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

✍ dations ◷ 2025-10-23 01:37:40 #英语电影,2012年电影,2012年3D电影,李安电影,美国电影作品,美国3D电影,美国奇幻电影,美国冒险片,美国剧情片,加拿大小说改编电影,叙事者不可靠的作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英语:;简称《少年派》)是一部李安执导的美国3D电影,于2012年11月21日上映,编剧David Magee根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印度演员苏拉·沙玛饰演主角“Pi”(又译“派”)。

影片收获了很好的口碑和6.0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本片为摄影师克劳迪奥·米兰达赢得多个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摄影奖,更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摄影、配乐和视觉效果四个奖项,让李安继《断背山》后赢得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在加拿大,一位作家听说Pi的生平是一个难得的好故事,便向Pi询问了他的生平。

Pi的父亲以法国游泳池Piscine Molitor(英语:Piscine Molitor)将他命名为皮辛·墨利多·帕帖尔,但因为Piscine的发音听起来像Pissing(小便),让他在学校饱受霸凌,因此他自称“Pi”。Pi在印度教家庭中成长,在12岁时接触基督教,之后是伊斯兰教,他同时信奉这三种宗教,因为他只想爱上帝。Pi的母亲支持他的想法,但他那理性主义者的父亲劝他学习科学。Pi的家庭经营动物园,Pi对动物园里一只名为理查·帕克的孟加拉虎特别感兴趣,某次Pi试图接近理查·帕克,但Pi的父亲阻止他并强迫他观看老虎杀死山羊的画面,以此作为警告。

在Pi16岁时,他的父亲决定举家搬到加拿大定居,因此必须出售动物。一家人带着动物搭上一艘日本货船。船遇到了暴风雨,Pi试图救出自己的家人,但一名水手将他丢到了救生艇上。一只断了腿的斑马跳上救生艇,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沉没,Pi的家人都身亡了。暴风雨过后,清醒的Pi注意到一只在海上漂浮的猩猩,便把它拉上救生挺,一只班鬣狗从覆盖着一半救生艇的防水布下冲出,咬死了斑马并杀死猩猩,接着理查·帕克也从防水布下冲出,杀死了斑鬣狗。

出于安全考量,Pi待在一个用救生背心和鱼网自制的小艇上,并用绳子与救生挺相连,Pi出于道德原因不愿杀死理查·帕克,因此只好钓鱼喂它,以免理查·帕克饥不择食。但在理查·帕克跳下海中捉鱼并朝Pi游去时,Pi赶忙逃回救生艇上,因为不愿让它淹死,Pi又带着补给品回到小艇。一天晚上,座头鲸冲出海面,把小艇摧毁,迫使Pi回到救生艇上与理查·帕克对峙,Pi透过训练理查·帕克,让自己能与它在船上共存。几周后,他们漂流到一座布满丛林的岛,上面有着可食植物、淡水和大量狐獴,Pi在上面恢复了体力。但到了晚上,小岛变得十分危险,淡水变成酸液、狐獴四处逃窜,理查·帕克跑回救生艇上,Pi在一朵花里发现人类的牙齿,推断整座岛是食肉植物,便赶紧逃离。

Pi和理查·帕克漂流到墨西哥海岸,理查·帕克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森林中,Pi对此感到难过。Pi获救后被送往医院,两名日本货轮公司的保险经纪人向他询问事情经过,但并不相信Pi的叙述,因此Pi说了另一个故事,其中的动物被幸存的人类代替,Pi的母亲是猩猩,水手是斑马,船上的凶悍厨师是斑鬣狗。在这个故事中,厨师杀死水手并吃他的肉,他还杀死了Pi的母亲,之后Pi砍死了厨师并以其遗体做为食物和鱼饵。虽然保险经纪人对此故事不甚满意,但他们并没有进一步质疑。

作家发现这两个故事有相似之处,他指出第二个故事里的Pi就是理查·帕克,Pi表示,无论哪个故事是真的,都不会改变自己家人已死的事实,并问作家喜欢哪个故事,作家选择第一个,Pi回答“那么神与你同在”。作家看了一眼保险公司报告的副本,上面提到Pi在“成年孟加拉虎的陪伴下”幸免于难。

在故事版本,Pi问了那两位日本海运公司人员,问他们会选择哪一个版本。而在电影版本,Pi是向前来访问的作家提问此问题。而相同地作家也是选择了Pi的动物版本。另一方面,小说中Pi向那两位日本海运公司人员介绍他遇见一名台湾水手(电影中由王柏杰饰),但电影中没有确切表示他是台籍水手。

影片投资1.2亿美元,David Magee担任编剧工作。导演花了好几个月寻找男主角Pi的演员,最终17岁的新人苏拉·沙玛于2010年10月从3000名挑选者中脱颖而出。2011年1月开拍,拍摄地包括台北市立动物园、台中市水湳经贸园区和屏东县的垦丁国家公园等地,以及印度本地治里等地。

原声带结合东西方声韵,由来自加拿大的配乐家麦可·唐纳(Mychael Danna)制作。本片系麦克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后,三度与李安合作。麦可主要利用管弦乐的搭配,呈现海浪来袭的不安定感,充斥着危险、紧张与和平,人兽之间命悬一念之气氛。

影片于2012年9月在纽约电影节首映后,收获了不少好评,主要集中在故事叙述与视觉效果上。正式上映后,美国媒体综评78分,《完全电影》、《环球邮报》、《芝加哥太阳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杂志》、《时代周刊》、《好莱坞报道者》等多家媒体给出满分;《烂番茄》新鲜度达88%,收获广泛赞誉。影片被《时代周刊》列为年度十佳电影之一。

媒体代表性评价:“2012年度最佳影片之一,一次关于真实的拷问,一首关于人性选择的挽歌,影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真实”,“李安最好的作品总是有这样一种倾向,在平静而美好的外表下,奔腾着汹涌的道德暗流”,“堪称哲学史诗的3D技术映画,让银幕上的世界呼之欲出。甚至不是我等站在银幕外,而是融入世界中”,“从一开始多种宗教主义的探讨和融合就能看出,这部影片的主题其实与宗教并无关系,甚至已经横亘幻想与现实的壁垒”,“绝对的大师手笔,达尔文进化论、宗教人本主义、信仰与心境的互动,无数理念在这部影片中水乳交融混合为一”。

北美首周末收获2200万美元,名列第五位。北美票房持续稳定长卖,累积达1.24亿美元,北美和全球总票房4.84亿美元,最终总票房6.09亿美元,为李安电影作品中票房最高的一部。奥斯卡奖颁发前票房约5.7亿美元,与之后6.09亿美元的总票房相比,奥斯卡效应贡献少许票房。

台湾方面,首日票房为新台币750万元;首周五天票房为新台币6500万元;上映九天全台票房破亿;次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1.8亿元;第三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2.75亿元;第四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3.5亿元;第五周票房累计至新台币3.9亿元,连霸全台五周周末票房冠军;上映第八周时,因奥斯卡公布入围名单,再度夺回周末冠军宝座,第八周票房累计至直逼新台币5亿元;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5.5亿元,位居2012年全台票房第二名。

中国大陆方面,首周4天收获票房1亿110万人民币,其中IMAX版的票房贡献达到17%之多。上映后,电影连续三周票房居首,截至12月9日累计票房近4.4亿元人民币(约合7044.4万美元)。最终票房5.72亿人民币。

相关

  • 过敏反应过敏(希腊语:ἀλλεργία; 德语、法语: Allergie;英语:allergy, allergic diseases)为人体接触环境中部分对一般人影响不大的过敏原因子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超敏反应现象,人体对
  • Ce4f1 5d1 6s22, 8, 18, 19, 9, 2蒸气压第一:534.4 kJ·mol−1 第二:1050 kJ·mol−1 第三:1949 kJ·mol−1 (六方面心立方主条目:铈的同位素铈(英语:Cer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
  • 陈 骏陈骏(1954年11月-),江苏扬州人,中国地质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原校长。1973年参加工作,198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获矿床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儒略历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及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
  • 一厢情愿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是基于美好的想像而非基于理性思考和客观证据形成信念,是一种认知偏差。其形式是:我希望X是对的,因此我相信X是对的。一厢情愿谬误是基于一厢情愿的信念
  • 温布顿公地温布顿公地(英语:Wimbledon Common)是位于英国伦敦温布顿的一大片空地,面积460公顷(1,140英亩) 。现在温布顿公地是伦敦郊区重要的绿地,保留有在伦敦极为珍稀的较原始生态景观,也是
  • 洛克希德·马丁洛克希德·马丁(英语:Lockheed Martin,NYSE:LMT)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厂商,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共同合并而成。洛克希德·马丁以开发、制造军用飞机闻名世
  • 安魂曲 (莫扎特)《d小调安魂弥撒曲》,KV626,或简称《d小调安魂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套安魂曲,亦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写于1791年。1791年7月,一位匿名人士(后来发现该人是瓦尔塞根伯爵(英语:Franz vo
  • 李曼·雷姆尼泽李曼·雷姆尼泽(英语:Lyman Louis Lemnitzer,1899年8月29日-1988年11月12日),是美国陆军上将,宾夕法尼亚州人曾经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接着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军统帅(1963
  • 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俄语: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лышев,1902年12月3日-1957年2月20日)是苏联1940年代与1950年代的工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