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属

✍ dations ◷ 2025-04-11 12:28:58 #果子狸属

Gulo larvara Hamilton-Smith, 1827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又名花面狸、白鼻心、果子猫(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kué-tsí-bâ),一种灵猫科的哺乳动物。

果子狸躯体瘦长,四肢粗短,成年个体长45-65公分,重4.5-8千公克。果子狸趾端有爪,非常锋利,颜面狭长,鼻吻前突,颈短面粗,眼睛大而圆,两耳较小,上层背部两侧有20根黑白相间、富有弹性的胡须,头部被毛有7块大小不同黑、白相间的斑块,故称花面狸。掌面皮肉增厚,富有弹性。尾巴粗壮有力,长30—40公分,约占体长的2/3,在跳跃、攀登时能起平衡作用。肛门附近有臭腺,遭遇敌人时会释出异味借此吓跑敌人。

果子狸主要生活在亚洲的热带或亚热带海拔200~2200米的山林中,在中国大陆的华南地区数量较多。

果子狸食性独特,主要吃植物,尤其喜食水果,与别的食肉目动物不同。动物性食物是次要食物。鼠类是果子狸最喜食的动物性食物,也吃蛇、鸟、蛙、蚯蚓、小昆虫等。 果子狸善攀缘,属夜行性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果子狸有17个亚种,包括:

清乾隆年间的满汉席,已有梨片伴蒸果子狸。

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地区,常被食用,因此医学界许多人士认为人类通过食用果子狸而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广东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的专家们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鉴定会上认定:果子狸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不过果子狸只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中间宿主,天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蝠,它亦是被传染的。

果子狸的人工养殖大约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在果子狸的驯养中,经常会遇见的疾病主要是腹泻、食欲不振、便秘、病毒性肠炎。

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写道:“那百粤之地毒蛇作羹,老猫炖盅,斑鱼似鼠,巨虾称龙,肥蚝炒响螺,龙虱蒸禾虫,烤小猪而皮脆,煨果狸则肉红,洪七公如登天界,其乐无穷。”

相关

  • 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as Regia Upsaliensis Academia Regia Upsaliensis栗色 白色乌普萨拉大学(瑞典语:Uppsala universitet)是一所国立的综合性的大学,位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位于首都斯德哥
  • 米兹拉希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希伯来语:מזרחים,现代 Mizraḥim,提比里安 Mizrāḥîm,意为“东方人”),为居于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犹太人的后裔。现有人口约175万人,其中超过130万居于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含有像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包含了影响
  • 升华点升华是指一种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与升华相反的过程称做凝华,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样
  • 星座{{Otheruses|西洋占星术|subject=天文学上所指的[[天球名都不尽相同。星座一直没有统一规定的精确边界,直到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统一繁杂的星座划分,用精确的边界把天
  • 阿蒙霍特普二世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七位法老,在位约26年(约公元前1427年—约公元前1401年在位),是图特摩斯三世之子。阿蒙霍特普二世在即位初期与父亲共同执政,在位
  • m ssup−2/sup米每二次方秒、米秒平方,是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这个单位是由基本单位中的长度单位米和时间单位秒得到的导出单位。记作m/s2、m·s−2或m s−2。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
  • 茄子茄子(学名:Solanum melongena),福建人称为红菜,吴越人沿用宋代叫法称为落苏,广东人称为矮瓜、茄瓜,客家人称之为吊菜,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颜
  • 视星等视星等(英语:apparent magnitude,符号:m)最早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编制的星表中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划分为6个等级,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
  • 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maccoyii),台湾称为“南方黑鲔”,或“蓝鳍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极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至温带海域,栖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