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东(闽南语:Tsng Tong,1903年9月24日-1984年6月20日),幼名文东,字廷贵,号岸舟,七十岁后自号椰斋,台湾澎湖厅马公街人(今澎湖县马公市),学校教师与校长,后转政途,成为二战后马公政坛“南派”代表人物,当选澎湖县议会第2、3、5届议员,且为第3届议会议长,1963年经补选复出任第5届议长,庄东因诗文、书法、绘画、摄影和音乐都有所涉猎,乃有澎湖才子之誉。
庄东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明治36年(1903年),澎湖厅东西澳妈宫社文澳(今马公市东文里、西文里)人。六岁进入私塾学习过汉学,名东和表字廷贵皆为当时私塾老师所取,后因筑舍于马公港旁居住多余年,自号岸舟。七十岁时则因居屋处的庭院种植棵椰子树,另起字号椰斋。
大正元年(1912年),庄东进入妈宫公学校(今马公国民小学),后赴台南师范学校(旧制本科)就读,在大正12年(1923年)毕业,为该校第二届毕业生。庄东毕业后赴马公第一公学校之石泉分教场(今石泉国民小学)任教,之后又陆续调派至望安、马公各地学校服务。任职教职期间,因本身对体育便有兴趣,也曾出任澎湖县体育会理事长一职。
1945年,日本帝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降并撤出台湾,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澎湖县政府相应在1946年(民国35年)成立,傅纬武奉命成为首任官派的澎湖县长,庄东被委任为秘书室科员兼事务股长,同时出任傅纬武的翻译人员,该年五月改调县政府教育科的督学。民国37年(1948年)一月,以督学身份同时兼任马公国民学校校长一职、五月才转任专职校长。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曾经邀请全台湾省教育人员含庄东在内,赴往中国大陆考察一个月。
庄东在民国42年(1953年)当选澎湖县议会第二届议员,自此踏入政途,尔后复当选第三届议长以及第五届议员。在第五届议员任期期间,由于该届议长郑大洽在民国52年(1963年)当选台湾省议员,当时议长任期尚未结束,经补选后由庄东递补议长一职 。在从政期间,庄东也在民国46年至53年(1957-1964年)受命担任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的澎湖县团务主任委员。
民国55年(1966年)2月,庄东承救国团总部安排,被台湾省政府聘任为省文献会的专任委员,3月率全家迁居台北,民国58年(1969年)元月退休,翌年返回澎湖居住,并出任澎湖县文献委员。庄东在退休之后,依然热衷推广文教,不遗余力。民国73年(1984年)6月20日,庄东逝世,享寿82岁。
庄东人称“澎湖才子”,诗词歌赋寄托远深,便自民国48年至55年(1959年-1970年)间担纲澎湖诗文社团“西瀛吟社”的社长。其他举凡如书法、绘画、摄影、音乐、金石、印章雕刻皆有涉猎,兴趣十分广泛,可谓才华洋溢。书法除了自幼于私塾中描红奠定良好基础,五十岁之后开始钻研钟鼎文、甲骨文等笔法,并蕴含草书神韵,举办三次个展(其楹联铭诛作品仍可见于今马公市朝阳里澎湖武圣庙之中)。庄东又研习西方水彩画,曾拜蓝荫鼎为师,在1945年之后精进油画功力,其《庄东书画遗作专辑》当中,大举收录庄东依据童年记忆,以油画笔法绘出妈宫城尚未拆除时的马公市街景致,价值非凡。
庄东也学习过钢琴、提琴等乐器,马公国小在民国41年(1952年)间的校歌,为其亲自谱写的曲目。著作方面则有《澎湖县志.文化志》、《中华文化复兴与书法教育》、《庄东书法专辑》、《庄东书画遗作专辑》,另外还有与颜其硕合纂的《澎湖县志.人物志》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