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隆功(泰语:จุฬาลงกรณ์,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全称帕·巴·颂德·帕·博拉明·玛哈·朱拉隆功·帕·尊拉宗告·昭育霍(泰语:พระบาท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ปรมินทรมหาจุฬาลงกรณ์ 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皇家拉丁音译:Phra Bat Somdet Phra Poramin Maha Chulalongkorn Phra Chunla Chom Klao Chao Yu Hua),是暹罗(泰国)扎克里王朝第五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亦称拉玛五世(Rama V)。《清史稿》称其为抽拉郎公。
朱拉隆功是现代泰国的缔造者。他在位期间,对暹罗的政治及社会施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史称朱拉隆功改革(日语:チャクリー改革)。同时,割让部分领土给英国和法国。他的改革成功避免暹罗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
朱拉隆功是拉玛四世蒙固的第九子,他从小受英国家庭教师安娜·列奥诺温斯的教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6岁即登上王位,在他执政的42年里,暹罗迅速发展为一个近现代化的国家,并在英国和法国的强大压力面前维持了国家独立。在他的领导下,国家行政和经济运作积极而有成效。当时暹罗周边的所有邻国、乃至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沦为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例如缅甸、印度及马来亚是英国殖民地,越南、柬埔寨与老挝是法国殖民地。朱拉隆功只得通过交出一部分非核心土地以换取国家的主权独立。
1909年签定的英暹条约主要包括:将老挝的一部分割让予法国,并放弃南部的马来人为主的吉兰丹、玻璃市、吉打和登嘉楼等4地的宗主权,成为英属马来亚的一部分。朱拉隆功巧妙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以聘请英国顾问和授予英国商人部分矿产开采权等措施来换取英国对暹罗主权的保护,之后在与法国爆发的零星冲突中,朱拉隆功以较小的代价令英法达成了维持暹罗领土现状的协议。暹罗最终成功成为了一个介于东南亚英、法势力之间的缓冲国。
朱拉隆功是泰国第一个和欧洲各国王室建立直接联系的国王。他刚即位时,由于过于年轻,政事由枢密院代理。他则利用这四年时间访问了其时为西方殖民地的新加坡、印尼和印度,以熟悉西方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为他后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游历,朱拉隆功心中已经明确了国家现代化的方向。这也使得他成为了第一个跨出国门的泰国国王。在1897年和1907年,他分别进行了两次欧洲旅行,访问了意大利、奥匈帝国、俄国、瑞典、丹麦、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国。这是亚洲君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访问,而当时他的不少儿子已经在这些国家念书。朱拉隆功共有33个儿子,几乎全部在欧洲受教育,这后来也成为泰国王室的传统。
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朱拉隆功在政治上采取了一些民主化的尝试:他建立了内阁并成立了一个由十二位他任命的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以向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供建议。1905年,他最终废除了泰国六百年的奴隶制度,使得每个人的经济自由都能得到保障。安娜·列奥诺温斯小姐后来在回忆录中声称那是她在朱拉隆功小时候给他读《黑奴吁天录》的成果。然而,不管如何,泰国传统的奴隶制和美国的黑奴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比后者要人道的多。
朱拉隆功也很喜欢微服出行。通过这些匿名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国王发现了很多在政府管理和法律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立即着手解决。由此显著增强了政府的效力并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对于政府和王室的信任。
朱拉隆功继续推进了他先辈开始的教育改革。出众的学子无论什么出身都将授予国家奖学金,并送往英国、丹麦、德国、俄国等欧洲国家深造。朱拉隆功也在各地设立基础学校。
朱拉隆功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然而他不反对其他宗教的活动,相反,他甚至赠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会土地以使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教堂或清真寺。在他的统治下,整个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开明政策。
在他1910年去世时,留给他当时尚在英国留学的儿子瓦栖拉兀的是一个朝气蓬勃,正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时至今日,朱拉隆功大帝依然是泰国人民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国家每年以他去世的日子10月23日为法定节日(五世王纪念日(泰语:วันปิยมหาราช))以缅怀他的功绩。
泰国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朱拉隆功大学(由他的儿子瓦栖拉兀建立)亦以他的名字命名。
1908年,五世王骑马像(英语:Equestrian statue of King Chulalongkorn)被竖立在曼谷大皇宫的前方的五世王广场。
共97人,但有多人早亡。通常的说法是有33个儿子和44个女儿,以下是部分子女名单:朱拉隆功诸子女列表(英语:List of children of Chulalongk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