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

✍ dations ◷ 2025-02-24 11:17:09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英文:Buddhist philosophy)是指在佛陀死亡(parinirvana)之后,印度各佛教流派之间发展起来的哲学研究和探究体系,后来传播到整个亚洲。 佛教之路结合了哲学推理和冥想。 佛教的传统为佛教的解放提供了多种途径,印度和随后的东亚的佛教思想家在分析这些途径时涵盖了诸如现象学,伦理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和时间哲学之类的话题。

早期佛教是基于意识器官获得经验证据 ,佛陀似乎对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不利于宗教自由,反而导致了进一步的推测,所以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佛教哲学中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是概念的具体化,以及随后回到佛教中间道路。 佛教哲学的特殊之处常常是佛教不同流派之间争论的主题,这些细节和争执引起了早期佛教的分化出各种流派。

佛教哲学采用类似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基础,提取和分析佛教中的哲学观点。 这些观点可能归类于现象学、伦理学、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等等。佛教是有神论宗教,信仰鬼神和神圣的文本等超自然的信息来源, 但佛教哲学采用科学事业相同的自然的理性推理,并接受相同的评估和批评方法, 避免吸引超自然的信息来源。

哲学研究本身是理性化的批判性思维过程,而宗教是建立在启示和既定教条的基础上的, 所以哲学和宗教的可共存性受到质疑。 但是,佛教经文中确实有一些具有哲学特征的质问(命题)和著作。 在佛教哲学中,这些命题需要以自然的方式加以证明,并且他使用了以经验为条件的反思-并运用了理性, 避免超自然的信息来源(神圣的文本,神学的揭示,信条权威,直接的超自然交流)。 佛教哲学的哲学起点是逻辑,并不排除佛教神学中的理性和自然的信息来源部分。 尽管任何宗教教哲学中神学学说与哲学反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其哲学反思是严格理性化的,从这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如果论证的前提至少之一是从启示中获得的,那么论证就属于神学领域;否则,它将落入哲学领域。。

相关

  • 1820年1820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西南广播公司西南广播公司(德语:Südwestrundfunk)是德国的一个州立广播公司,它有三个中心:巴登-巴登、美因茨和斯图加特,其中斯图加特也是管理中心。它是1998年成立的,是继西德广播公司后德国
  • 旋角牛旋角牛(学名Pseudonovibos spiralis)是柬埔寨及越南的一种牛。旋角牛最初被认为是像牛的动物,有着一对长约45厘米及扭曲的角,身上有斑点。旋角牛的柬埔寨名字最初被误译为“丛林
  • 1,2-双(二苯基膦)乙烷1,2-双(二苯基膦)乙烷(英语: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缩写:dppe)是一种属于二膦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金属化学和配位化学中常用作双齿配体。其配合物多为螯合物,但偶尔也能
  • 周劭周劭(1916年-2003年8月31日),字黎庵,中国作家。他自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就读于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曾在上海当律师。
  • 德摩根定律在命题逻辑和逻辑代数中,德摩根定律(英语:De Morgan's laws,或称笛摩根定理、对偶律)是关于命题逻辑规律的一对法则。19世纪英国数学家奥古斯塔斯·德摩根首先发现了在命题逻辑中
  • 石城车站石城车站位于宜兰县头城镇石城里,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宜兰线的铁路车站,也是台湾最东端的车站。由台北向宜兰行驶的东线列车在通过草岭隧道后便可见到位在东侧海面上的龟山岛,旋即
  • 红龙 (威尔士)红龙(Y Ddraig Goch)最早是由凯尔特人所信奉的象征,后来和英雄亚瑟王传说所结合。路特王统治时期,每年五月都有可怕的叫声,引发很多灾难。路特王求助于兄弟李瓦,李瓦告诉他是两条一红一白的龙打斗所造成,叫声就源自红龙的痛苦悲鸣。路特王受李瓦的建议下,在不列颠中心挖了深坑并灌入蜂蜜,到晚上两条龙打累后到坑里喝蜂蜜,路特趁龙睡觉时用布料包住它们并放入石棺,埋在史诺多尼亚的Dinas Emrys(英语:Dinas Emrys)。沃蒂根王(Vortigern,曾为罗马边境辅军,公元409年罗马自不列颠撤兵后
  • 尤利安娜·阿夫杰耶娃尤利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夫杰耶娃(俄语:Юли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вде́ева,1985年7月3日-)是一位俄罗斯钢琴家,曾在2010年夺得第16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成为继1965年阿格里奇之后的首位女性首奖得主,并由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捐出一万两千欧元,颁予“最佳奏鸣曲诠释奖”。阿夫杰耶娃5岁开始习琴,后进入格涅辛音乐学院进修;12岁获布拉格车尔尼国际青年钢琴大赛冠军,进入钢琴大师康斯坦丁·谢尔巴科夫(英语:Konstantin Scherbakov)、弗拉基米尔·特罗普(俄语:
  • 朱塞佩·科隆博朱塞佩·科隆博(意大利语:Giuseppe Colombo,1920年10月2日-1984年2月20日),出生于帕多瓦,意大利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帕多瓦大学教授。以他的绰号贝皮·科隆博(Bepi Colombo)闻名。科隆博从事水星硏究,他计算如何让太空船进入与水星的共振轨道,导致美国水手10号任务成功多次飞越水星。 科隆博解释了水星轨道中的自转与轨道共振的关系,显示水星围绕太阳每公转两圈就会自转三次。科隆博也为土星环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在太空探索到达外太阳系之前的时代进行地面观测。科隆博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