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冬天

✍ dations ◷ 2025-11-18 18:45:12 #火山冬天
火山冬天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火山爆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硫酸、水等物质到大气层中,提升地球对太阳的反照率,将太阳辐射大幅反照回地球外,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若要引起长期冷却效应,主要取决于大量的硫化合物注入平流层,这些化合物经历一系列反应后会产生硫酸,经过成核作用后形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在平流层透过反射阻挡太阳辐射,还会吸收地表辐射来增温平流层,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下降。近期显示1991年皮纳土波火山以及其他火山爆发生成的气溶胶,已被证明有助于减缓人为造成的臭氧层破洞现象,不过产生的硫酸盐同时也会减缓臭氧层修复。大气升温或降温的变化,会引发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循环现象。近期火山喷发对冬季气候影响规模不大,但在历史上曾引起重要的大事纪。至目前为止,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减少事件都与火山冬天多有所关联。(参见多峇巨灾理论)若估计全球火山在大规模喷发后产生的物质数量,平均每1百万年产生至少1015公斤物质。(多巴湖在大规模喷发时估计产生6.9 × 1015公斤的物质)以下列出人类史上有纪录及估计的火山冬天,发生时间由更新世到现代。历史上的全球人口瓶颈以及物种数量急遽减少,随后可发现幸存的物种有一段大规模基因差异(遗传分歧(英语:Genetic divergence)),研究显示多与火山冬天有关连。这种事件可能会使人口减少到足以产生变化的水平,这种变化在小群体中发生得更快,从而加速人种差异化。根据多巴湖引发的瓶颈效应显示,当时喷发造成至少15,000到40,000人死亡,许多物种也因基因库缩小而产生巨大效应。

相关

  • 新兴传染病新兴传染病一般定义是近二十年以来,新出现在人类身上的传染病,而该疾病的发生率除了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且在地理分布上有扩张的情况,甚至发展出新的抗药性机制等 ,都可以算是新兴
  • 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密度低,如果它被压缩到对流层的密度,则只有数毫米厚。大气层的臭氧的形成主要是因氧气分
  • 神经衰弱症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
  • 手肘肘是指手臂中部,连接上臂与前臂的铰链关节——肘关节附近的区域。有三块骨头与肘关节相连:上臂的肱骨、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肘尖的突出物是尺骨鹰嘴,而肘内部的外表构造称为肘前
  • 利古里亚语利古里亚语是罗曼语族的其中一种,目前有超过20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其中大部分是在意大利的利古里亚地区。
  • 马岛长喙天蛾马岛长喙天蛾(学名:Xanthopan morgani),又名非洲长喙天蛾、马达加斯加长喙天蛾,是天蛾科的一个物种,分布于非洲东部。马岛长喙天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演化出超长的口器,体色大部分
  • 旁系同源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Homology)。这里相同的祖先既可以指演化意义上的祖先,即两个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这个意义上,蝙
  • 法式咸派法式咸派(法语:quiche)又称洛林乡村咸派、洛林咸派或简译作蛋批,是以鸡蛋揉合牛奶或鲜奶油制成的糕点,为法国传统炉烤佳肴。它的派皮通常先经盲烤,再加入其他食材。熟煮的碎肉、蔬
  • 模除(又称模数、取模操作、取模运算等,英语:modulo 有时也称作 modulus)得到的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给定两个正整数:被除数 a 和除数 n,a modulo n (缩写为 a mod n)得到
  • 利比威拉德·弗兰克·利比(英语:Willard Frank 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美国化学家,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利比于194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发明了放射性碳定年法,该方法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