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西亚王国

✍ dations ◷ 2025-11-14 22:22:57 #麦西亚王国

麦西亚王国(古英语:Miercna rīċe)是中世纪英格兰七国时代的王国之一。这个名字源于西撒克逊方言,意为“边境民”。麦西亚王国称霸英格兰地区约三个世纪,随后逐渐衰落,而七国之一的威塞克斯王国最终征服了所有王国,并建立英格兰王国。

麦西亚王国以特伦特河谷及其支流为中心,位于现代英国中部的地区。国都随宫廷在王国内移转,无固定都城。早期,雷普顿(英语:Repton)是重要的王室庄园的所在地。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异教徒大军在873-874年于雷普顿推翻了麦西亚国王。在那之前的奥法王则偏爱谭沃思。他在那里加冕并度过许多圣诞节。

公元600年–900年间,麦西亚王国并吞或支配七王国中的另外六王国(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肯特,苏塞克斯和威塞克斯),麦西亚王国独霸英格兰亨伯河以南的土地,史称“麦西亚霸权”。奥法王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麦西亚的黄金时代”,他建造的奥法堤划定了麦西亚王国和威尔士王国之间的边界。史家尼古拉斯·布鲁克斯(英语:Nicholas Brooks)指出:“直到9世纪后期,麦西亚人是迄今为止各种早期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最成功的民族。”一些历史学家,例如弗兰克·斯坦顿爵士相信麦西亚王国统一英格兰地区亨伯河口以南的土地的是在奥法王统治期间实现的。

麦西亚是一个异教王国,皮达(英语:Peada of Mercia)王在656年左右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在7世纪后期稳固地在王国发展。麦西亚教区成立于656年,第一任主教迪马(英语:Diuma)就以雷普顿为中心。669年,在雷普顿工作13年后,第五任主教圣乍得将主教区迁至利奇菲尔德,此后一直设在那里。691年,麦西亚教区更名为利奇菲尔德教区。公元787年至799年间,该教区一度设立大主教,但于803年取消。现任主教迈克尔·伊普格雷夫(英语:Michael Ipgrave)是教区成立以来的第99任主教。

9世纪末,随着维京人和他们的异教徒大军的入侵,大部分王国领土被并入丹人区。在其鼎盛时期,丹麦区范围涵盖伦敦、东盎格利亚地区和英格兰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末代麦西亚国王切奥伍尔夫二世(英语:Ceolwulf II of Mercia)于879年去世,王国失去了政治独立。由威赛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治下的一位长老(英语:Ealdorman)统治。阿尔弗雷德大帝自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之王”。麦西亚王国在10世纪中叶与1016年曾再次短暂取得自治权。然而,此时它被视为英格兰王国内的一个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麦西亚在今日仍被当作地理名词使用,该名称常被用于军事单位、商业团体、官方或民间机构。

麦西亚王国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早期历史比诺森比亚、肯特与威塞克斯更加模糊。麦西亚王国比其他王国更晚建立有系统的政治结构与接纳基督教。考古调查显示,盎格鲁人在6世纪前便定居于泰晤士河以北。“麦西亚”这个名字在古英语中是“边境民”的意思,传统上的解释是这个王国起源于本地威尔士人和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边界。也有一说是他们起源于诺森比亚和特伦特河谷居民之间的边界。

这个边界的具体发源位置无法得知,但普遍认为,在《部族藏书(英语:Tribal Hidage)》中称之为“第一批麦西亚人”的领土,涵盖了德比郡南部、莱斯特郡、诺丁汉郡、北安普敦郡、斯塔福德郡和沃里克郡北部等大部分地区。

传说中的第一位麦西亚国王是伊切尔(英语:Icel of Mercia),据说他是位于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古国盎格恩(英语:Angeln)末代国王,他带领盎格鲁撒克逊遗民来到英格兰定居,建立麦西亚王国。在历史纪录中最早被记载为麦西亚国王的人则是伊切尔的曾孙克里奥达(英语:Creoda of Mercia)。约在584年即位后,他在塔姆沃思建造了一座堡垒,成为麦西亚国王的都城。593年,他的儿子皮巴(英语:Pybba of Mercia)继位。606年,克里奥达的亲戚凯尔(英语:Cearl of Mercia)继承皮巴。615年凯尔将他的女儿克温贝嘉(Cwenburga)嫁给了德伊勒国王埃德温(英语:Edwin of Northumbria),凯尔曾在埃德温还是流浪王子时庇护过他。

麦西亚王室是盎格鲁撒克逊七王国中唯一已知与大迁徙前的日耳曼君王有血缘的家族。

下一任麦西亚国王彭达约于626年或633年至655年间在位。关于彭达的资料主要来自其诺森布里亚的敌人比德。根据比德所言,彭达虽然是异教徒,但他让林迪斯法恩的基督教传教士自由进入麦西亚,并没有限制他们传教。633年,彭达和他的盟友格温内德的卡德瓦隆(英语:Cadwallon of Gwynedd)击败并杀死了埃德温,埃德温不仅成为刚统一的诺森比亚的统治者,并成为南部诸国的布列特瓦尔达(即不列颠统治者)。另一位诺森布里亚国王奥斯瓦尔德崛起并自称取代南方霸主,然而他也在642年的马瑟菲尔德战役(英语:Battle of Maserfield)中败于彭达及其盟友之手。655年,在经历诺森比亚一段混乱的时间后,彭达带着30个臣属国王在温韦德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Winwaed)中与新崛起的诺森布里亚国王奥斯威(英语:Oswiu)战斗,彭达在这场战役中战败身亡。

这场战斗导致麦西亚王国的权威一时崩溃。彭达的儿子皮达(英语:Peada of Mercia)于653年在雷普顿皈依基督教,接替他的父亲成为麦西亚国王;奥斯威立皮达为臣属国王。然而在656年春天,皮达被谋杀,奥斯威直接控制整个麦西亚王国。658年的麦西亚人起义推翻了诺森比亚的统治,彭达的另一个儿子伍尔夫尔(英语:Wulfhere of Mercia)崛起,重新使麦西亚成为独立王国(不过伍尔夫尔仍持续向诺森比亚进贡一段时间)直到他在675年去世。伍尔夫尔最初成功地恢复麦西亚王国的权威,但在他的统治末期又遭到诺森布里亚的重挫。679年,下一任国王埃塞尔雷德(英语:Æthelred of Mercia)在特伦特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Trent)中击败了诺森比亚,一劳永逸地解决两国对前林赛王国的统治争议。埃塞尔雷德由伍尔夫尔的儿子琴雷德(英语:Coenred of Mercia)继承。这两位国王都以热衷于基督教而闻名,但在709年继承他们的国王切奥尔雷德(英语:Ceolred of Mercia)据圣博尼法斯的一封信中指称是位放荡青年,最终死于精神病。彭达的嫡系血脉统治就此终结。

麦西亚王国的下一位重要国王埃塞尔博尔德(英语:Æthelbald of Mercia)于716年至757年在位。在他统治的最初几年里,他遭逢两位强大的国王:肯特的威特雷德(英语:Wihtred of Kent)和威塞克斯的伊尼(英语:Ine of Wessex)。不过威特雷德在725年去世,伊尼于726年退位前往罗马成为修士。埃尔塞博尔德借机建立麦西亚霸权,使亨伯河以南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臣服。752年,威塞克斯的卡斯雷德(英语:Cuthred of Wessex)领兵击败埃尔塞博尔德,但他又在757年恢复对威塞克斯的霸权。

埃尔塞博尔德在757年遭到他的一名护卫暗杀导致内战爆发,先王皮巴的后裔奥法终结内战成为新王,于757年至796年在位。他成功恢复麦西亚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霸权,成为麦西亚王国史上最著名的国王。他不仅靠战争赢得英格兰南部,且积极管理王国事务、建立集镇、并发行英格兰史上第一个主要货币。他在英格兰教会的管理中扮演要角(于787年至799年赞助一位短命的利奇菲尔德大主教),甚至与查理曼进行对等谈判。奥法建造的奥法堤,成为未来多年威尔士与麦西亚的边界。

奥法竭力确保他的儿子埃格弗里思(英语:Ecgfrith of Mercia)继位,但在奥法于796年7月去世后,埃格弗里思仅存活五个月。王国在796年12月传位给奥法的远亲肯沃夫。821年,肯沃夫的弟弟切奥尔伍尔夫(英语:Ceolwulf I of Mercia)继承了麦西亚王位,他摧毁格温内德的根威(英语:Deganwy)堡垒以展示他的军事实力。威塞克斯的埃格伯特(802年到839年间在位)在此间崛起,并在825年于埃伦顿战役(英语:Battle of Ellendun)击败推翻切奥尔伍尔夫的麦西亚国王伯恩伍尔夫(英语:Beornwulf of Mercia)。

埃伦顿战役重创麦西亚王国。伯恩伍尔夫在压制东盎格利亚的叛乱时被杀害。由他部下的一名长老卢德卡(英语:Ludeca of Mercia)继承王位(826年至827年在位),却和伯恩伍夫遭遇同样的下场。另一位长老威格拉夫(英语:Wiglaf of Mercia)随后统治不到两年,遭威塞克斯的埃格伯特逐出麦西亚。830年,威格拉夫重新使麦西亚王国独立,但此时威塞克斯已成为英格兰的霸权。840年布里特伍尔夫(英语:Beorhtwulf of Mercia)继承威格拉夫。

852年伯格雷德(英语:Burgred of Mercia)即位,并与威塞克斯的埃塞伍尔夫一同征服北威尔士。868年丹人侵略者占领了诺丁汉。874年,丹人将伯格雷德逐出麦西亚王国,拥立切奥尔伍尔夫二世(英语:Ceolwulf II of Mercia)为王。877年,丹人占领了麦西亚东部,将其划归丹人区的一部分。切奥伍尔夫二世成为麦西亚的末代国王,一直到879年仅统治麦西亚王国领土的西半部。大约从883年直到他去世911年间,由埃塞雷德统治受威塞克斯支配的麦西亚西部。约于879年,切奥伍尔夫消失后,所有在麦西亚生产的硬币都以威塞克斯国王的名义铸造。埃塞雷德约在870年6月12日娶了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女儿埃塞尔弗莱德,她在埃塞雷德晚年生病时替他主掌朝政。

911年埃塞雷德逝世,埃塞尔弗莱德以“麦西亚夫人”之名统治麦西亚,但阿尔弗雷德的继承人长者爱德华自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王,掌控伦敦和牛津这两个阿尔弗雷德交给埃塞尔弗莱德的地区。埃塞尔弗莱德和她的弟弟延续阿尔弗雷德的政策,为重要城镇建造堡垒城镇(英语:Burh)(Burh),并在917到918间成功收复麦西亚与东盎格利亚的丹人区。

埃塞尔弗莱德于于918年去世,她与埃塞雷德的女儿埃尔夫温继位为“麦西亚第二夫人”,但在位仅六个月就遭爱德华剥夺所有权力,被迫前往威塞克斯。

麦西亚王国与麦西亚人之名在埃塞尔斯坦及其继承人统治的期间仍被记载在编年史中。埃塞尔斯坦本人在麦西亚长大,并在他成为威塞克斯国王之前先成为麦西亚国王。在温彻斯特甚至有人认为埃塞尔斯坦是外来人而试图使他失明。975年,埃塞尔斯坦的孙子埃德加王被称为“西撒克逊人的朋友和麦西亚人的守护者”。

955年至959年,埃德加成为麦西亚国王使其短暂成为独立王国。在1016年,当英格兰王国被克努特大帝和刚勇者爱德蒙瓜分时,麦西亚与威塞克斯被短暂恢复独立。

麦西亚最后一次被史书提及是在1017年的纪录中,当时克努特大帝将麦西亚政府交给当地长老埃德里克·斯特雷奥纳(英语:Eadric Streona)。后来的利奥弗里克伯爵(英语:英名)、埃弗加伯爵(英语:Ælfgar, Earl of Mercia)和埃德温伯爵(英语:Edwin, Earl of Mercia)所统治的领土大致与麦西亚王国对应,但史书中并未以麦西亚领主之名称呼。麦西亚人作为一个民族最后一次被提及是在1049年的编年史中。

麦西亚方言在8世纪和13世纪之间广泛被使用。J·R·R·托尔金是众多研究与推广麦西亚方言的学者之一,他将麦西亚方言引入他的传说故事集,主要与洛汗国有关。麦西亚方言是托尔金创造洛汗语的基础,并且洛汗国的历任国王有许多都和麦西亚王室成员同名。

麦西亚的第一任国王是异教徒,他们抵抗基督教传播的时间比盎格鲁撒克逊七国的其他王国更长。

麦西亚统治者在656年的皮达统治前仍然坚持信仰异教,不过他们仍与基督教威尔士统治者结盟以抵抗诺桑比亚。不过彭达在628年的赛伦塞斯特战役将原属威塞克斯王国的赫威赛王国并入麦西亚王国后,基督教已经算是进入了麦西亚王国。

麦西亚王国在7世纪下半皈依基督教,在彭达战死时,麦西亚王国基本上已被基督教国家包围。奥斯威任命一位爱尔兰僧侣迪马(英语:Diuma)为第一任麦西亚主教。奥斯威支持皮达成为东盎格利亚的附庸国王时,要求皮达与奥斯威的女儿阿尔奇弗莱德结婚并改信基督教,此时基督教才在麦西亚王国站稳脚跟。

麦西亚王国第五位主教乍德(英语:Chad of Mercia)为王国完全基督教化带来决定性发展。伍尔夫国王授予他土地,让他在利奇菲尔德建造一座修道院。有证据表明《利奇菲尔德福音(英语:Lichfield Gospels)》是在730年左右于利奇菲尔德完成。与其他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一样,麦西亚国王建立的许多小修道院,使政治、军事和教会领袖透过血缘关系来维持王国统一。

透过《部族藏书(英语:Tribal Hidage)》(可能著于7世纪晚期),我们可以稍微认识麦西亚王国的内部结构。这本书利用海德(Hide,一种土地丈量单位,用以计算麦西亚部落及附庸王国应负担的的军役和税收)大致估计了麦西亚王国的领土规模(但非具体范围)。本书存在许多手稿版本,有些版本在14世纪才出现。书中列出许多民族,例如现今已不存在,仅遗留在地名中的赫威赛人。麦西亚王国的主要地区如下:

麦西亚王国在10世纪初被威塞克斯王国并吞后,威塞克斯国王按照其国内的制度将麦西亚各地区重新划分为郡。这些郡直到1974年间几乎都完整保留下来,到今天很多郡仍维持其原始边界。

相关

  • 奥克尼群岛奥克尼(英语:Orkney、苏格兰盖尔语:Arcaibh),是英国苏格兰东北部一群岛,南距苏格兰本土仅10英里左右,是苏格兰32行政区之一。该群岛由70个左右的岛屿组成,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20个
  • 税务法院美国税务法院(United States Tax Court、判例引注: TC;美国税务法庭)是美国国会依据美国宪法第一条设立的联邦审判法院(英语:trial court),其中第8项规定(部分)国会有权"组成次于最
  •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一种嵌入机械或电气系统内部、具有专一功能和实时计算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常被用于高效控制许多常见设备,被嵌入的系统通常是包含数字
  • 安纳托利亚安纳托力亚(土耳其语: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帝国亚拉姆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亦作安纳托力亚、安那托力亚,又名小亚细亚(土耳其语:Küçük Asya;英
  • 约旦国王万岁《约旦国王万岁》(阿拉伯语:السلام الملكي الأردني‎),又译《约旦王室颂》、《向约旦王室致敬》,是约旦的国歌兼王室颂歌,词作者阿卜杜勒·莫奈姆·勒法伊(عب
  • 冈本丽冈本丽(1951年12月19日-),为日本女演员。出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成长于福冈县饭冢市。 毕业于福冈县立嘉穂东高等学校。早年曾演出多部日活的粉红色电影。
  • 卡尔·迈卡尔·弗里德里希·迈(德语:Karl Friedrich May;1842年2月25日(埃尔恩斯塔尔)-1912年3月30日(拉德博伊尔))是一位德国作家,以通俗小说而知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他是最被广泛
  • 艾哈迈达巴德县艾哈迈达巴德县位于西印度古吉拉特邦中部,地处萨巴尔马蒂河(Sabarmati River)沿岸。艾哈迈达巴德县为印度第二大纺织中心,也是古吉拉特邦最发达的县份,人口5,816,519人(2001年),其中
  • 外高加索城市人口列表本条目为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各国和政治实体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人口50,000以上)与其人口列表。外高加索包括高加索山脉以南的乔治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及未被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阿布哈兹、南奥塞梯、阿尔察赫。
  • 兽头棒兽头棒 (nithing pole, 古诺斯语:,英语拼法 或 ),是日耳曼异教 (Germanic paganism) 中用来诅咒别人的装置。兽头棒由新鲜砍下的马头插在一根长长的木棒上组成,马头的皮肤会随着时间慢慢腐烂,覆盖在木棒上。兽头棒使用时面向敌人,或者是想要诅咒的目标,诅咒的内容会以卢恩文字刻在木棒上。兽头棒曾出现在埃吉尔萨迦 ( ) 中:“当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启航之时,埃吉尔拿着一根榛木棒往岛上走去,他爬上了一个面向内陆的岩丘,接着埃吉尔拿了一颗马头固定在木棒上,神情严肃地说出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