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顿报告

✍ dations ◷ 2025-10-04 20:40:06 #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满洲历史,1931年中国,1931年日本

李顿报告(Lytton Report)是由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在1932年发表的报告,用以协助调查及解决1931年的日本及中国之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李顿调查团由英国的维克多·布尔沃-李顿,第二代李顿伯爵统筹。1931年12月,国联派出此小组到上海调查中国与日本在满洲的争端,以及九一八事件的始末。

在调查过程中,日方阻碍东北人民向调查团反映情况,但仍收到1500多件揭露日方罪行的信件。

1932年10月2日,小组发表报告,共有十万多字,指出日本明显是侵略者。报告中否定日本的行为是为了自卫,并指出满洲国之成立乃日本侵略中国之举动;“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共认之事实。”“日方之军事手段,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承认东北是中国领土,建议东北地方自治,作为非武装地带,主张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但又认为由于日本与满洲有经济联系,故此承认日本对满洲的关切是“无可厚非”。然而,它认为中国人民只是在已经沦陷的满洲煽动反日情绪,又反对与日本和议,无助解决问题。故此,满洲应该获得自治,但仍为中国控制。

但是小组调查期间,局势已经愈来愈恶劣。日本早已在1932年3月扶植溥仪做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皇帝。由于国联不承认满洲国为主权独立国家,日本撤出国联以表抗议。日本又不满调查团的报告,并在1933年5月27日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国联在两年之内结束调查。

李顿报告显示出国联的弱点,例如国联未能迅速应变,仅仅在六个多月后才发表报告。后在1933年2月7日,《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用更明确的语言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并规定日本撤兵的方法、步骤期限等,但日本能在调查团调查期间(1933年3月27日)撤出国际联盟。如此一来,报告只是纸上谈兵,完全不能让国联以外交途径介入及解决问题。

相关

  • 脊椎驼背后凸症脊椎驼背后凸症(英语:Scheuermann's Disease) 亦称舒尔曼病、舒曼氏症(英语:Sherman's Disease),或绍尔曼病,是一种骨骼性疾病,造成脊椎曲线后凸,发生在胸部脊椎多于腰部脊椎。发生原
  • 谓语谓语(拉丁语:praedictum,英语:predicate),也称谓词、述语,是一种句法成分。谓语至少有两种定义:子句只有一个谓语。只有一个谓语的句子与子句无异,称为单句;有两个谓语或以上的句子则
  • 石松纲石松纲是石松门中的一纲。传统上,石松纲不只包含石松及石杉,亦包含卷柏及水韭,但后两者现在通常被分成另一纲-水韭纲中。石松被认为在结构上和最早的维管束植物相似,有小且鳞状的
  • 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丁二醇丁二醇(Butanediol,亦有简写作BDO)是一种有4个碳原子的二醇类,有以下四种:理论上,1,1-丁二醇及2,2-丁二醇亦有可能出现,但实际上这类化合物很不稳定,会很快脱水成为丁醛及丁酮。1,2-
  • 穆鲁热拉尔·阿尔贝·穆鲁(法语:Gérard Albert Mourou;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
  • 德热纳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语:Pierre-Gilles de Gennes,1932年10月24日-2007年5月18日),法国物理学家,199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7年5月18日于奥赛逝世。德热纳1932年生于巴黎,1961年
  • 相机陷阱相机陷阱指使用动作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或其他光束作为触发机关的遥控相机。它常被用来拍摄摄影师不容易直接拍得的画面,多运用在生态研究领域,例如监督狩猎、观察野生动物、寻
  • 考利茨考利茨县(英语:Cowlitz County)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南部的一个县,西南隔哥伦比亚河与俄勒冈州相望。面积3,02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2,410人。长景市都会
  • 徐涛 (细胞生物物理学家)徐涛(1970年8月-),湖北宜昌人,中国细胞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7年获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