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欢乐颂
✍ dations ◷ 2025-09-03 04:01:09 #欢乐颂
《欢乐颂》是欧洲联盟的盟歌与欧洲委员会的会歌,共同称为《欧洲之歌》,以1823年由贝多芬作曲的第九号交响曲最后乐章为基础并作为两组织的正式场合演奏用。弗里德里希·席勒在1785年写了诗歌“欢乐颂”,表现了他的大同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姊妹)。这成为贝多芬创作第九号交响曲的欢乐颂部分的基础。1971年欧洲委员会的议会大会计划将贝多芬的欢乐颂提名成为欧洲委员会的会歌。欧洲委员会高层在1972年1月19日于斯特拉斯堡正式宣布会歌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伴奏。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曾被要求撰写三种演奏编曲:钢琴独奏、管乐器,以及交响乐,而他指挥的演出将会成为官方标准。卡拉扬的编曲版本与原版本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对节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 = 80BPM,而非贝多芬的四分音符 = 120BPM。为了配合1972年欧洲日的庆祝活动,欧洲委员会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在成员国的各种媒体上宣传播放这首“刚刚诞生”的会歌。1985年,欧洲共同体各创始国的首脑一致同意将这首会歌作为新生的欧洲共同体的会歌。1993年之后它又被沿用为欧盟的盟歌。欧盟盟歌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要取代各国国歌,而是为了强调他们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以及跨越多样性的统一。会歌代表了他们对团结的欧洲的理想:自由、和平、团结。欧洲之歌曾与其它欧盟标志被引入欧盟宪法,然而条约因并未获得欧盟所有国家的同意而以流产告终。暂时替代此条约地位的是被没有包含任何标志的里斯本条约。作为对此条约的回应,欧洲议会打算在正式场合更广泛地使用盟歌。欧洲议会议长汉斯-格特·珀特林曾表示,当在访问以色列期间于欢迎仪式上听到欧盟盟歌响起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感动。他认为,欧洲人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这首盟歌的作用。因欧洲联盟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语言,盟歌遂为无歌词的器乐合奏,搭配弗里德里希·席勒德语诗歌的演奏则为非官方版本。奥地利作曲家彼得·罗伦曾写了建议的拉丁语歌词,但没有官方地位且并未被欧盟所用。过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表示希望这首盟歌能成为所有欧盟公民的第二国歌。拉丁语歌词已经在非正式场合被多次演唱,著名歌手有西班牙的米格尔·里奥斯(英语:Miguel Ríos)以及奥地利维也纳歌唱协会(Wiener Singverein)的清唱版本。
相关
- 白点症病毒白点症病毒(英语:White spot syndrome,简称WSS),是存在于虾类的一种病毒,此病毒只存在于虾类,但是由于病毒的毒性跟高传染性,所以很快就会把大量的虾群杀死。此病毒对虾场经济上和繁
- 假足伪足(英语:Pseudopodia)是细胞伸出类似足状的部分,由原生质体形成的临时细胞器。伪足会依形状分成叶形状伪足、丝形状伪足、根形状伪足,有轴伪足4种。如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黏菌就
- 电子作战电子作战(以下简称电战)泛指利用各种装备与手段来控制与使用电磁波段(包含无线电、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波段)而进行的军事行动,这些行动包含维持我方使用与控制的能力,与抵挡敌
- 萨哈罗夫奖获得者萨哈罗夫思想自由奖(英语: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简称萨哈罗夫奖)名从俄罗斯著名物理学家、异议人士及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安德烈·萨哈罗夫,1988年12月由欧
- 人工计算员兼天文学家哈佛计算员(Harvard Computers)是指于1877到1919年担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的天文学家爱德华·皮克林雇用作为处理天文资料的女性技术人员的称呼,其中著名的计算员有威廉敏娜·
- 甲胺甲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3NH2,它是氨中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后所形成的衍生物。甲胺是最简单的伯胺。市售品一般是其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水溶液,或作为无水气体在金属罐
- ASCIIASCII(发音: /ˈæski/ ASS-kee,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而其扩
- RGB三原色光模式(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合成产生各种色彩光。RGB颜色模型的
- 现代艺术现代艺术(英语:Modern art)指大约在1860年代至1970年代这段时期内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包括了该时代所创作的艺术的风格和哲学。这个术语通常与艺术联系在一起。在现代艺术中,本着以
- 驻防将军驻防将军(昂邦章京)由清朝首创,为武职从一品。清朝以八旗军队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与驻札大臣相似,原则上,任职者必须是旗人。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入主中原后陆续在各省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