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瑞士

✍ dations ◷ 2025-09-13 17:03:2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瑞士历史

瑞士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维持武装中立,在军事上并未参与其中。由于其中立状态,瑞士与当时各集团在外交、谍报、贸易以及难民的收容上有着微妙关系。

在瑞士边境靠近斯泰尔维奥山口(,属于意大利)的地区,有一处名为(意指“三语峰”,也就是德语、意大利语及罗曼什语的交汇点)的地点设有哨站与旅馆。而边境之外正是战争期间的激烈战场之一,战火几乎伸入了瑞士领土。由于此区域正好夹在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之间,当时奥匈帝国、德国与意大利之间有一条约定,就是不可在瑞士领土内交火。此外因为瑞士领土正好只包含靠近山顶附近,因此这些交战国可以在山下隘口处作战。

此外,1917年兴起于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运动,是流亡者所发起的一场针对战争的文化反应。当时列宁也流亡苏黎世,他在离开之后前往彼得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领导了俄罗斯十月革命。

在一次大战时期曾发生一场称为格林-霍夫曼事件(Grimm-Hoffmann-Affäre)的短暂丑闻,使得瑞士的中立性一时间遭受严重质疑。

在1919年5月11日,奥地利的福拉尔贝格州经过公民投票表决,在80%的支持下决议加入瑞士联邦。不过当时的奥地利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瑞士自由派,以及瑞士的意大利语及法语裔人士反对并抵制了这项决议。此外,瑞士在1920年曾加入当时的国际联盟。

虽然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已策划了详细的侵略计划名叫圣诞树行动,意大利亦会加入此行动夺取提契诺及部分瑞士意大利语区。但实际上却并未攻击瑞士。瑞士透过给德国的一些经济上的特许协议,再加上其他的军事因素使瑞士得以保持独立。而瑞士的一个小型纳粹政党,在战争期间曾企图使瑞士及德国合并,但最后并未成功。二次大战后,瑞士与其他受创严重的西欧国家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相关

  • 扩张新字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Hsub2/subSOsub5/sub过氧一硫酸,也称为过氧硫酸、过硫酸,化学式H2SO5,无色固体,熔点45°C。这种酸中硫的氧化态为VI,可以表示为HO-O-S(O)2-OH。虽然已经制得了过一硫酸的苯甲酰衍生物,但过一硫酸却是
  • 非异性恋非异性恋(英语:Non-heterosexual)是一个雨伞术语(即集合性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以及其他不再被认为是异性恋的人。 该术语定义了“什么是社会规范以及一个特
  • 卡匹敦期卡匹敦期(英语:Capitanian)是二叠纪的第七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65.1–259.1百万年前。
  • 王 增王增(?-?),字方川、号芳洲、西霞,浙江绍兴府会稽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及第。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登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四十五年,任会试同考官。乾隆五十年,降职任河南祥符
  • 原始共产主义原始共产主义是源于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概念,旨在描述共产主义存在于原始人类社会中的现象;两人认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系奠基于平等的社会关系与资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脱利腾弥撒脱利腾弥撒(拉丁语:Missa Tridentina),又称特伦托弥撒、天特弥撒,是罗马天主教拉丁礼弥撒的祭祀仪式,近年已渐渐以传统拉丁弥撒(Traditional Latin Mass)称呼。“脱利腾”的英文字
  • 格里沙·菲利波夫格奥尔基(格里沙)·斯坦契夫·菲利波夫(Georgi (Grisha) Stanchev Filipov) (保加利亚语:Георги (Гриша) Станчев Филипов) (1919年7月13日-1994年11
  • 法兰克·贝登堡法兰西斯·史密斯·贝登堡(英语:Francis Smyth Baden-Powell,1850年7月29日-1933年),贝登·鲍威尔教授与亨莉艾塔·葛瑞丝·史密斯(Henrietta Grace Smyth)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父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