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化铌

✍ dations ◷ 2025-10-22 04:08:16 #铌化合物,氯化物,金属卤化物

五氯化铌(化学式:NbCl5)是制备其他铌化合物的常用原料。室温下它为白色结晶,加热到183°C时转变为黄色,熔融时变为橙红色。易水解为NbOCl3,在潮湿空气中冒烟。

五氯化铌由金属铌与稀释的氯气在300-350°C下反应得到,通过升华纯化。没有碳存在时,五氧化二铌直接氯化生成NbOCl3;有碳存在下反应,反应生成的是NbCl5和NbOCl3的混合物。比较纯的五氯化铌可通过铌的硫化物与氯气反应制备。

固态的五氯化铌为二聚体,含有两个氯桥连的结构,见右图及下图。每个铌原子都为六配位变形八面体构型,两个桥键长为256pm,平键键长225pm,直键键长229.2pm。直键向内变形,与两个氯桥组成的平面形成的角度为83.7°,氯桥的Nb-Cl-Nb键角为101.3°。Nb-Nb距离较长,为398.8pm,不足以产生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相似的五溴化铌、五氯化钽、五溴化钽等也都采取这种结构。气态时的五氯化铌是单分子的。

五氯化铌是有机合成中的路易斯酸,可以催化烯烃发生羰基Ene反应和Diels-Alder反应。


它与某些吡咯烷反应得到-酰基亚胺盐,后者可以进一步与烯丙基三甲基硅、吲哚、烯醇硅醚等亲核试剂反应,如下例。

相关

  • 夸休可尔症夸休可尔症(英语:Kwashiorkor),即恶性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質缺乏症,台湾亦称作红孩儿症,是一种营养不良症,其致病原因尚有争议,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此病症通常发
  • 卢多尔夫人卢多尔夫人(学名:Homo rudolfensis),又名鲁道夫人,是人科下的化石物种,是于1972年在肯雅库比福勒发现的。其标本为一个头颅骨(编号KNM ER 1470),估计是属于190万年前的。卢多尔夫人化
  • 托(符号为Torr),与毫米汞柱(符号为mmHg)近乎等价,为压强、压力的单位,但并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SI unit) 的成员之一。原本的 1 mmHg 是指“将幼细直管内的水银顶高一毫米之压力”,而正
  • 米糠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碾米工序得到的一种黄色的皮层,是稻米果实的皮层,也称为米皮、清糠。入药用的谷糠,多指米皮糠而言。一般中药选用的是米皮糠的内衣,中医称为“杵头糠”,又称“谷
  • TMN三叉神经运动核是位于脑桥的一个神经核团,它包含三叉神经的第一腮弓的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这些受支配的骨骼肌是与咀嚼功能相关的肌肉,包括 鼓膜张肌,颚帆张肌,下颌
  • 中微子振荡中微子振荡(Neutrino oscillation)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是指中微子在生成时所伴随的轻子(包括电子、渺子、τ子)味可在之后转化成不同的味,而被测量出改变。当中微子在空间中传播时
  • 访问互联网权访问互联网权或上网权(right to Internet access),也称为宽带权(right to broadband)、连接自由(freedom to connect),认为所有人必须能够访问互联网,以行使和享受其言论自由、见解自
  • 万应公孤魂信仰,或称孤魂祭祀,古代称厉祭,为东亚儒教及民间信仰,祭祀因天灾、战争、屠杀、械斗、疾疫、冤屈、罪行、车祸等意外枉死,或无后、夭折死者的信仰,避免无嗣、横死、冤死者之魂
  • 挤型挤型(Extrusion)是一种材料制作工具,用以制作固定截面形状的物体。材料经过推挤进入设计的模具,使所有被挤出的条状物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挤型具有两个主要的优点,第一是可以
  • 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48年–1949年) – 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 – 水权争夺战争(1964年-1967年) – 六日战争(1967年) – 消耗战争(1968年–1970年) – 赎罪日战争(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