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色

✍ dations ◷ 2025-05-16 02:22:48 #互补色
互补色(对比色)是成对的颜色,当组合时,相互抵消。这意味着当组合时,它们会产生灰阶色彩,如白色或黑色。当彼此相邻放置时,它们会为这两种特定颜色创造最强烈的对比度。由于这种显著的颜色冲突,对比色或相反色等术语通常被认为比“互补色”更合适。哪些颜色对被认为是互补的,取决于人们使用的颜色学理论。互补色或补色是指某两种特定的颜色,在绘画美术、色彩或是光学系统中,该颜色与其“互补色”混合后将呈现特定效果。四种主要的互补色为:白色与黑色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与黄色在叠加型的原色系统中,例如RGB系统,若两种颜色等量混合时能产生白色,则该两种颜色互为补色。在消减型的原色系统中,例如CMYK系统,若两种颜色等量混合时产生接近黑色的浊褐色,则该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由于在绝大部分的美术历史中,当时时代科技可做出的颜料有限,故此可以使用颜色亦有限。美术家或艺术家使用的传统互补色是以视觉效果来定义的,在色相环中,颜色所在的位置恰好位于其互补色的对边:两只互补色在混合后会变成褐色或灰色。 在绘画或是图形设计上使用互补色是重要的技巧,适当使用补色能在视觉上产生突出的效果。

相关

  • 19-去甲孕酮19-去甲孕酮(英语:19-Norprogesterone)也叫做19-去甲孕甾-4-烯-3,20-二酮(英语:19-norpregn-4-ene-3,20-dione)是性激素孕酮的结构类似物,只少了19号C原子的甲基。19-去甲孕酮首次
  • 法老法老(希伯来语:פרעה,希腊语: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科普特语:ⲡⲣ̅ⲣⲟ,阿拉伯语:فرعون‎)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
  • 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英语:End-Ediacaran extinction)又称震旦纪末期灭绝事件,是一次可能发生在约5.42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末期的大灭绝。该次事件包括疑源类生物的大型集体灭绝
  • 冈崎片段冈崎片段(英语:Okazaki fragment)是DNA复制过程中,一段属于不连续合成的延迟股,即相对来说长度较短的DNA片段。名称源自1967年最早发现团队的领导者-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冈崎令治与冈
  • 浴盐浴盐是一种无机固体产品,用以添加到洗澡水中,具有促进清洁皮肤的效果。洗澡时,将浴水放入浴盐中。由压碎的水溶性矿物质(如氯化钠)制成。 用于美容,沐浴享受,清洁,常出现于模仿自然
  • 人行道人行道(行人专用道)是专门为了行人而铺设的道路。
  • 水枧头水枧头 ,是新北市淡水区的一个地名,位于该区东部,范围大致为水源里不含西南端凸出部分、树兴里东北部条状地区。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水枧头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水枧头庄”,隶
  • 热动力势能(英语:Thermodynamic potential)是一个来表示系统之热动力态的标量函数。热动力势能的概念是皮埃尔·迪昂于1886年提出。约西亚·吉布斯在他的论文中使用了基础函数
  • 语义关系语义角色(英语:Semantic roles),又称语义关系、主题关系(thematic relations),生成语法中称为题元或题元角色(θ-roles),在格语法中也称为语义格或深层格,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短语或
  • 刘完素刘完素(12世纪约1100年-1180年),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世称刘河间。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研究五运六气,为“寒凉派”的创始人。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