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顿报告

✍ dations ◷ 2025-04-27 02:55:51 #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满洲历史,1931年中国,1931年日本

李顿报告(Lytton Report)是由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在1932年发表的报告,用以协助调查及解决1931年的日本及中国之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李顿调查团由英国的维克多·布尔沃-李顿,第二代李顿伯爵统筹。1931年12月,国联派出此小组到上海调查中国与日本在满洲的争端,以及九一八事件的始末。

在调查过程中,日方阻碍东北人民向调查团反映情况,但仍收到1500多件揭露日方罪行的信件。

1932年10月2日,小组发表报告,共有十万多字,指出日本明显是侵略者。报告中否定日本的行为是为了自卫,并指出满洲国之成立乃日本侵略中国之举动;“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共认之事实。”“日方之军事手段,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承认东北是中国领土,建议东北地方自治,作为非武装地带,主张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但又认为由于日本与满洲有经济联系,故此承认日本对满洲的关切是“无可厚非”。然而,它认为中国人民只是在已经沦陷的满洲煽动反日情绪,又反对与日本和议,无助解决问题。故此,满洲应该获得自治,但仍为中国控制。

但是小组调查期间,局势已经愈来愈恶劣。日本早已在1932年3月扶植溥仪做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皇帝。由于国联不承认满洲国为主权独立国家,日本撤出国联以表抗议。日本又不满调查团的报告,并在1933年5月27日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国联在两年之内结束调查。

李顿报告显示出国联的弱点,例如国联未能迅速应变,仅仅在六个多月后才发表报告。后在1933年2月7日,《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用更明确的语言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并规定日本撤兵的方法、步骤期限等,但日本能在调查团调查期间(1933年3月27日)撤出国际联盟。如此一来,报告只是纸上谈兵,完全不能让国联以外交途径介入及解决问题。

相关

  • 基础科学基础科学(Basic research)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事物与作用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规律的科学。按照还原论的逻辑,一切的现象都可以追溯到基础科学的研究。生物学、化学、物理学都
  • 罂粟籽油罂粟籽油(英语:Poppyseed oil,poppy seed oil,oleum papaveris seminis),又称罂粟油(poppy oil)、御米油,以罂粟籽为原料,榨出的食用油。这种油长久以来,被使用于烹调食物之上,它也可以
  • 胞外腺苷酸环化酶胞外腺苷酸环化酶(英语:Extracellular adenylate cyclase)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产生的腺苷酸环化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北爱琴海诸岛北爱琴海诸岛,又称东北爱琴海诸岛,指爱琴海北部海域的一系列互不相连的岛屿。北爱琴海诸岛大部分隶属希腊,其余属土耳其。北爱琴海诸岛以南为基克拉泽斯和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南斯
  • 阿登布鲁克医院阿登布鲁克医院(Addenbrooke's Hospital)是位于英国剑桥的世界知名教学医院,与剑桥大学具有很强的隶属关系。阿登布鲁克医院在剑桥生物医学校区。该医院是根据剑桥大学圣凯瑟琳
  • 朗桑岛朗桑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位于马六甲海峡,接近苏门答腊岛的东岸,行政方面由廖内群岛省负责管辖,面积908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57,876。
  • 奇卡牟加战役奇卡莫加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发生于1863年9月19日至20日,标志着北部联邦的奇卡莫加进攻行动的结束。这次战役是联邦在西部战区最重要的胜利,伤亡人数在南北战争
  • 可穿戴式智能产品可穿戴式电脑(Wearable computer)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微型电子设备。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设备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HMD)一般,使得电脑更
  • 多态性 (生物学)多态性(英语:polymorphism)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物种的同一种群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明显不同的表型。多态性必须同一时间在同一栖息地中出现。多态性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与生物多样
  • 吸收 (光学)吸收,在物理学上是光子的能量由另一个物体,通常是原子的电子,拥有的过程,因此电磁能会转换成为其它的形式,例如热能。波传导的过程中,光线的吸收通常称为衰减。例如,一个原子的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