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文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ᡩᠣᡵᠣᠩᡤᠣ
ᡤᡝᠩᡤᡳᠶᡝᠨ
ᡧ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太清:;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满语:ᠵᡝᡵᠵᡝᡵ,穆麟德:,太清:)。清太宗皇太极的国君福晋。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和科尔沁大妃衮布之女。她是孝庄文皇后和海兰珠的姑姑,并且为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儿的十八世孙女。
万历二十七年 (1599年) ,四月十九日出生。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五岁的哲哲远嫁给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当时,后金尚未正式建国,而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诸妻皆可称福晋。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
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国,丈夫皇太极亦受封贝勒。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生下皇太极次女马喀塔;同年,哲哲的一位侄女布木布泰 (即孝庄文皇后) 亦嫁给皇太极为福晋。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丈夫皇太极继承汗位。此前,努尔哈赤的后宫中,除诸福晋外,阿巴亥称大福晋。但皇太极登基初期,无后宫详细资料。仅知在天聪六年(1632年)二月之前,皇太极册立了中宫福晋和西宫福晋,中宫福晋极有可能是哲哲。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其母科尔沁大妃(大嬷嬷)、嫂子科尔沁次妃(小嬷嬷)、侄子乌克善、满朱习礼夫妇来朝。丈夫皇太极对其母家极为礼遇,“彼此相迎,以丈母礼,先见大嬷嬷、次见小嬷嬷。”。此时,她被称为汗妻大福晋。大福晋是否是正式的册封,无法考证。
天聪八年(1634年),哲哲的另一个侄女海兰珠再嫁皇太极,姑侄三人同嫁一夫。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崇政殿内举行豋基仪式并改国号为清;七月初十日为五位后妃举行册封大典,立清宁宫正宫大福金哲哲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金 ,统管后宫一切事务。在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予哲哲象征皇后地位的册文,金印还有仪仗等等。 以显示她的地位和威严。已故的父亲莽古思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母亲衮布则被封为和硕福妃,命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
崇德元年八月十六日,哲哲所出的察哈尔公主马喀塔入清宁宫见她,固伦额驸额哲依和衮定古希喇嘛不曾起立,皇太极称额驸年幼无知,免去其罪,衮定古希喇嘛则被贬作果莽绰尔济喇嘛的使令;八月二十二日,察哈尔公主及固伦额驸额哲依要离开,皇太极便带同国君福晋、西大福晋、西侧福晋率领和硕福晋等命妇及文武各官,在巳刻出地载门,至十里外举行大宴。和硕郑亲王夫妇在礼毕后,迎送察哈尔公主夫妇离开。
崇德元年十一月初二日,哲哲所出的察哈尔公主马喀塔又再回京,皇太极命睿亲王、豫亲王率领大臣去迎接公主;十一月初三日,清宁宫国君福晋、麟趾宫贵妃、永福宫庄妃率领诸王、贝勒之福晋及诸大臣之妻,在十里外举行大宴迎接公主他们入城;十一月初四日,察哈尔公主进献琥珀素珠、嵌绿松子石青金石辔鞧对等物。崇德五年,皇太极偕国君福晋、诸妃去察哈尔公主所在地行猎;同年十月,额哲依夫妇回京探亲。
顺治元年八月,皇太极去世后以国礼焚化梓宫及安葬山陵时,在康熙版《世祖章皇帝实录》中,这两天的活动似均以哲哲领衔,为完善制度位份谎称其当时已为“中宫太后”,而乾隆版《世祖章皇帝实录》则改以摄政和硕郑亲王领衔,删减部分“皇太后”哲哲的内容。
顺治帝继位后,未没有尊封哲哲为母后皇太后。顺治朝满文版的《内国史院档》等史料记载蒙古进贡物品给哲哲抑或蒙古亲贵入宫时,都称哲哲为国君福晋或固伦额真福晋,而和硕特汗国的顾始合罕哈屯在顺治初年曾写了一封信给哲哲,信中就写有“献给国君哈屯”的字眼。满文祭文内顺治帝对哲哲的称呼则为“母亲国君福金”。顺治二年九月十四日,蒙古科尔沁部和硕福妃衮布、和硕贤妃博礼、满珠习礼的妻子多罗格格和桑噶尔斋国舅夫妇进京朝见顺治帝,福妃、贤妃及桑噶尔斋舅母等女眷由固伦额真福晋哲哲在所住宫室接待。九月二十日,皇宫内再次为福妃及贤妃等举行筵宴,依旧是由固伦额真福晋哲哲招待。
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5月28日),身为国君福晋的哲哲在北京紫禁城内病逝,享年五十岁。初祭、大祭等丧葬礼仪与清太宗之例相同。顺治七年二月丁亥,上尊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二月戊子,奉移梓宫于昭陵。雍正、乾隆两朝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