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 dations ◷ 2025-04-05 00:44:19 #毘昙部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佛教论书。佛教学者认为它约在公元150年前后,在迦湿弥罗国(今喀什米尔)编著而成。迦湿弥罗的论师,尊奉《大毘婆沙论》,被称为毘婆沙宗,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论》也因此成为说一切有部的最高论书。

毘婆沙(梵语:vibhāṣā),是一种佛教注释书名称,主要用于对阿毘达摩论书的注解。《大毘婆沙论》主要是《发智论》的注解书,故称毘婆沙。

《大毘婆沙论》的正确集成时间不详,汉传佛教最早的传说,是由尸陀槃尼尊者、达悉尊者和鞞罗尼尊者三人造《毘婆沙论》。印顺法师认为,其中的鞞罗尼,又作韦罗或比罗(Vīla),可能是马鸣弟子,与马鸣年代相近。真谛传说,《大毘婆沙论》是由迦多衍尼子解释,众人共同集结,再由马鸣负责主要撰文。

《大毘婆沙论》,是由公元2世纪时的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资助,说一切有部五百阿罗汉广释《发智身论》的最高论书。还有说是佛陀驮娑论师制《大毗婆沙论》。

藏传佛教认为,这本论书是由喀什米尔(唐译迦湿弥罗)地区的阿毘达摩论师所集体编著。

《大毘婆沙论》的编成时间,现今有许多不同看法,木村泰贤与印顺法师认为,《大毘婆沙论》应在迦腻色迦王之后,龙树之前编成,约在公元150年前后。而且其编写曾有多个不同版本。

汉传中,有三个版本的毘婆沙论:

唐玄奘于公元656年译,二百卷。1940年代,法尊法师将其译成藏文。异译本有公元427年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共100卷存60卷),玄奘所译版本比二百年前的版本有所增改,比如说一切有部的“实有法我”,在北凉版本中为“计假名我”。

日本学者西义雄、桝田善夫主张,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与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两书来自不同传承。玄奘译本属于迦湿弥罗正统传承,而北凉译本则来自于非迦湿弥罗正统派的传承。

周含柔在比较三个译本之后,认为14卷本《鞞婆沙论》是《大毘婆沙论》的注释书,注解其论母的四十二章十门,其根据的是一更古老版本的失传《大毘婆沙论》。

世亲著《俱舍论》对大毗婆沙论进行了总结,并以经量部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关

  • 戴维·巴尔的摩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他还
  • 通格通格(absolutive case、或称:绝对格)于作-通格语言中表示及物动词宾语与不及物动词主语的一种语法格。如巴斯克语名词mutil(意为“童”),加单数通格屈折-a,可表主词于不及物动词句m
  • 横隔膜在哺乳动物的解剖学中,横膈膜(英语:Thoracic diaphragm)是一层骨骼肌薄膜,延展及肋骨底部。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并对呼吸执行重要功能。解剖学中的膈膜(英语:Diaphragm)也可以
  • 乡约乡约,是中国古代及朝鲜半岛朝鲜王朝时代民间行事原则,是为古代民间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地方乡厅提倡的道德标准。《周礼》记有读法之典。熙宁九年(1076年)蓝田吕大忠、吕大防、
  • 古巴可兑换比索可兑换比索(Peso Convertible),是古巴的一种货币,货币符号为CUC。类似于中国大陆以前的外汇券。可兑换比索在2004年古巴禁止美元流通以前与美元等值,至2017年时,若以美金直接兑换
  • 大同门坐标:39°01′21″N 125°45′24″E / 39.02250°N 125.75667°E / 39.02250; 125.75667大同门是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市之大同江畔,始建于公元6世纪中期的高
  • 滨莱高速公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简称滨莱高速”,高速公路网编号为S29,山东省一条在畅通的连接滨州市和济南市莱芜区的双向四车道、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2.7英里。该高速公路经淄博市连
  • 大伾山大佛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中国河南省浚县大伾山天宁寺院内及附近,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原称大伾山寺,明代改称天宁寺,现有山门、
  • 威廉·琼斯 (语言学家)威廉·琼斯(英语:William Jones,1746年9月28日-1794年4月27日),英国语言学和东方学家,生于伦敦。琼斯毕业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1774年取得律师资格。1783年任孟加拉最高法院法官,
  • 碳-氢键碳-氢键是指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看到的共价键。碳-氢键的键长约1.09 Å (1.09 × 10−10 m),键能约413 kJ/mol,相关于98.7kcal/mol(参见下方的表)。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