腺泡、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
  • 热暴流在气象学中,热暴流是一种罕见的现象,特征是会有阵风,温度迅速升高,露点(湿度)降低。 热暴流通常发生在夜间。虽然这个现象还没有被完全理解,但是理论上这个事件是在雨水蒸发的时候
  • 晶状体晶状体,又称晶珠,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也是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为一个双凸形扁圆体,包以透明被囊。晶状体在角膜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前,其周缘部被晶状体悬器(睫状
  • 普利亚普利亚(意大利语:Puglia,拉丁语:Apulia),也译作阿普利亚,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东邻亚得里亚海,东南面临爱奥尼亚海,南面则邻近奥特朗托海峡及塔兰托湾。该区南部知名的萨伦托半岛,组
  • 陈星旦陈星旦(1927年5月6日-),湖南湘乡人,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软X射线光学技术研究的开拓者。陈星旦于1946年考入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物理系。1950年学校并入湖南大学后,他便进
  • Mgsub2/sub[FeHsub6/sub]六氢合铁(II)酸镁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化学式为Mg2FeH6。它是绿色抗磁性的固体,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六氢合铁(II)酸镁可由铁和镁的混合粉末在高压氢气中加热得到:氢化镁和铁粉在氩
  • 副食副食品(英语:Non-staple food)是营养学的一个分类,指主食以外的食物;其具体指涉范围因不同饮食文化对“主食”的定义而异。一般而言,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淀粉含量较多,以提供
  • 布鲁克纳安东·布鲁克纳(德语:Anton Bruckner 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广田弘毅广田弘毅(1878年2月14日-1948年12月23日),原名广田丈太郎,日本外交官、政治人物。1936年3月9日至1937年2月2日任日本首相(第32任)。曾任外务大臣(第49-51、55任),贵族院议员等职位。日
  • 锥状细胞视锥细胞(英语:cone cell)是视网膜上的一种色觉和强光感受细胞,视细胞的一种,因树突为锥形故称。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大多分布在视网膜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