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川弥二郎(日语:品川 弥二郎,1843年11月20日-1900年2月26日),名省吾、弥吉,讳日孜,字思父,通称弥二郎,号扇洲、尊攘堂主人,别名桥本八郎、松本清熊等,日本长门国(今山口县)人。明治时代政治人物,正二位勲一等子爵。
品川在天保十四年(1843年)和历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于长门国阿武郡椿郷东分村(日语:椿郷東分村)(今山口县萩市),为足轻品川弥市右卫门长男。安政四年(1857年)进入松下村塾,拜吉田松阴为师,吉田曾形容其个性“温直敦朴”。安政大狱结束后脱藩,努力朝尊皇攘夷运动奔走,文久二年(1862年)曾参与英国公使馆纵火事件(日语:英国公使館焼き討ち事件)。元治元年(1864年),禁门之变爆发,品川弥二郎以八幡队队长的身份参战,但战败回国,后与御堀耕助(日语:御堀耕助)等人组织御楯队(日语:御楯隊)。庆应元年(1865年)化名桥本八郎,秘密潜入萨摩藩邸,与藩主岛津忠义会面,打探幕府消息。戊辰战争期间,担任奥羽镇抚总督参谋、整武队参谋等职。庆应三年(1867年)十月六日,岩仓具视于中御门经之(日语:中御門経之)的住宅中委托品川弥二郎与大久保利通制造锦旗以声援新政府军,该锦旗由玉松真弘(日语:玉松真弘)所设计,一半在京都萨摩藩邸中制造,一半由品川于长州制造,如今在山口还留有锦旗制作所遗迹。该锦旗于1868年一月鸟羽伏见之战爆发时,在萨摩藩的大本营东寺中升起。1869年12月9日,担任弹正少忠,但在1870年6月被免官。
同年8月,奉命赴欧洲视察普法战争,辗转留学于英国、德国两地。战事结束后继续留在德国生活6年,期间曾于德国大使馆工作,1876年3月回国。回国后,曾先后担任内务大臣、内务大书记官、内务少辅等职,并于同年12月叙勋四等。1880年5月叙正五位,1881年4月担任农商务少辅,并于翌年6月担任农商务大辅,同年叙从四位。1884年7月,被列为华族,特授子爵,1885年9月,德意志帝国皇帝赠与其王冠,并配售第二等勋章,后担任驻德大使、宫中顾问官、枢密顾问官、皇室经济顾问官等职。1891年6月第1次松方内阁时担任内务大臣,但在翌年2月因选举干涉事件(详情请见后文)而下台。
品川弥二郎曾与好友平田东助(日语:平田東助)两人草拟“信用组合法案”,并合著有信用组合提要专书,以提倡合作事业。之后与平田东助再度草拟“产业组合法案”,此法案于1899年由议会正式通过,于是有“殖产兴业之神”之美誉。
1900年,品川因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而病逝,享年56岁。
1892年的第2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日语:第2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中,品川弥二郎与次官白根专一(日语:白根専一)出动全日本警察强行干涉选举进行,并动用公款贿选,结果全日本到处都有抗议事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造成25人死亡,388人受伤。最后品川弥二郎辞职内相的官职,才使事件落幕。
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日语:九段)立有一尊品川弥二郎之铜像。该铜像是品川弥二郎死后由侯爵西乡从道发起设立,由本山白云(日语:本山白雲)、平冢驹次郎铸造,自1904年5月开工,1907年8月竣工,同年12月举行除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