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 dations ◷ 2025-02-24 00:30:01 #欢乐颂
《欢乐颂》是欧洲联盟的盟歌与欧洲委员会的会歌,共同称为《欧洲之歌》,以1823年由贝多芬作曲的第九号交响曲最后乐章为基础并作为两组织的正式场合演奏用。弗里德里希·席勒在1785年写了诗歌“欢乐颂”,表现了他的大同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姊妹)。这成为贝多芬创作第九号交响曲的欢乐颂部分的基础。1971年欧洲委员会的议会大会计划将贝多芬的欢乐颂提名成为欧洲委员会的会歌。欧洲委员会高层在1972年1月19日于斯特拉斯堡正式宣布会歌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伴奏。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曾被要求撰写三种演奏编曲:钢琴独奏、管乐器,以及交响乐,而他指挥的演出将会成为官方标准。卡拉扬的编曲版本与原版本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对节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 = 80BPM,而非贝多芬的四分音符 = 120BPM。为了配合1972年欧洲日的庆祝活动,欧洲委员会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在成员国的各种媒体上宣传播放这首“刚刚诞生”的会歌。1985年,欧洲共同体各创始国的首脑一致同意将这首会歌作为新生的欧洲共同体的会歌。1993年之后它又被沿用为欧盟的盟歌。欧盟盟歌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要取代各国国歌,而是为了强调他们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以及跨越多样性的统一。会歌代表了他们对团结的欧洲的理想:自由、和平、团结。欧洲之歌曾与其它欧盟标志被引入欧盟宪法,然而条约因并未获得欧盟所有国家的同意而以流产告终。暂时替代此条约地位的是被没有包含任何标志的里斯本条约。作为对此条约的回应,欧洲议会打算在正式场合更广泛地使用盟歌。欧洲议会议长汉斯-格特·珀特林曾表示,当在访问以色列期间于欢迎仪式上听到欧盟盟歌响起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感动。他认为,欧洲人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这首盟歌的作用。因欧洲联盟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语言,盟歌遂为无歌词的器乐合奏,搭配弗里德里希·席勒德语诗歌的演奏则为非官方版本。奥地利作曲家彼得·罗伦曾写了建议的拉丁语歌词,但没有官方地位且并未被欧盟所用。过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表示希望这首盟歌能成为所有欧盟公民的第二国歌。拉丁语歌词已经在非正式场合被多次演唱,著名歌手有西班牙的米格尔·里奥斯(英语:Miguel Ríos)以及奥地利维也纳歌唱协会(Wiener Singverein)的清唱版本。

相关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菊花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花、黄华、秋菊、陶菊、寿客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菊花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梅、兰、竹合称四
  • 重元素重元素,指的是除去氢和氦之外的所有化学元素。一切重元素由氢与氦通过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在恒星爆发成为超新星之后,重元素会扩散到宇宙空间中去。由于在宇宙形成初期没
  • 联邦院执政联盟(89):在野党(155):其他(10):缺额(1):联邦院(印地语:राज्य सभा、英语:Rajya Sabha)是印度国会的上议院。议员最多有250名,其中12名由总统根据他们在艺术、文学、科学和社会服
  • Bi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i2O3,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虽然三氧化二铋可以从天然的铋华(一种矿物)取得,但是它主要的来源通常是炼铜或铅时的副产物,或直接燃烧铋(蓝色
  • 纳米黄金奈米黄金或奈米金(英语:nanogold),又称胶态金(colloidal gold),因为它在空气中容易聚集成为块材黄金,所以一般都把奈米黄金制备在溶液系统中。胶态金水溶液呈现悬浮溶液的特色,溶液中
  • 姚 熹姚熹(1935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2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
  • 红背异箭毒蛙红背异箭毒蛙(学名:Allobates zaparo),又名萨氏箭毒蛙,是分布在厄瓜多尔及秘鲁的一种箭毒蛙。它们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及河流。
  • 宁远宁远可以指:
  • 对马岛对马(日语:対馬/つしま Tsushima */?)是位于日本九州北方玄界滩以西的岛屿,为日本列岛第8大岛屿,全境属长崎县对马市管辖。该岛东侧的海域为对马海峡、西侧则为釜山海峡。除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