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科芳雄

✍ dations ◷ 2025-02-23 14:56:37 #1890年出生,1951年逝世,日本物理学家,东京大学校友,东京都出身人物,文化勋章获得者,理化学研究所人物,日本学士院会员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1951年1月10日)是一位日本物理学家,也是日本近代物理的奠基人,被称为“日本物理之父”。他曾是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导过许多著名日本物理学家,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与朝永振一郎。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日本核研究计划。奥斯卡·克莱因(Oskar Klein)与他提出克莱茵-仁科方程式。仁科芳雄曾在宇宙线中侦测到μ子,独立于卡尔·安德森的研究。他也发现铀237同位素,也是铀分裂的研究先驱。

仁科芳雄于1890年出生在日本冈山县浅口郡里庄町,父母为仁科存生与仁科津祢,他也是家中第4个儿子。他在1914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电气工学系就读,其间曾在东芝实习,并于1918年毕业。他在大学毕业后,成为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导教授为鲸井恒太郎。

他在1921年4月5日搭乘日本邮船所属的北野丸由横滨出发,前往欧洲学习物理,拜访许多研究机关及大学。仁科芳雄首先来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然后在1922年1月前往哥廷根大学。他在1923年4月来到哥本哈根大学。他停留在哥本哈根时与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一同研究,并成为好友。仁科芳雄在1928年与奥斯卡·克莱因发表康普顿散射研究论文,并提出克莱茵-仁科方程式。

他在1928年12月25日返回日本,并试图在日本创造量子力学研究环境。1931年7月,他在理化学研究所内设立仁科实验室,并介绍一些外国学者与日本物理学家交流,包括维尔纳·海森堡、尼尔斯·玻尔与保罗·狄拉克。他后来开始研究宇宙线,同时在理化学研究所设置粒子加速器与回旋加速器,并邀请尼尔斯·玻尔来到日本。

仁科实验室在1941年春开始研究制作原子弹的可能性,他与长冈半太郎在1942年以理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身份参加海军技术研究所原子弹研究。仁科实验室后来开始研究原子弹,该计划被称为“二号计划”。但是仁科实验室在1945年遭到美军空袭,受到严重破坏,许多设备被损毁,后来在战争结束后才重建。

美国在1945年8月6日于广岛投下原子弹后,仁科芳雄在8月8日以政府调查团身份前往调查,确定为原子弹爆炸所导致。

仁科芳雄在1946年11月成为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同年也获得日本文化勋章。理化学研究所在1948年2月解散后,他成为科学研究所(现在的科研制薬)所长,后来担任日本学术会议副会长。他在1951年因为肝癌而去世,可能是因为长年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所导致,也可能是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后,前往当地调查所导致。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仁科芳雄奖从1955年开始颁发给优秀的日本物理学家。仁科芳雄的故乡里庄町设有仁科会馆来纪念他,日本在1990年2月6日发行的邮票也绘有他的画像。

相关

  • 八卦八卦是《易经》的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自然现象的动静状态,每个卦由三个爻组成。“卦”有“悬挂”的意思,也代表将各种现象以八种卦之一,一一标示竖立起来以便于观察。例如将"天"
  • 荷兰起义八十年战争(荷兰语:Tachtigjarige Oorlog;西班牙语:Guerra de los Ochenta Años),又称为荷兰起义(荷兰语:Nederlandse Opstand)、法兰德斯战争(西班牙语:Guerra de Flandes),是一场哈布
  • 増井祯夫增井祯夫(日语:増井 禎夫/ますい よしお Masui Yoshio,1931年1月1日-),日本裔加拿大细胞生物学家,推动1980年代细胞周期研究大发展的关键人物。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拉斯克基础医学
  • 胼胝质胼胝质是一种植物的多糖,由葡萄糖残基彼此借由β-1,3-连结相互连接,所以又被称作是β-葡聚糖。一般认为它是在细胞壁被胼胝质合成酶所制成,并且它能够被β-1,3-葡聚糖酶所分解
  • 具体化谬误具体化谬误(reification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指将抽象概念当做真实存在的物体,而做出不合逻辑的论证。
  • 托斯卡纳大公国托斯卡纳大公国(意大利语:Granducato di Toscana;拉丁语:Magnus Ducatus Tusciae)为一个在1569年至1859年间,存在于意大利中部的国家。为第一个废除死刑的主权国家。此大公国取代
  • 新北市立美术馆新北市立美术馆为位于台湾新北市莺歌区,规划中的美术馆,基地为莺歌区馆前路以南、大汉溪以西,莺歌溪与大汉溪汇流交界之三莺新生地。预定地占地2.5公顷,整个建筑体将包括美术馆
  • 希腊地区希腊地区 (希腊语:γεωγραφικά διαμερίσματα)是希腊传统的分区,在1987年以前也是正式的分区。下分54省。
  • 格雷格·温特格雷戈里·保罗·“格雷格”·温特爵士(英语:Sir Gregory Paul "Greg" Winter,1951年4月14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先驱。他发明了“拟人化”(1986年)和全拟人化的噬
  • 蝶角蛉科and see text蝶角蛉科,又称长角蛉科(学名:)是脉翅目下的一科昆虫,外形很像蜻蜓,眼睛很大且鼓出,触角长,末端膨大,呈球杆状。它们是苍蝇的远亲,跟蜻蜓和豆娘的关系更远。它们通常体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