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锌钙石

✍ dations ◷ 2025-07-04 19:28:48 #砷锌钙石

砷锌钙石(英语:Austinite)是一种砷酸盐矿物,分子式为CaZnOH,是砷钙镁石(adelite)-羟钒锌铅石(Descloizite)矿物亚群的成员之一。它和砷钙铜矿(conichalcite)形成铜-锌固溶体系列。它类似含镍的砷钴铜钙石(Cobaltaustinite) 和 镍砷锌钙石(nickelaustinite)。 以前“砖白云石“(brickerite)被认为是不同的矿物,但现在被认是砷锌钙石 . 砷锌钙石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美国矿物学家奥斯汀•弗林特•罗杰斯 (Austin Flint Rogers, 1877–1957) .

砷锌钙石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D24-P212121,通常为无色、浅黄白色、绿色的透明至半透明晶体。具亚金刚光泽至丝绢光泽。摩氏硬度4-4.5,密度4.13砷锌钙石的分子结构,由共享边缘的ZnO6多面体和Ca(O,OH)8的扭曲多面体通过 AsO4 连接成炼的三维网络。

一个晶体具有对称镜面是指其对称元素之一,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或两者,叠加在该对称元素的镜像上,即所谓的”镜像性”。镜像性可由晶体点群决定。其点群种类有 32 个,其中 22 个能够形成镜像性。根据偏光平面向右还是向左旋转,镜像性分右旋或左旋。有时可从晶体的外形就可判断道是右旋或左旋,有时需要光学方法来确定。

最常见的镜像性矿物是石英,点群为 32;砷锌钙石的点群为 222,也是一种镜像性矿物,两者均具右旋或左旋晶体。

砷锌钙石是在含砷金属矿床氧化带中的一种稀有矿物,产于褐铁矿的表面或孔洞中。 它与副羟砷锌石(adamite)密切相关,一种次生矿物L. W. Staples (1935). 。 砷锌钙石的伴生,除副羟砷锌石外, 有石英、滑石和褐铁矿。 其标准产地为 美国犹他州的Gold Hill Mine (Western Utah Mine),Gold Hill, Gold Hill District (Clifton District), Deep Creek Mts。

相关

  • 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是分子式为(CH3)2SO的化学物质。其为一无色液体,并为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
  • 高速运输舰高速运输舰(英语:High speed transport)是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以及之后,将驱逐舰或护航驱逐舰改装为两栖作战任务用的舰艇的称呼,在美军的船体编号是APD,AP是运输船,而D是驱逐舰。高
  • 常存仁常存仁(?-?),字静甫,山西泽州高平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九名进士。官直隶邢台县知县。曾祖常贞;祖父常岱;父常懋,母韩氏。
  • 杨浩庐杨浩庐(1911年-1992年9月26日),男,四川宜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沈阳医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
  • 索枇娅·海克索枇娅·海克(Sophiya Haque,1971年6月14日-2013年1月17日),英国人,有犹太和孟加拉人的血统。她本来是一位芭蕾舞蹈员,后来成为了一位模特儿。之后,MTV Asia在印度招请VJ,她前往应征,得到MTV聘位。随即成为MTV炙手可热的著名音乐节目主持。她说英语和孟加拉语。后来转了到Channel V主持节目。现在她不单只主持节目,还灌录了十多张唱片。近年更进军电影圈,在宝莱坞主演多部电影。
  • 魏野魏野(960年-1020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宋朝诗人。终生布衣,筑草堂于陕县东郊。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西行汾水时被荐征召,力辞不赴。结交三教九流,与寇准、王旦等往来,声望在林逋之上。能诗,师法姚合、贾岛,宋僧文莹《玉壶野史》说:“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1019年(天禧3年)12月9日卒,年60。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其子魏闲又辑《钜鹿东观集》十卷。四库全书版本为《东观集》。《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 关幼波关幼波(1913年-2005年),原名关霦,男,北京人,中国中医内科学家,曾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父亲关月波。
  • 巴托克·贝拉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匈牙利语: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
  • 罗大春罗大春(1833年-1890年),字景山,贵州施秉县人,清朝官员,湘军系将领,曾于台湾执行北台湾防守任务及兴建相关建筑、开山抚番、开拓苏花古道。罗大春在早年加入军队,并于中国东南各省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战役后随左宗棠进入福建;在福建,他先后升任建宁镇总兵、福宁镇总兵及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在牡丹社事件爆发后前往台湾并函调任职福建陆路提督的罗大春移驻台北及苏澳;但是,罗大春并没有及时赴任,因而被革职留任。1874年6月20日,罗大春由福建泉州秀涂搭乘“靖远号”出发,并于22日抵达安平。7
  • 科索沃神话科索沃神话,或科索沃崇拜、科索沃传说,是基于1389年科索沃战役(6月28日)相关传说的塞尔维亚国族建设神话(英语:Origin myth)。该神话成为了塞尔维亚民间传说(英语:Serbian folkloreyth)和文学传统(英语:Serbian literature)的主题,发展出口头史诗(英语:Serbian epic poetry)和古斯莱说唱。其最终形式并非在战役结束后立即完成,而是由不同的源头演变出不同的版本。其现代形式出现于19世纪的塞尔维亚,成为现代塞尔维亚国族认同(英语:Ser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