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性情感症

✍ dations ◷ 2025-11-17 16:25:11 #循环性情感症
循环性情感症(Cyclothymia)是情感障碍之一、躁郁症的一种形式。在极性病谱中有定义此症。具体而言,此疾患属于较轻微形式的第二型双极性疾患,伴随着时常在欢欣鼓舞与低落沮丧之间徘徊的情绪波动症状。一次轻躁期的发生便足以诊断为循环性情感症,不过大多数人也有轻郁期。如果有重躁、重郁或是同时重躁重郁时期三种之一的病史发生,则绝不该被判定为循环性情感症。循环性情感症的终生发生率为0.4-1%。男性和女性的比率相同,但女性更常寻求治疗。此症为包含多次的轻度的抑郁与情感高涨,持续不稳的一种情绪。这样的不稳通常自青春期后期开始发展并成为慢性的过程,尽管有时情绪可能会维持几个月的正常。通常情绪波动与生活事件无关。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观察、或是以循环性情感症正好非常能解释患者过去的行为的话,诊断结果很难确立。由于情绪波动相对较轻且情绪高涨时可能令人愉快,此类患者常常不会就医。有些患者的情绪波动也许是因情绪正常的变化,只是当时在活动、自信、社交或食欲的行为下,较周期性的改变更不易被注意。如有需要列入记录,发病年龄可详细叙述为早发(二十岁前后)或晚发。此症的基本病征是持续不稳定的情绪,包含数次的轻度的抑郁与情绪高涨间的情绪转换,但这些情绪没有一次是严重或长期到可以满足双极性疾患或复发性忧郁疾患的诊断标准。也就是说,患者每个时期的情绪波动都不足以符合任何重躁或重郁情绪所述的程度。经常可发现,患有这种疾患的亲属具有双极性情绪疾患或原本为循环性情感症但最终发展成双极性情绪疾患。它可能会在发病后,终生都跟随着患者。也可能会暂时不发作或永久的停止,也有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双极性情绪疾患。少数情况下,会发展成再发性忧郁疾患。轻郁阶段难以作出决定、专注于难解的问题、记忆力差、内疚、批评自己、低自尊、悲观、自杀思想、持续感到悲伤、冷漠、没有希望、无助、烦躁不安、脾气暴躁、缺乏动机、社交退缩、食欲改变、缺乏性欲、自我忽视、疲劳或失眠。轻躁阶段非比寻常的好心情或开朗( 兴奋 )、极度乐观、过度的自负、判断力差、讲话快速、想法不断冲出、具侵略性或含有敌意的行为、不在乎他人、暴躁、体能活动增加、从事冒险行为、消费狂热、增加表现或达成目标的动机、性欲提高、睡眠需要减少、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而积极的锻炼身体可以帮助调节心情、使情绪稳定。郁症时期医生会给予适当抗忧郁剂,但可能会引发躁期的发作,故需要密切追踪病况。

相关

  •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美国胸腔学会(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缩写: ATS),成立于1905年,是美国一个独立注册的、国际性、 以呼吸医学和重症监护医学医学为主的教育与科学组织。大约有18000学会成
  • 发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硫化氢硫化氢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正常是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氢又从水里逸出。硫化氢是急性剧毒物质,具有臭鸡蛋味,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
  • 胃癌胃癌(Stomach cancer、gastric cancer)是发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 早期的症状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恶心及食欲不振。 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类似,是导致延误就医与高死亡率的原因,但其痛
  • V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4(诊断用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尸体现象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在法医学上是指人死亡后尸体的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按照死后的时间,可以把
  • 脂质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英文:Anti-hypertensives)肼屈嗪 米诺地尔 硝普钠含羧基类: 依那普利# • 雷米普利 • 喹那普利 • 培哚普利 • 赖诺普利 • 贝那普利含次膦酸基类: 福辛普利 其
  • 米麹菌米麹菌(学名:Aspergillus oryzae),又名米曲霉菌、米麹霉、麹霉菌或曲霉菌。日文名“麹菌”。米麹菌是一种带有菌丝(hypha)的真菌与霉菌,在中国与日本料理中经常被用来发酵大豆来制
  • 储蓄宿主自然宿主(natural reservoir,亦作reservoir host),又名存储宿主、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是一个流行病学或感染性生态学(英语:disease ecology)的专有名词,指病原体天然栖息及繁殖,又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