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恶性疟原虫
✍ dations ◷ 2025-10-14 17:28:55 #恶性疟原虫
Oscillaria malariae Laveran, 1881
Plasmodium malariae Marchiafava and Celli, 1885
Laverani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90
Ematozoo falciforme Antolisei and Angelini, 1890
Haemamoeba immaculata Grassi,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Labbe, 1894
Haematozoon falciforme Thayer and Hewetson, 1895
Haematozoon falciparum Welch, 1897
Haemosporidium sedecimanae Lewkowicz, 1897
Haemosporidium undecimanae Lewkowicz, 1897
Haemosporidium vigesimotertianae Lewkowicz, 1897恶性疟原虫(拉丁语:Plasmodium falciparum)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是引发人类疟疾的疟原虫的一种,由雌性疟蚊传播。该型疟原虫引发的疟疾是所有疟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根据最近的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3年全世界的疟疾病例共有1.98亿例,估计造成584,000人死亡。恶性疟原虫起源于在大猩猩中发现的疟疾寄生虫,约一万年前的Laverania(英语:Laverania)。
相关
- 内分泌系统人体内部有维持恒定现象的功能,因此有赖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共同运作。内分泌系统(Endocrine)是负责调控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两大控制系统之一,由分泌激素(荷尔
- 齐多夫定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760–779医学导航: 产科生理/发育/薄膜(英语:Template:Extraembryonic and fetal membranes)病理/条件源/母体传递(英语:Template:Diseases of maternal transmission), 齐名(英语:Template: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加夫里洛·普林西波(塞尔维亚语:Гаврило Принцип;拉丁化:Gavrilo Princip,1894年7月25日-1918年4月28日),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经过两个月的预谋,1914年6月2
- 群体集体又称群体(英语:collective),当多个团体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或动机,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组合成集体来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集体可以提出或行使政治或社会权利。有些集体是建立
- COX-2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恶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贫血(英语: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是指因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红血球不足的疾病,恶性贫血(英语:Pernicious anemia)是造成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常见
- Ksup+/sup钾离子(K+)是金属元素钾的阳离子。钾是人类营养中的一种必要宏量元素,也是动物细胞中主要的阳离子,同时在体液及电解质平衡上非常的重要。大量血浆(约每天180升)在肾脏的肾小球处
- 凤凰城菲尼克斯(英语:Phoenix),又译凤凰城,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凤凰城于1881年2月25日被注册为城市,当时凤凰城在纳瓦霍语中被称为Hoozdo,意为炎热之地;在西阿帕契语中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