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谷登堡

✍ dations ◷ 2025-05-15 17:18:04 #约翰内斯·谷登堡
约翰内斯·根斯弗莱施·拉登·谷登堡(德语: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1398年-1468年2月3日),简称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也译作古腾堡、古滕贝格,是第一位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欧洲人,他的发明引发了一次媒介革命,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史上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印刷术在欧洲迅速传播,并被视为在随后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时代和科学革命等运动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现代的知识经济和知识传播(英语:Democratization of knowledge)奠定了物质性的基础。谷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标志着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首次应用。他合成了一种十分实用的锌、铅和锑合金用来制作活字,和一种含油墨水以供印刷机使用,以及一款使用类似农用螺旋压机的木制印刷机。他将这些元素开创性地集合在他发明的印刷机里,成为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可以经济且高效地批量印刷书籍。他的主要成就——《谷登堡圣经》,享有极高的美学及技术价值之美名。谷登堡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美因茨选侯国的中心城市美因茨的一个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他原来的姓是根斯弗莱施,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将他的姓改为他家的主要住址的名称(谷登堡府)。关于谷登堡的早期生活的记载很少。1411年,美因茨发生反对贵族的起义,很多家庭被迫离开。谷登堡一家搬到了埃尔特菲莱,在那里有他母亲继承的地产。根据历史学家海因里希·瓦劳(Heinrich Wallau),“关于他的少年时代,我们所知道的是在1430年他不在美因茨。据信他因为政治原因搬到了斯特拉斯堡,他们家在那里可能有一些亲戚关系。”谷登堡被认为在爱尔福特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Erfurt)读过书,因为在那里有一个叫约翰内斯·德阿尔塔维拉(Johannes de Altavilla,Altavilla是埃尔特菲莱的拉丁文名字)的学生于1418年入学的记录。在随后的15年里,没有任何关于谷登堡的记录,直到1434年三月,一封他写的信表明他当时住在斯特拉斯堡。在1436-1437年,他的名字也出现在法庭记录中,是关于他对与一个斯特拉斯堡的女人的订婚表示毁约。没有记录显示是否他们已经结婚。在他父亲在1419年逝世后,他的名字出现在继承诉讼中。从1434年到1444年谷登堡住在斯特拉斯堡,在那里他开了一家公司,做金匠,生产镜子,打磨宝石等技术工作。他与在他的学徒及合伙人安德烈亚斯·特里岑(Andreas Dritzehn)的兄弟有过一起法律纠纷。他们对谷登堡的发明提出分一杯羹的要求而把他告到法庭,他们希望得到谷登堡事先许诺的利润份额,谷登堡利用所签契约未盖章的漏洞,机智地打赢了这场官司。这次诉讼的记录中显示谷登堡进行过利用螺旋压机印刷的实验。1439年他从斯特拉斯堡的修道院贷款为去亚琛朝圣做了许多金属的镜子,但由于在亚琛爆发鼠疫,这次朝圣被推迟到1440年。他的客户觉得他们受了谷登堡的欺骗,因此双方打到了法庭上。谷登堡大约在1440年左右有了活字印刷的想法。他在斯特拉斯堡铸镜子的经验也为他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用此他印刷了他著名的《谷登堡圣经》和其他一些书记和文件。1448年,为奔母丧和料理自家久已荒芜的庭园,谷登堡回到美因茨。他在返回美因茨后借钱开办了一个印刷厂,当时他已经因为印刷纸牌而很熟悉刻板印刷了。1450年后,他从一个当地商人约翰内斯·福斯特(英语:Johann Fust)那里借了一笔高利贷来开办一个活字印刷厂。福斯特的女婿彼得·舍费尔(英语:Peter Schöffer)也加入了这个工厂。在这里,印刷出了举世闻名的谷登堡圣经。谷腾堡当年印刷的作品到底有哪些,今天已很难考证。作为现存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印刷书籍的四十二行本《圣经》(即谷登堡圣经)使他流芳百世。这本圣经是世界印刷史上的杰作。有西文善本研究者评论道:“一部谷腾堡《圣经》或莎士比亚第一对折本,其价值足以装备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流传至今的谷腾堡印刷的其他作品有三十一行版圣经和十行版“赎罪券”。谷登堡圣经的印刷准备工作从1450年就开始,至1455年全部印成。关于这版圣经最可靠的信息来自于一封后来的庇护二世写于1455年的信。他在信中夸赞了该书的印刷质量。该版圣经共两卷,合1282页,每页上有42行,因此被称为42行圣经。这套圣经的印制是谷腾堡在约20个助手的帮助下完成的,用到了了二百九十多个不同的字模。书中彩色的边饰和符号系由后人添加。谷登堡圣经印刷精美,在美感上可直追费时费力的手抄书籍。一本谷登堡圣经在当时的售价大约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员三年的工资,远比手抄圣经便宜。而手抄圣经一般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制作。在西方标志着广泛传播知识、传播科学的新时代的来临。谷登堡圣经当时仅印制约180部,其中约150部印在纸上,另约30部则用更加贵重的上等皮纸(英语:vellum)印刷而成。在现存的48部谷腾堡《圣经》中有印刷本12套,分布在德、比、法、奥、日、梵蒂冈、丹麦等国。1456年,谷登堡与福斯特发生分歧,导致最终双方合作的破裂。法庭将整个的生产作坊,包括正在印刷的谷登堡圣经,判定给福斯特。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根据法律的规定,这些印刷机械只许在美因茨范围内拍卖。谷腾堡才得以在友人康拉德·休姆利博士(Konrad Humery)的经济援助下,赎回了部分原有的器械,新建了一座印刷所。福斯特雇用了瑟法做印刷厂的主持人,瑟法使得他的印刷厂成为第一家商业的盈利的印刷厂。1462年,美因茨在两位大主教的冲突中,被大主教拿骚的阿道夫二世(英语:Adolph II of Nassau)洗劫。谷登堡被流放,他的印刷厂的工人也流落各地,使得他的活字印刷术在西欧广泛传播。到1463年,很多城市(如斯特拉斯堡、科隆、纽伦堡、奥格斯堡等)都出现了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厂。那时已经年迈的他搬迁到了莱茵河畔埃尔特菲莱。在那里,他可能为伯恩腾门兹(Bechtermünze)创建并管理了一个新印刷厂。1465年,谷登堡因为其成就被大主教授予宫廷侍臣(Hofmann)的称号。这个职位给古登堡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可能在此时返回了美因茨。谷登堡死于1468年,被埋葬于美因茨的方济会教堂。该教堂及其墓地后来被毁,所以现在无法找到古登堡的坟墓。1504年,他在伊沃·维蒂希(lvo Wittig)教授的一本书中被认为是字体排印的发明人。直到1567年,他的第一幅肖像出现在海因里希·潘塔莱昂(Heinrich Pantaleon)的有关德国名人传记的书中。这幅肖像被认为是依据想像创作的,现今所见到的各种谷登堡的像都不是按他的像貌画的。谷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谷登堡的发明在欧洲非常快地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它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因为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时代、科学革命等,维克多·雨果称印刷术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汉学家安田朴宣称西方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写过《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一书。(法国安田朴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出版)但其观点并不为国际学术界公认。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虽然时间上略晚于中国,但西方的活字印刷为独立发明,后世所使用的活字印刷的直接源头为谷登堡的活字印刷。目前并无文物证据证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曾传入欧洲,中西方交流必经之地的阿拉伯国家并未发现中国活字印刷西传的文物。

相关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
  • 防卫医科大学校防卫医科大学校(日语:防衛医科大学校/ぼうえいいかだいがっこう Bouei Ika Daikkou,英语: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简称NDMC)位于埼玉县所泽市的防卫省下属医科大学。
  • 威特罗威特罗(Vitello、Vitelo),又名维特隆(Witelon)、维特罗(Witelo、Witello)、威特里欧(Vitellio)或威特里欧‧图林根波兰(Vitello Thuringopolonis),约出生于1230年,逝于1280年 - 1314年4月
  • 核合成核合成是从已经存在的核子(质子和中子)创造出新原子核的过程。原始的核子来自大爆炸之后已经冷却至一千万度以下,由夸克胶子形成的等离子体海洋。在之后的几分钟内,只有质子和中
  •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英语:Carbon Nanotube,缩写为CNT)是在1991年1月由日本筑波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使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从电弧法生产碳纤维的产物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管状的碳
  •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开始于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英语: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法语:Maison de l'Art nouveau)”(Mais
  • 罗伯特·密立根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英语: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
  • 配糖键糖苷键(英语:Glycosidic bond,旧称配糖键)是指特定类型的化学键,连接糖苷分子中的非糖部分(即苷元)与糖基,或者糖基与糖基。含有配糖键的物质称为糖苷(或配糖体)。根据与糖基异头碳原
  • 蒙面人谬误蒙面人谬误(masked man fallacy)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不当代换指涉对象造成的错误推论。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如此推理:然而,以下推理是不适当的:代换原则或共指涉代换是在甲是乙(甲
  • abbr class=abbr title=S26: 接触眼睛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求医S26/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