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僵直性脊椎炎
✍ dations ◷ 2025-11-23 07:34:30 #僵直性脊椎炎
强直性脊柱炎(拉丁文:spondylitis ankylosans,其中spondylitis原为希腊文脊柱炎之意,ankylosans原系希腊文强直之意),又称僵直性脊椎炎,在欧陆亦称此病为白赫铁列夫症(Morbus Bechterew)、白赫铁列夫-史特林佩尔-玛丽症(Bechterew-Struempell-Marie-Krankheit)等。英文为ankylosing spondylitis,国际简称为AS,是一种长期脊椎关节有发炎症状的关节炎,通常脊椎连接骨盆的关节会受到影响,偶尔还会侵犯其他部位的关节,如肩膀或臀部,眼睛和肠道问题也可能发生。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特征,而背痛的情况往往是来来去去的。受影响的关节僵硬程度通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尽管僵直性脊椎炎的成因尚不清楚,但被推测和遗传与环境之综合因素有关,超过90%的患者具有称为HLA-B27(英语:HLA-B27)抗原的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原,,故基本机转认为是与自体免疫或自身炎症性(英语:Autoinflammatory disease)有关。僵直性脊椎炎的确诊除了症状表现外,通常需辅以临床医学影像和血液检查的数据支持。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变,这意味着其不具有类风湿因子(RF)的抗体。僵直性脊椎炎也可被更广泛地分类为轴性的脊椎关节病变。僵直性脊椎炎无法治愈,不过可以透过治疗改善症状,避免症状加剧,治疗方式包括药物、运动及手术。药物包括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皮质类固醇、像柳氮磺胺吡啶等缓解疾病抗风湿药物(英语: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以及infliximab(英语:infliximab)等生物制剂。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比例约在0.1%至1.8%之间,多半容易在青年人身上发病,男性比女性容易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此症状最早是在十七世纪末由Bernard Connor(英语:Bernard Connor)完整描述,而在古埃及木乃伊中就发现有僵直性脊椎炎的骨骸。僵直性脊椎炎的英文Ankylosing spondylitis源自希腊文的ankylos(表示硬化)、spondylos(表示脊椎骨)及-itis(表示发炎)。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的病程在于关节和腱的炎症,尤其在骨盆和脊柱部位,并伴随有水肿与骨髓的损伤,并导致骨髓的骨质化。一般在23岁左右症状会逐渐显现,最初常见长期脊柱疼痛和僵硬,伴有旁侧臀部和大腿后部关节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该疼痛,会影响人们对初期病情的判断。受累部位包括肌腱附着点以及关节囊。在关节软骨下方会生长肉芽组织,通过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形成浸润。关节受损的边缘,首先会通过纤维软骨(Faserknorpel)所替代,随后骨质化,由此关节逐渐僵硬化。在脊椎,此过程会导致骨骼出现韧带骨赘,并会搭上临近的脊椎骨。这样的过程最后可能导致所谓的竹节样脊柱改变(Bambuswirbelsaeule)的产生。40%的患者会患虹膜炎,造成眼部发红、眼痛、失明、怕光。这是HLA-B27抗体在脊柱和虹膜都发生作用的结果。其他并发症还有胸痛、疲劳。18岁前发病常导致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肿大疼痛。青春期前发病可能会踝关节和脚部关节肿痛,出现跟骨骨刺。强直性脊柱炎的起因,医学上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但该病似与免疫系统的缺陷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如果以医学方法阻止TNF-α因子发挥作用,该病的症状得以减轻,可以得知该因子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炎的骶髂关节中可见CD4+T-淋巴细胞,细胞毒素T细胞(cytotoxic T-cells)及噬菌细胞出现,此外TNF-α因子的集中率见增高,不过无法确定触发此现象的触媒。可能是针对体内软骨中负责伸展灵活性的Proteoglycan Aggrecan产生自免疫现象(autoimmunologiesches Phenomenon)。这样Proteoglycan抗原的一致性,可以解释疾病在体内分布的现象。在许多患者的血液中还出现了肠内细菌(Enterobakterien)抗体滴定浓度增高的现象,目前尚未弄清此现象与该病有何关联。该病的一个特征是,发病与血液中HLA-B27因子的高度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不同人种中出现的频率揭示该病在不同人种中发病率的不同。时至今日已比较清楚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HLA-B27因子是此病最为人所熟知,但绝不是唯一的基因病因。
2007年,Wellcome Trust病例控制协会(Wellcome Trust Case Control Consortium,WTCCC)和澳-英-美脊柱炎协会(Australo-Anglo-American Spondyloarthritis Consortium,TASC)进行的14500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non-synonymous SNPs),还发现AS与ERAP-1和IL-23R两个基因的关联。另一项是TASC涉及的完整的全基因组关联的研究,进一步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与基因沙漠中的2p15和21q22有关。主要分三方向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好的效果。柳氮磺胺吡啶对于改善腰背部僵痛及骶髂关节病变有明显的疗效。严重的周围关节病变也可采用氨甲喋呤 Methotrexate 治疗。当髋关节病变严重,造成骨性强直和瘫痪时,早期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恢复功能。强直性脊柱炎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患者应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体疗的康复训练对于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适当的行走、睡眠姿势、腰腹的锻练可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呼吸锻练和游泳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肺功能。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不明显,出现关节僵直,但如果能够维持在功能位,就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部分关节功能。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男性青少年,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5-5:1。此外,该病症与民族或种族差异也表现出一定关联,如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黄种人及白种人;而在东亚日本的发病率又明显低于中、韩等国。在中国,该病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
相关
-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myeloma, plasma cell myeloma, 或Kahler's disease)是一种浆细胞(一种专责制造抗体的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症)。
- 2#成对的概念<< 0 1 2 3 4 5 6 7 8 9 >>2(二)是1与3之间的自然数,2是唯一的偶数素数 (又称偶素数)。在现代标准汉语中,数词2在不同情况下,常常需要变换用字以适应需要,这一点在其他数词中是不存
- 7-烯胆甾烷醇胆甾-7-烯-3β-醇或7-胆甾烯醇(英语:5α-Cholest-7-en-3β-ol,或 Lathosterol)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从酵母甾醇合成而来,由甾醇C5去饱和酶(英语:Sterol-C5-desaturase-like)催
- 锫5f9 7s22, 8, 18, 32, 27, 8, 2主条目:锫的同位素锫(台湾称鉳;英语:Berkelium)是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符号为Bk,原子序为97,属于锕系元素和超铀元素。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劳伦斯伯克
- 列文虎克奖章列文虎克奖章(荷兰语:Leeuwenhoekmedaille)是由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1877年创建的奖章,以17/18世纪微生物科学家列文虎克的名字命名。该奖章每十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微生物领
- 晁衡阿倍仲麻吕(日语:阿倍 仲麿/あべ の なかまろ Abe no nakamaro,698年-770年),朝臣姓,阿倍氏,原文名仲麿,又作阿部仲满,在中国时取汉名朝衡,又作晁衡、鼂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
- 阿蒙麦西斯阿蒙麦西斯(英语:Amenmesse)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第五任法老。(约公元前1201年—约公元前1198年在位),他企图篡夺塞提二世的王位,并得到了上埃及的支持。享国短暂,史载缺乏
- 异戊酸睾酮异戊酸睾酮(英语:Testosterone isovalerate或testosterone isopentanoate,也称作睾酮-17β-异戊酸酯,testosterone 17β-isovalerate,或雄-4-烯-17β-醇-3-酮-17β-异戊酸酯,andro
- 诸罗县诸罗县(闽南语:Tsu-lô-Kuān)为台湾清治时期之行政区划,1683年明郑灭亡,经施琅力陈,次年(1684年)4月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并将明郑时期承天府、天兴州、万年州的行政区域略加
- 魏哲和魏哲和(1946年4月28日-)是前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2009年7月3日,监察院主动调查前国科会主委魏哲和,因龙潭购地弊案,被监察院以违背职务为由弹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