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 dations ◷ 2025-09-02 22:22:06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英语: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另译:亚历山大·威廉·威廉森,1824年5月1日-1904年5月6日),英国化学家,他被认为是有机合成的先驱人物。有机化学工业中著名的“威廉姆逊合成”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日本近代化先驱“长州五杰”的重要导师。1824年5月1日威廉姆逊出生于英国伦敦。1840年他按照父亲的愿望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参加了利奥波德·格梅林(Leopold Gmelin)的化学课程和弗里德里希·泰德曼的解剖学课程,但他渐渐希望成为一名化学家。1844年4月在格美林的帮助下,他到了吉森大学 (University of Giessen )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1873年4月18日)的化学实验室工作两年。随后他来到了巴黎,在他父亲的老上司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推荐下,成为奥古斯特·孔德 (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 的家庭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同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在自己的住所进行有关酰胺的化学实验。1849年初威廉姆逊在巴黎结识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教授托马斯·格雷姆,格雷姆希望他来接替因病去世的乔治·佛恩斯的分析与应用化学教授职位。威廉姆逊的申请获得了批准,当年十月起,他成为伦敦大学学院的应用化学教授。1850-1852年他发表了自己对醚类的合成反应的研究结果。1855年到1887年退休期间他担任了该学院的化学系主任。1904年5月6日,威廉姆逊在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萨里郡的欣德黑德村逝世,享年80岁。他的遗体埋葬在萨里郡的布鲁克伍德公墓内。威廉姆逊的主要学术造诣在化学方面。1850-1852年间他系统地研究了醚的性质和合成方法。当时已经得知乙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乙醚,威廉姆逊使用乙醇钠和一碘乙烷反应,也合成了乙醚的方法,即为现今广为知晓的醇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醚的“威廉姆逊合成”。对这一反应进行分析之后,威廉姆逊认为其机理是一碘乙烷中的乙基取代了醇钠中的钠,生成了醚。根据对醚的合成的研究成果,威廉姆逊提出了“类型论”。他把水写作以氧为中心的形式(H-O-H),也把乙醇(C2H5OH)、乙醚(C2H5-O-C2H5)写成类似的形式,认为乙醇是水中的一个氢被乙基取代,乙醚是两个氢都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从而把一些有机物归结为水的类型,认为其两端取代的基团不同导致了其化学性质不同,他们之间的转化就是组成有机物的基团的互相交换,他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在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可以生成乙醚这一反应,认为硫酸先与一分子乙醇发生基团的交换,生成的中间产物再与另一分子乙醇发生交换,最终生成乙醚,硫酸在产物中起催化作用,这是对催化机理的最早解释之一。因威廉姆逊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1862年,他被授予“皇家奖章”(Royal Medal),这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1855年,他被选举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873年至1889年,威廉姆逊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涉外秘书。1863年至1865年和1869年至1871年,威廉姆逊二度担任英国伦敦化学会会长。威廉姆逊是日本近代化先驱群体“长州五杰”的导师。1863年,五位日本学生(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胜、井上馨、远藤谨助)经中国上海偷渡来到英国伦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威廉姆逊即是他们的导师。这五位日本学生之后返回日本,为日本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长州五杰”。这五位日本学生回到日本后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伊藤博文成为日本首位内阁总理大臣,山尾庸三被称为日本的“工业之父”,井上胜被称为日本的“铁路之父”,井上馨历任外务大臣、农商务大臣、内务大臣和大藏大臣,远藤谨助曾担任日本造币局局长多年。伊藤博文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曾经住宿在威廉姆逊家中。由于在英国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伊藤博文认为日本必须走上西化的道路。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相关

  • 鼻内空气流通计鼻内空气流通计、鼻侧压测量法、鼻内压力测量计、鼻测压计、鼻阻力测量(英文:Rhinomanometry)是一种气体压力计(英语:manometry),用来测量鼻腔内的空气流通量。 鼻内空气流通计能客
  • 斯普利特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语:Split),是一座位于地中海畔、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南部港市。市内人口约有18万(2001年调查),是达尔马提亚地区最大都市,也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同时,斯普利
  • 词根词根(root)是基本构词的基本词素,与词缀相对并携带主要词汇信息。词根有两种,能够独立构词的为自由词根(Free Root),必须与其他词素组合构词的是粘附词根(Bound Root).闪语系的词
  • 科学论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海潮水坑潮池(英语:Tide pool),亦作岩池(Rock pool),是一种在海岸地形较低陷而且充满岩石和海水的地方。这些地方当涨潮时,海水会涌进其间,甚或淹没有潮水之下;退潮时,残留在岩石间的潮水形成一
  • 卡雷尔亚历克西·卡雷尔(法语:Alexis Carrel,1873年6月28日-1944年11月5日),法国外科医生、生物学家与优生学家。在1912年因为对于血管以及器官移植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
  • 艾哈迈达巴德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又译阿麦达巴,在郑和下西洋时译称阿拨巴丹,是印度西北与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全国第七大城,以素食闻名印
  • CD185· protein binding· chemotaxis · immune response ·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 positive regulation of cytokinesis · B cell activatio
  • 硫酯硫酯(拼音:liú zhǐ;英文:Thioester)是一个硫原子和一分子酰基共价结合形成的化学物质,通式为R-S-CO-R'。硫酯键是高能化学键。另一类的化学物质也会被看作是硫酯,这一类的化学物
  • 大悲咒大悲咒(梵语:महा करुणा धारनी,转写: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全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又称大悲心陀罗尼(Mahā Karuṇā-citt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