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 dations ◷ 2025-10-20 01:51:35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英语: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另译:亚历山大·威廉·威廉森,1824年5月1日-1904年5月6日),英国化学家,他被认为是有机合成的先驱人物。有机化学工业中著名的“威廉姆逊合成”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日本近代化先驱“长州五杰”的重要导师。1824年5月1日威廉姆逊出生于英国伦敦。1840年他按照父亲的愿望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参加了利奥波德·格梅林(Leopold Gmelin)的化学课程和弗里德里希·泰德曼的解剖学课程,但他渐渐希望成为一名化学家。1844年4月在格美林的帮助下,他到了吉森大学 (University of Giessen )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1873年4月18日)的化学实验室工作两年。随后他来到了巴黎,在他父亲的老上司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推荐下,成为奥古斯特·孔德 (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 的家庭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同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在自己的住所进行有关酰胺的化学实验。1849年初威廉姆逊在巴黎结识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教授托马斯·格雷姆,格雷姆希望他来接替因病去世的乔治·佛恩斯的分析与应用化学教授职位。威廉姆逊的申请获得了批准,当年十月起,他成为伦敦大学学院的应用化学教授。1850-1852年他发表了自己对醚类的合成反应的研究结果。1855年到1887年退休期间他担任了该学院的化学系主任。1904年5月6日,威廉姆逊在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萨里郡的欣德黑德村逝世,享年80岁。他的遗体埋葬在萨里郡的布鲁克伍德公墓内。威廉姆逊的主要学术造诣在化学方面。1850-1852年间他系统地研究了醚的性质和合成方法。当时已经得知乙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乙醚,威廉姆逊使用乙醇钠和一碘乙烷反应,也合成了乙醚的方法,即为现今广为知晓的醇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醚的“威廉姆逊合成”。对这一反应进行分析之后,威廉姆逊认为其机理是一碘乙烷中的乙基取代了醇钠中的钠,生成了醚。根据对醚的合成的研究成果,威廉姆逊提出了“类型论”。他把水写作以氧为中心的形式(H-O-H),也把乙醇(C2H5OH)、乙醚(C2H5-O-C2H5)写成类似的形式,认为乙醇是水中的一个氢被乙基取代,乙醚是两个氢都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从而把一些有机物归结为水的类型,认为其两端取代的基团不同导致了其化学性质不同,他们之间的转化就是组成有机物的基团的互相交换,他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在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可以生成乙醚这一反应,认为硫酸先与一分子乙醇发生基团的交换,生成的中间产物再与另一分子乙醇发生交换,最终生成乙醚,硫酸在产物中起催化作用,这是对催化机理的最早解释之一。因威廉姆逊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1862年,他被授予“皇家奖章”(Royal Medal),这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1855年,他被选举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873年至1889年,威廉姆逊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涉外秘书。1863年至1865年和1869年至1871年,威廉姆逊二度担任英国伦敦化学会会长。威廉姆逊是日本近代化先驱群体“长州五杰”的导师。1863年,五位日本学生(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胜、井上馨、远藤谨助)经中国上海偷渡来到英国伦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威廉姆逊即是他们的导师。这五位日本学生之后返回日本,为日本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长州五杰”。这五位日本学生回到日本后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伊藤博文成为日本首位内阁总理大臣,山尾庸三被称为日本的“工业之父”,井上胜被称为日本的“铁路之父”,井上馨历任外务大臣、农商务大臣、内务大臣和大藏大臣,远藤谨助曾担任日本造币局局长多年。伊藤博文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曾经住宿在威廉姆逊家中。由于在英国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伊藤博文认为日本必须走上西化的道路。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相关

  •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学,是行星科学的专门分支。各学科通常会以物理、地理、地质、气象、数学、化学、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手上所戴的黄
  • 器质性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古特·布洛伯尔古特·布洛伯尔(德语:Günter Blobel,1936年5月21日-2018年2月18日)是一位德裔美国生物学家。因为发现信号肽被授予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地址标签”信号肽引导新合成的
  • 物理学家列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包含更多的20世纪以及21世纪著名物理学家。早期著名物理学家 近代著名物理学家 18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19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A—Z
  • abbr class=abbr title=R12: 极度易燃R12/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文森城堡文森城堡(法语:Château de Vincennes)坐落于法国法兰西岛大区马恩河谷省(94省)文森市(巴黎东边),位于巴黎地铁1号线终点站。文森城堡建于1337年至1373年,曾是法国非常重要的皇家军事
  • 东巴教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创立者为东巴什罗。经文讲师被视为东巴什罗的传人,因而称作东巴,故名东巴教。东巴教为中国西南地
  • 布佛氏论证布佛氏论证(Bulverism)是一种“诉诸为何相信”的非形式谬误,其假定某观点是错的,由此出发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会相信它,然后断定该观点是错误的。布佛氏论证预设了一个不当的前提:如
  • 李惕碚李惕碚(1939年6月12日-),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出生在重庆市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 对马海峡对马海峡(日语:対馬海峡/つしまかいきょう Tsushima kaikyō */?;朝鲜语:쓰시마해협/쓰시마海峽 Sseusima haehyeop */?),西方历史作品常译作Tsu Shima Strait或Tsu-Shima St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