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猫悖论

✍ dations ◷ 2025-04-02 07:22:09 #黄油猫悖论
黄油猫悖论(英语:Buttered cat paradox),是把两种趣谈组合而成的恶搞悖论,该常识为:这个悖论出在,你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之时。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但同样的,黄油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这个悖论是由两种民间智慧组合而成的玩笑式悖论,亦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如果我们确定两条定律“猫永远用脚着陆”、“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皆是真确和有证据证明的;那么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下文简称黄油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某些人打趣地表示,黄油猫实验将导致一个反地球引力的作用。他们猜测,黄油猫在半空落地之时,它将渐渐减速和转动,最终到达一种恒稳状态,与地面浮着一个短的距离高速转动,使得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和猫背无法接触地面。这种解释十分诙谐,如果我们假设两种定律都是正确的话,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然而依照以上解释,必须有外加能量维持黄油猫的恒稳状态,否则它会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其他可能的结果是:猫用脚着陆,但立即反转,这个结果意味猫的脚比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对地球引力更有吸引力。反之也有可能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先着地。另一种可能结果是,吐司首先着地(意味着猫实际上未落地,吐司照样在猫的背面),然后猫用脚打滚。2003年6月,金伯利·米那以影片《永动》为她赢取了一个学生学院奖。金伯利的影片是根据她一个高中朋友一篇探索黄油猫悖论潜在涵义的论文拍摄的。Flying Horse能量饮料以此概念拍了一部广告。

相关

  • 神经内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甲烷甲烷(化学式:CH4;英语:Methane),是结构最简单的烷类,由一个碳原子以及四个氢原子组成。它是最简单的烃类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对丰度,使之成为很有发展潜力
  • 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痘(英文:Rickettsialpox)是由立克次氏体属病原体(Rickettsia akari(英语: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螨传播的传染性疾病。1946年,该种疫情在纽约一片公寓群爆发后,医师罗
  • 分子表面分子(molecule)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呈电中性、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因化学键而键结。能够单独存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分子化合物。一个分子是由
  • 红河雷德河(英语:Red River),也译作“红河”,是密西西比河下游西岸的主要支流之一。雷德河发源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地区,有两支主要源头,合流后向东流去,成为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州的边
  • Nh5f14 6d10 7s2 7p1(预测)2, 8, 18, 32, 32, 18, 3(预测)主条目:鿭的同位素鿭(Nihonium,Nh)鿭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h,原子序数为113。它具有极高的放射性,该元素最稳定的
  • 安提阿安条克(希腊语:Ἀντιόχεια),又翻译为安提阿或安塔基雅,天主教典籍称为安提约基雅,是黎凡特西北部奥龙特斯河的东侧的一个古老城市。其遗址位于现在土耳其的城市安塔基亚。
  • 出版出版或称发表,是指将作品通过任何方式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在大多数国家,作品一经完成,不论是否出版,即享有著作权。作品获得国际标准书号并经过一定资质的出版机构印刷成书籍称
  • 甲状会厌肌甲状会厌肌(thyroepiglottic muscle)相当数量的甲杓肌的肌纤维被延长到杓状会厌襞;其中有些遗失,而其他的则继续延伸到会厌的边缘。甲状会厌肌有不同的英文名称:thyroepiglotticu
  • 牙婆牙人或称牙郎、牙商、牙侩、牙人(元代起从事人口贩卖的牙人又被称为人牙子),女性又称牙婆、牙媪。牙本为“互”字因相近唐代起被误写成牙,是在买卖交易中撮合成交的经纪人,属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