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洋牵星术

✍ dations ◷ 2025-09-09 21:40:55 #中国天文史,中国航海史

过洋牵星术,是一种经由观测星象,决定所在纬度,用来作为船只导航的古代航海法。在明代郑和航海图中记录下这个技术。

中国在汉代已有观星导航技术。在《汉书·艺文志》已记载《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海中五星杂事》、《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海中二十八宿臣分》、《海中日月慧虹杂占》等海上观星导航术的书籍。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在他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中国的航海家很早就利用天文观察来导航了。到了明代观星技术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定量测量——过洋牵星术,普遍用于航海导航。明、清的海道针经多包括用过洋牵星术测量的星座高度。

日本学者认为,这项技术起源于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航行技术。在元代时传入中国,被作为针路指引之用。但是明清时代很少使用这项技术。

过洋牵星术中的基本工具是牵星板。明万历二十五年李诩在所著《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写道:“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标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颠倒相向,盖周髀算尺也。”

牵星板的使用法:手持一块牵星板在一定距离,对准水平线上方天体,以牵星板底线对水平线(“平水”),以上端对准天体为度,如果用的某指牵星板,天体高度便是某指。

一指还可细分为四“角”。一指合今日1度36分,一角合24分。

明代过洋牵星术常用的星座包括北辰星、织女星、布司星、水平星(船底座α星)、北斗星、华盖星、灯笼骨星等。

《郑和航海图》中有四幅过洋牵星图。其中一幅题为“忽鲁谟斯国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

相关

  •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英语:Urban System),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 后勤学后勤学,又称军事物流学,是计划与执行军事部队的物流运输与维护的艺术与科学。就是军事行动中的:物流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对于物料或服务的种类、时间、地点等要求并有数学公式或
  • 速写速写,指快速绘画。大部分的速写都是快速的素描,仅勾勒出轮廓,形体,而不加绘肌理,光影的细节。对于学习艺术的入门者来说,速写是大量练习的技巧,也是观察和美感培养的日记。对于设计
  • 涪陵.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韦部韦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八个(九划的则为第三个)。就正体中文中,韦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四划。韦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女鼓手《女鼓手》(英语:)是约翰·勒卡雷所著作的谍报小说,于1983年出版。
  • 扬·普罗哈兹卡扬·普罗哈兹卡(捷克语:Jan Procházka,1929年2月4日-1971年2月20日),是捷克作家、编剧、政治家,捷共中央候补委员、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联盟副主席。1967年在《文学报》上盛赞前总统
  • 加纳棺材加纳棺材(英语:fantasy coffin、figurative coffin,在非洲又称custom coffin、fantastic coffin、proverbial coffin或加语(英语:Ga language),即具象棺材)是加纳大阿克拉地区的一种
  • 宝丰酒宝丰酒是河南私企洁石实业集团旗下中华老字号宝丰酒业有限公司酿制的大曲白酒,以清香型为主,浓香型为辅。宝丰本地酿酒历史悠久,但因战乱至1940年代末当地已无酒坊营业;而宝丰酒
  • 高珀富斯高珀富斯(英语:Greubel Forsey)由Robert Greubel与Stephen Forsey于2004年创立,是一个以复杂陀飞轮见长的高级腕表品牌。30度双体陀飞轮(Double Tourbillon 30°)是高珀富斯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