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大气放电

✍ dations ◷ 2024-07-07 19:47:02 #中高层大气放电
中高层大气放电或中高层大气闪电指的是一系列发生在中高层大气的特殊放电现象。因为这种放电现象与对流层闪电较为不同,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瞬态发光事件(TLEs,Transient Luminous Events)。TLEs包括红色精灵,蓝色喷流,巨大喷流以及淘气精灵。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格兰物理学家查尔斯·威耳逊就曾预言过,在雷雨云之上的高层大气中也会出现放电现象。但一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才取得直接的观察证据。几年后,这种现象被阿拉斯加大学的科学家命名为“精灵”,以避免其他名称对当时所知不多的这种现象可能产生的误解。术语“红色精灵”和“蓝色喷流”在1994年的航拍实验视频播放后才为公众所熟知。红色精灵(Red sprites),又名红闪或红电光闪灵,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之上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其大小形态变化很大。这种现象是由云层与地面间的正闪电引起的。红色精灵通常呈红橙色,下部为卷须状,上部则有弧形枝状结构,有时其顶端还会出现淡红光晕。该现象通常成簇发生在离地面30~90公里的高空。红色精灵在1989年7月6日首次被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拍摄下来,其后在世界各地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红色精灵被认为是很多高海拔飞行器无端故障的元凶。精灵一名来自莎士比亚剧作中出现的精灵(如《暴风雨》中的爱丽儿与《仲夏夜之梦》中的帕克)。蓝色喷流(Blue jets)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50公里的电离层。不像红色精灵,蓝色喷流并非直接由闪电引起(但它们似乎与雷暴中的强冰雹现象有关)。它们比红色精灵要亮。其蓝色可能是来自氮气分子的发射光谱。蓝色喷流在1989年10月21日由一艘经过澳大利亚上空的航天飞机初次观测到。至2007年为止,学界只有不到100张关于蓝色喷流的照片。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1994年阿拉斯加大学对红色精灵的一次研究中拍摄的。蓝色启辉器(Blue starters)初次发现在一段研究雷暴的夜间飞行记录的影片中,它被描述成“一种与蓝色喷流紧密相关的上行发光现象。”它们要比一般的蓝色喷流更亮但却更短,长度通常不足20公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电机工程教授维克多·P·帕斯科(Victor P. Pasko)解释道:“蓝色启辉器似乎是未能成型的蓝色喷流。”巨大喷流(Gigantic jet),或名巨型喷流,是一类更为罕见的喷流现象。福尔摩沙卫星二号升空后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共观测到淘气精灵21837例,红色精灵1945例,蓝色喷流3799例,而巨大喷流仅有92例。2001年9月14日,帕斯科等人在阿雷西博天文台拍下了一个长达70公里的巨大喷流——比一般喷流的两倍还要长。该喷流发生在海洋上空一块积雨云的顶部,持续了不到一秒。喷流开始时像普通喷流般以50000米每秒的速度上行,其后突然分成两股并加速到约160000至250000米每秒,在到达电离层后消散。研究者当时仅将这一喷流称为“发生在雷暴云顶和低电离层之间的放电”。2002年7月22日,成功大学物理系教授苏汉宗等人在南中国海吕宋岛附近观察到了5个长度在60~70公里之间的喷流,并首次明确地将这类放电称为巨大喷流。这些喷流只持续了不到一秒,研究者将其形状比作大树与胡萝卜。2010年8月12日,中国科学家杨静、冯桂力等人在黄海附近雷暴上方观测到了一例巨大喷流,喷流的放电顶端距离地面约89公里。淘气精灵(ELVES)是一种直径可达500公里左右的暗淡平缓的闪光现象,通常只能持续一毫秒。它们通常发生在离积雨云100公里高的电离层中。它们的颜色一直成谜,现在一般相信是红色。极低频率辐射在1990年10月7日法属圭亚那的一次航天任务中首次被观测到。“淘气精灵”得名于其英文缩写ELVES(Emissions of Light and Very Low Frequency Perturbations from Electromagnetic Pulse Sources,电磁脉冲源造成的甚低频扰动与发光现象)。此名称阐述了发光的原理:电子碰撞导致的氮气分子激发(电子可能通过雷暴产生的电磁脉冲获能)。

相关

  • 琥珀琥珀是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化石,并非树的汁液,其状态透明似水晶,色泽如玛瑙。不透明的琥珀又称蜜蜡。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它的美就被人们赞誉。琥珀能制成各种装饰品,是从古至今备受
  • 声速声速,又称“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时1224千米),顾名思义即是声音的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振动波传递的距离。声速(波传递的速度)与传递介质的材质状况(密度、温度、压力…)有绝对关系
  • 牙齿牙齿存在于很多脊椎动物(鸟类除外)的头部(或口部)内、功能用于咀嚼食物的钙化组织。肉食性动物尤其倚赖牙齿进行猎食或搏斗、御敌。牙齿的构成成分不是骨骼,而是由动物体内不同
  • 纽约大学纽约大学(英语:New York University,缩写为NYU)是一所位于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主要的校区位于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区域,以华盛顿广场为中心。于1831年成立,今日已经
  • 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安德雷亚斯·维萨里 (拉丁语:Andreas Vesalius,荷兰语:Andries van Wesel;1514年12月31日于布鲁塞尔-1564年10月15日于扎金索斯)是一名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家、医生,他编写的《人体
  • 细菌战细菌战,也称“生物战”。是一种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攻击另一方人、畜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作战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首次使用了细菌武器。战争结束后的1925年6
  • 磷酸单酯水解酶类磷酸单酯水解酶(英语:Phosphoric monoester hydrolases或 phosphomonoesterases)是一种催化O-P键水解的酶,利用半胱氨酸残基或金属离子攻击磷原子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这类酶的E
  • 超价分子超价分子是指由一种或多种主族元素形成,而且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数超过8的一类分子。例如五氯化磷、六氟化硫、磷酸根离子、三氟化氯以及三碘阴离子都是典型的超价分子。超价分
  • 天然气这个条目包括一个各国天然气储备量、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和出口量的表格。属地、未得到广泛承认的国家和超国家实体没有进行排名。默认的国家排名是按照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来
  • 奥萨玛·本·拉登苏联-阿富汗战争 反恐战争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阿拉伯语: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拉丁转写: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