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犹太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5-16 11:50:29 #柏林犹太博物馆
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门手法犹太区起义柏林犹太博物馆(德语:Jüdisches Museum Berlin)是一家位于德国柏林的博物馆,以德国犹太人两千年来的历史文物与生活纪录为主要展出。1933年,该馆在柏林奥兰尼安贝格街的一个犹太教教堂创办,5年后,由于纳粹政权兴起,而被迫关闭。1971年才第一次有人提出恢复柏林犹太博物馆的计划。1975年,犹太博物馆协会成立。1978年,此馆开幕,当时它仅仅是柏林博物馆中的一个分部。到了1999年,犹太博物馆正式独立成为单一的机构,并寻找馆址成立独立的建筑物。2001年,柏林犹太博物馆落成,建筑师是知名的丹尼尔·里伯斯金。目前博物馆馆长是出生于柏林的麦可·布鲁蒙赛尔教授。他曾在美国卡特总统时期,担任过美国的财务部长。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新建筑是相当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因为它并不反应任何功能需求,空间设计的诉求不是为了展出文献、绘画或是播放纪录等,而是将空间本身视做德国犹太人的历史故事来铨释。因此整个博物馆建筑可说是一个介于建筑学和雕塑间的艺术作品。此博物馆的基地图,从上方看是线型的闪电状,呈之字形(图片)。外观则由镀锌金属片覆盖,窗口都是斜线状,不规则的横割建物本体,这些窗口线是依据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它们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此建物本身没有对外的出入口,唯一一个出入口在隔壁的大楼,也就是德国历史博物馆里。这个出入通道的楼梯和走廊被设计的相当狭窄,并连到新建物的高塔里,经由高塔才能通到新建物的各个楼层。此塔与通道象征着德国和犹太人历史是不能分离的,也是猛烈而隐密的。此高塔通往不同楼层的走廊,被称做轴线(Axis),主要有三个走廊通道,则被称为三轴线。其中死亡之轴,通往高塔的中空之处,该塔亦有“浩劫塔”之称。另一个轴线为流亡轴,经过展示犹太人生活文献的走廊后,通往一个名为“流亡之院”的户外庭院,庭院中竖立许多方型高柱。最后一个轴,则被称为“连贯轴”,此走廊串起前两个轴向,在走道间展示与犹太屠杀和流亡之外的历史。带有前两轴之组合循环的隐喻,然而访客也可透过此轴走向原先的出入口离开柏林犹太博物馆。此馆犹如迷宫般压缩、狭闭的空间设计,还有切割状、阴暗的照明完全是馆方刻意安排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空间使访客感受到犹太人在德国充满艰难与挑战的历史感。此博物馆中有一永久性的装置艺术,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事件而设,展示地点非常特别,就在馆中某个必经走道上。以色列艺术家马纳舍·卡迪希曼(Menashe Kadishman)用厚有三公分的钢制作了一万个不同的、粗糙的、象征性的、双眼和嘴都是打开的面孔,铺满整个地面,并允许访客踏过,这个展览称为“落叶”(德语:Shalechet),走在这条铺满面孔的作品上,经常深刻的引起观者的省思与感触。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外观流亡之院流亡之院里的高柱浩劫塔外观浩劫塔内部内部展厅镀锌的外墙,斜线的窗户与隔壁德国历史博物馆的对照

相关

  • LL00-L08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L10-L14 大疱性疾患L20-L30 皮炎和湿疹L40-L45 丘疹鳞屑性疾患L50-L54 荨麻疹和红斑L55-L59 与辐射有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患L60-L75 皮肤附件
  • 图形图形在数学上可以依靠不同的附加结构而形成不同的门类,按附加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依次分述如下:
  • 丝绸丝绸是用蚕丝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
  • 哥伦布日哥伦布日(英语:Columbus Day)是美洲部分国家的法定假日,用以纪念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开拓新天新地及扩展西方文明。10月12日
  • 苏菜苏菜即江苏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一般认为苏菜内部分为四大派系:
  • 强的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种植业种植业,一种物质生产部门,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第一产业。通过培育植物并施肥、浇水、除草等帮助植物生长发育,最后收获种子、叶片或茎干等。种植业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经
  • CpG寡脱氧核苷酸CpG寡脱氧核苷酸(英语: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是短的单链DNA分子,其序列包含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紧接着一个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G"),"p"是指两者之间的磷酸二
  • 盖-吕萨克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法语: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年12月6日-1850年5月10日),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研究气体而闻名。盖-吕萨克出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利奥纳德,并在
  • 85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