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搏器
✍ dations ◷ 2025-04-25 04:01:51 #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英语:Pacemaker、Artificial pacemaker),又称心脏节律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器材,使用电击对于心脏的肌肉做持续与规律的刺激,以维持心脏的持续跳动。1932年,美国的生理学者Albert Hyman,开发了一个命名为“artificial pacemaker”的手摇式发电装置,用来持续的在体外电击心脏。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1956年,由于硅晶体管发明,使电器小型化成为可能。因此在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Earl Bakken发明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的心脏起搏器,用在沃尔顿·李拉海医生的病患身上。之后随着电池技术的逐渐进步,使得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平均可用10年以上。在2005年,更有提出利用血液中的血糖做为燃料电池的研究,使得不必更换电池的半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成为未来可能的发明。在高电磁波的环境下,下列物品或设施均可能导致心脏起搏器的故障或误动作:因此在日本的电车或巴士内要求在博爱座周围的乘客需关闭手机。但迄2006年止,因手机而导致心脏起搏器异常而死亡者是一例也没有。更新的报告显示出,手机要离心脏起搏器3公分才会产生影响,除非患者贴着心脏使用手机,否则并无碍。事实上,很多装置心脏起搏器者如常人一般使用手机,而且电车上供电的电线所发出的电磁波更是弱到手机电磁波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地步。因此遭到质疑,心脏起搏器只是被运输业要求乘客勿在车上讲手机的手段。
相关
- 血浆蛋白结合大多数药物可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脂蛋白、糖蛋白和α, β, γ 球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弱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与白蛋白结合外,还常
- 松果体松果体(又叫做松果腺、脑上体)是一个位于脊椎动物脑中的小内分泌腺体。人体最小的器官。它负责制造褪黑素,一种会对醒睡模式与(季节性)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产生影响的激素其形状像
- 苏格拉底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下肢腿(英语:Leg),通常指人体的下肢,功能之一在于行走。广义来说,是指其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对于动物来说,通常呈近似圆柱状。由于需要分散重力,通常腿部的末端会形成较宽大的结构,例如人类
- 安眠药安眠药(英语:Hypnotic) (源自希腊语 Hypnos, sleep(睡眠)),是一类精神药物,用来提升睡眠品质,治疗失眠或术前麻醉,服用过量会致死。目前用于镇静(Sedation)的只有Afloqualone与Cloroqua
- 责任制责任制(Exempt Employee)存在某些工作职位上,原本是指管理、高阶、专业人士,或是创意工作者,因为本身的特殊性质,而不必受到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后即可下班,不需
- 归属动词归属动词(attributive verb)在语法上是指直接修饰名词,而不做谓语的动词。在英语、德语等一些语言中,归属动词会以分词或不定式等形式呈现,像例如英语的the walking man(意即“
- 自由变异自由变异(free variation、自由变体)在语言学上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所差异的语音或语词出现在相同的情境中、这两者(或多者)又可互相替代使用,而母语的使用者认为这二者(或多者)含有相
- 性暴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性暴力是指施暴者透过暴力或胁迫等强迫手段,企图强迫他人跟自身发生任何形式的性关系、性骚扰、性暗示、贩运等行为。这些行为不论受害者跟施暴者的关系
-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英语:data mining)是一个跨学科的计算机科学分支 。它是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和数据库的交叉方法在相对较大型的数据集(英语:data set)中发现模式的计算过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