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冬天

✍ dations ◷ 2025-11-28 09:03:18 #火山冬天
火山冬天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火山爆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硫酸、水等物质到大气层中,提升地球对太阳的反照率,将太阳辐射大幅反照回地球外,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若要引起长期冷却效应,主要取决于大量的硫化合物注入平流层,这些化合物经历一系列反应后会产生硫酸,经过成核作用后形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在平流层透过反射阻挡太阳辐射,还会吸收地表辐射来增温平流层,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下降。近期显示1991年皮纳土波火山以及其他火山爆发生成的气溶胶,已被证明有助于减缓人为造成的臭氧层破洞现象,不过产生的硫酸盐同时也会减缓臭氧层修复。大气升温或降温的变化,会引发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循环现象。近期火山喷发对冬季气候影响规模不大,但在历史上曾引起重要的大事纪。至目前为止,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减少事件都与火山冬天多有所关联。(参见多峇巨灾理论)若估计全球火山在大规模喷发后产生的物质数量,平均每1百万年产生至少1015公斤物质。(多巴湖在大规模喷发时估计产生6.9 × 1015公斤的物质)以下列出人类史上有纪录及估计的火山冬天,发生时间由更新世到现代。历史上的全球人口瓶颈以及物种数量急遽减少,随后可发现幸存的物种有一段大规模基因差异(遗传分歧(英语:Genetic divergence)),研究显示多与火山冬天有关连。这种事件可能会使人口减少到足以产生变化的水平,这种变化在小群体中发生得更快,从而加速人种差异化。根据多巴湖引发的瓶颈效应显示,当时喷发造成至少15,000到40,000人死亡,许多物种也因基因库缩小而产生巨大效应。

相关

  • 蛋白质蛋白质(英语:protein,旧称“朊”)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个或多个由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链条组成。α-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相邻α-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肽键连接
  • 16S rRNA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简称16S r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16S rRNA的长度约为1,542 nt。卡尔·乌斯和乔治·福克斯是率先在系统发育中使用的16S
  • 复合性原理在数学、语义学和语言哲学中,复合性原理是指,一个复杂表达式的意义是由其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以及用以结合它们的规则来决定的。复合性原理认为,在有意义的句子中,如果实词部分被从
  • 亚结构逻辑在数理逻辑中,特别是联合上证明论的时候,一些亚结构逻辑已经作为比常规系统弱的命题演算系统被介入了。同常规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有更少的结构规则可用:结构规则的概念是基
  • 药效团药效团是一个药物化学名词,指对于活性起重要作用的结构特征的空间排列形式。药物分子与受体靶点发生作用时,要与靶点产生几何匹配和能量匹配的活性构象。药物化学家发现,药物分
  • 企业号企业号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Enterprise,NASA内部编号OV-101),又译为进取号,是NASA打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航天飞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的航天的测试平台,没有引擎等相关部
  • (CHsub3/sub)sub2/subS二甲基硫醚,是最简单的硫醚化合物。结构、性质与二甲基醚类似。常温下为无色挥发性液态。有着如海鲜般特殊气味物质。在自然界中,常由蛋白质的分解产生。这也是海鲜腥味的来源
  • 隐存种隐存种(cryptic species complex)又称姐妹种(sibling species),是指一组物种,他们符合生物学对于物种的定义,也就是说彼此不能够交配繁殖,但他们在形态学上是非常相似的,甚至有些时候
  • 施马伦贝格病毒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最早是在2011年11月,在德国北莱茵的施马伦贝格中发病的乳牛身上发现。继德国之后,在2012年的2月,陆续在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也陆续发现
  • 灰色粘质灰色粘质(英语:gray goo,也拼作grey goo),又称灰蛊或灰雾,是一种假想的世界末日情景,在该情景中失控的大量分子纳米技术(英语:molecular nanotechnology)制成的自我复制机器(英语:sel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