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妥类药物

✍ dations ◷ 2025-10-28 22:36:25 #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长期使用则会导致成瘾性。巴比妥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很大程度上被苯二氮䓬类药物所替代,后者过量服用后产生的副作用远小于前者。不过,在全身麻醉或癫痫的治疗中仍会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通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稳定。一般微溶或极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钠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巴比妥类药物的六元环内存在1,3-二酰亚胺基团,可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故巴比妥类药物呈弱酸性,pKa为7.3至8.4。二酰亚胺基团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释放出氨气。巴比妥钠盐在吸湿的情况下也会水解。巴比妥类药物六元环中的丙二酰脲或酰亚胺基团可与部分重金属离子发生颜色反应。巴比妥类药物的钠盐可与硝酸银反应,先生成可溶的一银盐。若硝酸银过量,则生成难溶的二银盐白色沉淀。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生成的烯醇式异构体可与铜吡啶试剂反应,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一般的巴比妥类药物出现紫堇色或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则出现绿色沉淀。在pH值较高的溶液中,在三氯甲烷中,该沉淀的溶解度随着5,5取代基亲脂性的增加而增大。巴比妥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钴离子生存紫堇色配位化合物。巴比妥类药物可与硝酸汞或氯化汞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能溶于氨水中。巴比妥类药物六元环中的丙二酰脲基团中氢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显棕红色。《英国药典》2005年版即采用该原理鉴别戊巴比妥。巴比妥类药物的电离会引起共轭体系延长,所以电离极数的不同会影响其紫外吸收光谱。5,5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可发生二级电离,1,5,5三取代巴比妥类药物则只发生一级电离。因此,在酸性溶液中,二取代和三取代巴比妥类药物不电离,无明显吸收峰;在pH为10的溶液中,两者都发生一级电离,最大吸收峰位于240nm处;在pH为13的溶液中,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发生二级电离,所以其最大吸收峰红移至255nm处。医学导航: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历程障碍(o, p, m, p, a, d, s)症状/齐名/涉及操作(评估/治疗)药物(N5A/5B/5C/6A/6B/6D)

相关

  • CD4细胞1CDH, 1CDI, 1CDJ, 1CDU, 1CDY, 1G9M, 1G9N, 1GC1, 1JL4, 1Q68, 1RZJ, 1RZK, 1WBR, 1WIO, 1WIP, 1WIQ, 2B4C, 2JKR, 2JKT, 2KLU, 2NXY, 2NXZ, 2NY0, 2NY1, 2NY2, 2NY3, 2NY4
  • 腓骨腓骨(拉丁语:Fibula)是人和脊椎动物(四足类)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较细;某些动物(如蛙和蟾蜍等)腓骨与其内侧的胫骨融合成胫腓骨。腓骨比胫骨细;腓骨上端称作腓骨小头,可以
  •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理起诉1991年起发生于前南斯拉夫地区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罪行人物之国际法庭(英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Prosecu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Violat
  • 会计会计可指:
  • 3第3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行(即周期)的元素。含有:
  • 蛲虫病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白斑白癜风(Vitiligo)也称为白斑、白蚀,是慢性的皮肤症状,特征是皮肤部分部位因为色素脱失而出现斑痕 。斑痕多半是白色的,而且有不规则的边缘 。该部位的皮肤也会变成白色 ,口鼻的内
  • 美国人口2019年估计,美国的人口总数约329,730,000人。美国人口高度城镇化,在2008年时约有81%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同时期世界城镇化率为54%),这使得美国有许多土地上无人居住。加利福
  • 逻辑语义学我们在论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句子/判决的有效性条件依赖于它们的意义,所以负责任的逻辑学家不能完全避免提供某种处理这些句子的意义的需求。逻辑的语义指称逻辑学家已经介入
  • 自变量自变量(英语:independent variable)和控制变量(英语:controlled variable)主要用于指实验时各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实验中,由于各项因素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因此需先设定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