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使徒岩

✍ dations ◷ 2025-11-09 12:16:31 #澳大利亚旅游景点,维多利亚州地理,岩石

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又译十二门徒石,是一系列自然形成的石灰岩的组合,目前存有八块。它们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大洋路边上,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十二使徒岩是维多利亚州的著名景点,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最初这些石头被称为“母猪和小猪”,在20世纪50年代,它们的名字被改成更加吸引人的十二使徒岩(这个名字来自耶稣的十二个使徒),尽管那时仅存有九块石头。

在2000年代初,当地政府在大洋路边建造了访客中心,其设施包括停车场和厕所等。另外,旅游者可以选择搭乘直升机,俯瞰十二使徒岩附近的景色。

这些石头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冰洋的风暴和大风不断的腐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拱门,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的,最高达到45米的岩石从海岸分离了出去。。由于波浪缓慢的侵蚀着它们的根基,其中的一些石头倒塌了。2005年7月3日一块石头碎裂,2009年9月25日又再有一条倒塌,因此现在仅剩七块石头。海浪对这些石灰石的侵蚀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厘米。随着侵蚀作用的进行,旧的“使徒”不断倒下,而新的“使徒”不断形成。

十二使徒岩附近的另外一个景点伦敦拱桥(London Arch)也缓慢地受到海浪的侵蚀。在1990年1月15日,伦敦桥的一个桥拱坍塌,两名游客被困在另一个桥拱上,后被直升飞机所救。

相关

  • 立氏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英语:Rickettsia rickettsii),一种单细胞、革兰氏阴性的立克次体,是落矶山斑点热的病原体,原生于美洲。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
  • 苗瑶语族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胱氨酸胱氨酸(Cystine),学名“二(β-硫-α-氨基丙酸)”,是两分子半胱氨酸经氧化得到的氨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二硫化物类。无色或白色六角形板状晶体或结晶粉末,无味。等电点4.6。L
  • 蛩蠊蛩蠊,是蛩蠊科(Grylloblattidae)的无翅昆虫。它们生活在高山上的寒冷地区,并不能在2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其外观令发现的科学家感到疑惑。第一个被命名的物种北美蛩蠊 ( Gryllo
  • 保罗·塞尚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是一位著名法国画家,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他的作品为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
  • 陆军防化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简称陆军防化学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担负为全军培养中、初级防化指挥军官和中、高级防化工程技术军官的任务。2017年时,学院
  • 沅江市沅江市,地处沅水得名。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隶属于地级益阳市。早在5000多年前,现境内漉湖等地已形成原始村落,到青铜器时代,莲子塘一带聚居村落已相当密集。春秋战国时期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或译按需分配(英文: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德文:Jeder nach seinen Fähigkeiten, jedem nach seinen Bedürf
  • 脱脱不花脱脱不花(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伊纳里萨米语伊纳里萨米语(anarâškielâ)是乌拉尔语系中的萨米语之一。伊纳里萨米语是唯一仅分布在芬兰的萨米语,通行于伊纳里湖四周的伊纳里萨米人之中,由此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只在芬兰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