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调

✍ dations ◷ 2025-07-21 15:41:51 #辩论,哲学,神学

反调(英语:polemic),又称论战,是一个具争议性的逻辑论证,其意图是建立一个具体了解的真理,及指出相反立场的谬误。论战大多见于很有争议性的话题,该论证的方法或实践称为反调。一个经常写作反调文章,或者说话唱反调的人,是一个辩论者或争论者。原来的英语词是从希腊语: πολεμικός(英语拼音: polemikos)衍生出来的,意思是“好战的,敌对的”,而这个词又来自希腊语: πόλεμος(英语拼音: polemos),即“战争”。

伴随着辩论,反调是争论的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虽然与辩论类似,但反调被局限在一个明确的争议性论题。不同于辩论,可让争议双方之间存在共同点,反调的目的,只是为了建立一个观点的真理,而同时反驳对方的观点。

反调通常涉及到宗教,哲学,政治,或科学的重要议题。以往,论战新闻常见于欧洲大陆;当时的诽谤法​​律,相对于现在,并没有想像中严格。

为了支持对17至19世纪论战的研究,一个英国的研究项目,于2002年将那个时代的论战小册子,放到互联网上,数目超过24,000项。

神学论战是神学论证的分支,围绕着宗教事务,致力于历史或争议的行为。但这应该从护教区分,后者是信仰的知识防御。 马丁·路德在1525年的著作《意志的束缚》,是神学论战的一个典型例子。这是写在回答一个反调的题目: 《意志的自由》,由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于1524年所著。

另一个例子,是两册1896年的著作《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分上、下卷),由美国外交家,教育家及作家安德鲁·迪克森·怀特所著。作者的科学观,大体是朴素的经验主义观点。科学基本上被看作是经验的归纳,被简单地当作对世界的正确表像,是与宗教教义反调的论题。科学知识被当作是真理或者至少是不断接近的真理,被认为只与客观的世界有关,与人类的文化,信念,甚至宗教无关。虽然此书未必能体现主流见解,但仍有其代表性,可以反映出近代西方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关系值得关注的反调思想。

相关

  • 中性进化理论中性演化理论全称为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英语: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为中性理论。是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在1968年早期所提出的一种演化理论。这个理论认
  • 泌尿道阻塞尿潴留(英语:renal retention或 urinary retention),又称尿滞留、尿液滞留,是膀胱内的尿液无法排出的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500
  • 拉丁裔西班牙裔(Hispanic)或西班牙语裔是美洲地区的一个特定语言族群,他们拥有来自于拉丁美洲或者伊比利亚半岛的血统。广义来说,西班牙裔包含所有在美洲居住并且自定义为西班牙裔或者
  • 超级大陆超大陆(英语:supercontinent),一般定义为拥有一个以上陆核(continental core)或克拉通的大陆。以下为地质年代中曾出现与可能形成的超大陆,依照时间顺序排列:
  • 第三大马远景策划纲要第三大马远景策划纲要(英文:The Third Outline Perspective Plan,简称OPP 3)是马来西亚于2001年至2010年执行的经济政策,为期十年,亦称国家宏愿政策(National Vision Policy)。此政
  • 凯洱凯洱(1980年-),本名Karl Dominik,他在中国,一个会说中文的外国演员。凯洱生于波兰,居住过很多的地方,英国伦敦,伯灵顿,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日本筑波,东京,美国洛杉矶,中国上
  • 夏普任天堂电视夏普任天堂电视(日版名:ファミコンテレビC1,My Computer TV C1,美版名:Sharp Nintendo Television,常昵称为C1 NES TV) 是夏普公司生产的具有内建红白机的彩色电视机,1983年在日本发
  • 曲献平曲献平(1990年9月20日-),台湾男艺人。兴趣是篮球、阅读、立技格斗。《》
  • 欧内斯特·高尔斯欧内斯特·亚瑟·高尔斯爵士,GCB,GBE(Sir Ernest Arthur Gowers,1880年6月2日-1966年4月16日),英国资深公务员及作家,1903年至1930年在英国政府内供职,曾处理税务及矿务等事务,离开政
  • 幼稚子宫幼稚子宫(infantile uterus),又称婴儿型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系双侧副中肾管形成后至青春发育期前任何时间,子宫停止发育,即可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临床表现为月经量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