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柏格森

✍ dations ◷ 2025-05-15 15:44:59 #亨利·柏格森
亨利·柏格森(法语:Henri Bergso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国哲学家,以优美的文笔和具丰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称。1928年,获得1927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黎,父母皆为犹太人。早在大学预科学校求学时,他就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后,在同届学生中间,他显示出文学与数学上的独创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论文中充分发挥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学博士学位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1900年起被委任为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柏格森于1913年赴英、美讲学,并任英国精神学会主席。1914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1919年他返回法国,进入法兰西语言科学院。此后从事国际事务和政治活动的研究。尽管教廷于1914年将柏格森的三本著作《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物质与记忆》《创化论》列入禁书目录, 但他在晚年曾有意皈依天主教。他在1937年2月7日的遗嘱中写道:“我的思想总是使我更接近于天主教,在其中我看到了对犹太教的完美补充。”但他至死未受洗礼,原因是1930年代纳粹兴起,反犹主义再度盛行,他不愿抛弃被迫害的犹太同胞。1940年法国被纳粹击败并占领后,所有占领区内的犹太人都必须向警察局登记个人资料,柏格森在他的个人资料卡片上写下自己身份的关键字:“学者。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柏格森于1941年1月4日因支气管炎逝世。依照遗愿,丧礼上由天主教神父诵念祷文。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识,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进化过程也就是意识的创造过程,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绵延”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离开物质的没有相对静止的绝对运动。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宾诺莎与康德的影响。普罗提诺亦对柏格森有所影响。对柏格森有所影响的,亦包括同时代的不少思想家,例如赫伯特·斯宾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还有科学家,艺术家,神秘主义者。柏格森哲学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在历程的实在观点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学主张“绵延”( durée ) 观念,即变迁的实在。他认为不只事物的性质会变迁 (蓝色的事物变成红色,年轻的事物变老),生命本身的物质也会变迁;此外,他也认为概念是静态与片面的。当我们试着分析事物时,就扭曲并改变了事物;采取某一个观点,放弃另一个观点;冻结事物的时间却未能理解事物的发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无法令人满意,因为事物存在着无限的角度与无尽的片刻。亨利·柏格森是伯特兰·罗素逻辑原子论及其分析方法的竞争对手,即使只是间接对手。不过,与伯特兰·罗素其他对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只是改变了分析方法,还坚持哲学应该完全拒绝分析。他告诉我们,形而上学是“免除特征”的学科,因此,形而上学家处于必须表达“无法表达之物”的困窘立场。此外,亨利·柏格森不只反对简单事实、简单事物与侦暺感官作用的观念,也反对哲学含有事实、事物与感官作用的观念。他的基本本体论是变迁本体论,其对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质的变迁,而是变迁本身,变迁自成一个整体。繁体本:简体本:1901年:普吕多姆 | 1902年:蒙森 | 1903年:比昂松 |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 1905年:显克微支 | 1906年:卡尔杜齐 | 1907年:吉卜林 | 1908年:倭铿 | 1909年:拉格洛夫 | 1910年:海泽 | 1911年:梅特林克 | 1912年:霍普特曼 | 1913年:泰戈尔 | 1915年:罗曼罗兰 | 1916年:海登斯坦 |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 1919年:施皮特勒 | 1920年:汉姆生 | 1921年:法郎士 | 1922年:贝纳文特 | 1923年:叶芝 | 1924年:雷蒙特 | 1925年:萧伯纳1926年:黛莱达 | 1927年:柏格森 | 1928年:温塞特 | 1929年:托马斯·曼 | 1930年:刘易斯 | 1931年:卡尔费尔特 | 1932年:高尔斯华绥 | 1933年:蒲宁 | 1934年:皮兰德娄 | 1936年:奥尼尔 | 1937年:马丁·杜·加尔 | 1938年:赛珍珠 | 1939年:西兰帕 | 1944年:延森 | 1945年:米斯特拉尔 | 1946年:黑塞 | 1947年:纪德 | 1948年:艾略特 | 1949年:福克纳 | 1950年:罗素1951年:拉格奎斯特 | 1952年:莫里亚克 | 1953年:丘吉尔 | 1954年:海明威 | 1955年:拉克斯内斯 | 1956年:希梅内斯 | 1957年:加缪 |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 1959年:夸西莫多 | 1960年:圣琼·佩斯 | 1961年:安德里奇 | 1962年:史坦贝克 | 1963年:塞菲里斯 | 1964年:萨特 | 1965年:肖洛霍夫 |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 1968年:川端康成 | 1969年:贝克特 | 1970年:索尔仁尼琴 | 1971年:聂鲁达 | 1972年:伯尔 | 1973年:怀特 | 1974年:雍松、马丁松 | 1975年:蒙塔莱1976年:贝娄 |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 1978年:辛格 | 1979年:埃里蒂斯 | 1980年:米沃什 | 1981年:卡内蒂 | 1982年:马奎斯 | 1983年:戈尔丁 | 1984年:塞弗尔特 | 1985年:西蒙 | 1986年:索因卡 | 1987年:布罗茨基 | 1988年:马哈富兹 | 1989年:塞拉 | 1990年:帕斯 | 1991年:戈迪默 | 1992年:沃尔科特 | 1993年:莫里森 | 1994年:大江健三郎 | 1995年:希尼 | 1996年:辛波丝卡 | 1997年:福 | 1998年:萨拉马戈 | 1999年:格拉斯 | 2000年:高行健2001年:奈波尔 | 2002年:凯尔泰斯 | 2003年:库切 | 2004年:耶利内克 | 2005年:品特 | 2006年:帕慕克 | 2007年:莱辛 | 2008年:勒克莱齐奥 | 2009年:米勒 | 2010年:略萨 |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 2012年:莫言 | 2013年:芒罗 | 2014年:莫迪亚诺 | 2015年:亚历塞维奇 | 2016年:迪伦 | 2017年:石黑一雄 | 2018年:托卡尔丘克 | 2019年:汉德克

相关

  •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称为甲红霉素,商品名为Biaxin,是一种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了链球菌性喉炎、肺炎、皮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莱姆病等,大多是口服药物形式。常见副作
  •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肠梗阻肠梗阻(Bowel obstruction或Intestinal obstruction),系为肠部的机能性阻塞(英语:Ileus),造成无法正常进行消化运动,发生部位可能是小肠或是大肠,症状及体征有肚子痛、呕吐、腹部胀气
  • 人口不足人口不足(又称人口稀少或人口过稀),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减少至无法支持该国的社会经济。举例来说,假如现时已退休的上一辈当年的每个家庭平均有三个小孩,而现时的新一代则平均
  • 肥大肥大(英语:Hypertrophy)是由于细胞个体的增大,导致的器官或者组织体积变大的情况。肥大和增生(英语:hyperplasia)不同,增生指的是细胞本身大小不变,但是数量增多的现象。虽然肥大、增
  • 硝酸盐硝酸盐是一个多原子离子其分子式NO3−和分子量62.0049克/mol。硝酸盐同样描述为有机官能团RONO2。这些硝酸酯是一专业炸药。CP#3是硝酸根离子NO3−形成的盐。许多金属都能形
  • 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
  • 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英语:Intestinal parasite)是指主要寄生在人类或其他动物之肠道的寄生虫,主要透过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而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类型包括蛔虫、蛲虫(线虫)、钩虫、绦虫及肝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简称酶联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
  • 富营养化优养化(英语:Eutrophication),又称作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