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瑞士

✍ dations ◷ 2025-10-22 16:54:5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瑞士历史

瑞士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维持武装中立,在军事上并未参与其中。由于其中立状态,瑞士与当时各集团在外交、谍报、贸易以及难民的收容上有着微妙关系。

在瑞士边境靠近斯泰尔维奥山口(,属于意大利)的地区,有一处名为(意指“三语峰”,也就是德语、意大利语及罗曼什语的交汇点)的地点设有哨站与旅馆。而边境之外正是战争期间的激烈战场之一,战火几乎伸入了瑞士领土。由于此区域正好夹在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之间,当时奥匈帝国、德国与意大利之间有一条约定,就是不可在瑞士领土内交火。此外因为瑞士领土正好只包含靠近山顶附近,因此这些交战国可以在山下隘口处作战。

此外,1917年兴起于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运动,是流亡者所发起的一场针对战争的文化反应。当时列宁也流亡苏黎世,他在离开之后前往彼得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领导了俄罗斯十月革命。

在一次大战时期曾发生一场称为格林-霍夫曼事件(Grimm-Hoffmann-Affäre)的短暂丑闻,使得瑞士的中立性一时间遭受严重质疑。

在1919年5月11日,奥地利的福拉尔贝格州经过公民投票表决,在80%的支持下决议加入瑞士联邦。不过当时的奥地利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瑞士自由派,以及瑞士的意大利语及法语裔人士反对并抵制了这项决议。此外,瑞士在1920年曾加入当时的国际联盟。

虽然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已策划了详细的侵略计划名叫圣诞树行动,意大利亦会加入此行动夺取提契诺及部分瑞士意大利语区。但实际上却并未攻击瑞士。瑞士透过给德国的一些经济上的特许协议,再加上其他的军事因素使瑞士得以保持独立。而瑞士的一个小型纳粹政党,在战争期间曾企图使瑞士及德国合并,但最后并未成功。二次大战后,瑞士与其他受创严重的西欧国家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相关

  • 丹尼尔·格拉次曼丹尼尔·格拉次曼(英语:Daniel Glazman,1967年-)是一名程序员,以开发Mozilla的Editor组件、Mozilla Composer组件以及基于Composer的独立软件Nvu而闻名,Nvu是由Linspire公司赞助。
  • 知识论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目前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存在一些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
  • 朝贡体制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上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
  •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Comparative Education)是为了要了解本国与他国教育之间的异同,借由发现各国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风格,而本国也可斟酌他国成功的教育经验来弥补本国教育上
  • 华视新闻部本段时间均以二十四小时制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华视新闻(CTS NEWS)是中华电视公司(华视)新闻部制播的电视新闻节目总称,此一总称早在“中华电视台”时期即沿用至今。现今华视新
  • 托马斯·斯塔福德托马斯·佩顿·斯塔福德(Thomas Patten Stafford,1930年9月17日- )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6A号、双子星9A号、阿波罗10号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任务
  • 悬索桥悬索桥亦称吊桥,是桥梁的一种。其主要承力部分是桥两端的两根塔架,在这两根塔架间的悬索拉住桥的桥面。为了保障悬索桥的稳定性,两根塔架外的另一面也有悬索,这些悬索保障塔架本
  • 史塔布斯 (猫)史塔布斯(英语:Stubbs,1997年4月12日-2017年7月20日),又译萨塔布斯,自出生起就已是美国阿拉斯加州迪纳利山山脚的小镇塔奇纳(Talkeetna)的荣誉镇长,它在任期间的主要职务就是促进塔奇
  • 诺伊堡的玛丽亚·安娜诺伊堡的玛丽亚·安娜(德语:Maria Anna von Pfalz-Neuburg,西班牙语:Mariana de Neoburgo,1667年10月28日-1740年7月16日)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卡洛斯二世的第二任妻
  • 探索者计划探索者计划是美国首个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的成功计划,起源是美国军方提议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之际将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该计划因美国海军已有了前锋计划而遭到否决。而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