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埃米尔·勒科克·德布瓦博德兰

✍ dations ◷ 2025-10-22 12:30:39 #1838年出生,1912年逝世,法国化学家,化学元素发现者,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校友,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世纪法国人,戴维奖章

保罗·埃米尔·勒科克·德布瓦博德兰(法语:Paul É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1838年4月18日-1912年5月28日),又名法兰索瓦·勒科克·德布瓦博德兰(法语:François Lecoq de Boisbaudran),是一名法国化学家。德布瓦博德兰发现了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预测的化学元素镓,从而验证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及后又发现了化学元素钐和镝;他又提出氩和氦与其他化学元素的性质截然不同,应在元素周期表分离成一个新系列(即后来的惰性气体)。此外,德布瓦博德兰研发了改良的光谱学技术,用于化学分析。

德布瓦博德兰出生于一个富有且备受尊敬的领主(英语:Seigneur)家庭,这家庭主要从事酿酒,但他比较喜欢研读化学。少年时期的德布瓦博德兰曾参与家中的酿酒业务,不久后在没有正规教育的情况下研读化学,他对此充满热诚。成年后的他移居到巴黎,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师从有机化学学者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后来,科学家以新兴的光谱学发现化学元素氦,令德布瓦博德兰留下深刻印象,转为研究无机化学。他掌握了罗伯特·威廉·本生的光谱学分析技术,在1859投身光谱分析,开始找寻未发现的化学元素。由于他当年在学界不是知名人物,因此在自家的实验室独自工作。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公布他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并预测了Eka铝(即后来的镓)等多种化学元素的存在,又预料它们的性质。德布瓦博德兰决定找出这种元素,但花了四年时间仍未成功;1875年,他以光谱学技术检验一块来自比利牛斯山的闪锌矿,发现一种从未观察到的色带,马上断定自己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他以法国的拉丁文名称“Gallia”(高卢)命名这种新元素,把它命名为镓(gallium);亦有阴谋论者认为,德布瓦博德兰是以自己而非祖国的名称来命名新元素,因为“勒科克”的拉丁文正是“gallus”,他后来在1877年否认此说。镓被发现后,门捷列夫指出元素周期表的真确性无容置疑;亦有科学家认为,德布瓦博德兰确认了门捷列夫的预测,可能是元素周期表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periodic table)的顶点。

德布瓦博德兰花了数年时间提取纯净的镓,最终在1878年成功,立刻把这个发现汇报给科学期刊。但是,门捷列夫一向不太愿意与其他科学家分享功劳,于是以曾经预测Eka铝为由争功;德布瓦博德兰反驳指,他才是真正发现该元素的人,门捷列夫则继续争辩。结果,俄罗斯人和法国人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在科学期刊中力陈己见;德布瓦博德兰否认看过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更提出有法国人比门捷列夫更早制作出元素周期表,但门捷列夫将之篡夺。德布瓦博德兰对纯净的镓样本进行化学测试,发现他的实验结果与门捷列夫的预测几近相同,但实验得出的密度与门捷列夫所预测的存在差异;门捷列夫审视德布瓦博德兰的实验数据,认为后者必定是出错。德布瓦博德兰检查实验结果,发现门捷列夫说得对,自己的实验的确有误,门捷列夫的预测正确。

1894年发现氩后,德布瓦博德兰指出氩和氦与其他化学元素非常不同,应在元素周期表分离成一个新系列(即后来的惰性气体)。他向朋友威廉·拉姆齐表示,元素周期表应设立一个新族来放置它们。

除了镓外,德布瓦博德兰亦是化学元素钐和镝的发现者,这两种元素均是用于电子元件的稀土金属。1879年,德布瓦博德兰从铌钇矿(英语:Samarskite)分离出钐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两者均有),并以光谱学技术显示有新化学元素。1886年,德布瓦博德兰在一种氧化物中识别了少量的氧化镝杂质,但无法把镝分离出去,因此以希腊文的“dysprositos”(难以获取)命名这种新元素,把它命名为镝(dysprosium)。

德布瓦博德兰也成功把化学元素钆从瑞士化学家让-夏尔·加利萨·德马里尼亚(英语:Jean 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c)发现的氧化钆分离出来,并确认德马里尼亚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在德马里尼亚的同意下,德布瓦博德兰以芬兰科学家约翰·加多林(英语:Johan Gadolin)命名这种新元素,把它命名为钆(gadolinium)。

德布瓦博德兰对晶体化学和运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有建树,尤其是在电解和光谱学上;例如,他建立了一个有系统的谱线数据库。

德布瓦博德兰曾与一名年轻的寡妇结婚,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快乐,但只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他死时膝下犹虚。晚年的德布瓦博德兰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他患上了关节炎,因此容易受其他疾病困扰,最终在1912年于家中逝世,终年74岁。

德布瓦博德兰在1876年因发现镓而获颁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其后在1879年以同样原因获授戴维奖章;1888年,他获选为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稀土和锕元素学会设有以德布瓦博德兰命名的勒科克·德布瓦博德兰奖,由对稀土金属感兴趣的公司赞助,授予对f区元素的科技作出杰出及持久贡献的人士。

法国化学家乔治·佑尔班(英语:Georges Urbain)对德布瓦博德兰予以正面评价。佑尔班曾责备德布瓦博德兰没有做足够的工作来令自己的研究更知名,德布瓦博德兰微微一笑,表示“科学不缺乏公正的历史学者”;佑尔班每当回忆起这事都觉得感动,认为德布瓦博德兰不单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人。但是,德布瓦博德兰在法国以外较少受到欣赏,只有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对他抱有正面评价。

相关

  •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
  • 赤狐赤狐(学名:Vulpes vulpes),又俗名火狐,是狐的一种。赤狐是狐狸当中分布最广的。分布于整个北半球,包含欧洲、北美洲、亚洲草原以及北非地区。是食肉目中分布最广者。冰岛、北极岛
  • 李建复李建复(1959年10月24日-),台湾著名的校园民歌歌手、企业家。也是现任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会长。1978年2月12日,李建复参加中视《六灯奖》的歌唱项目,共计卫冕两次,未获得最高荣誉“
  • 埃尔布里奇·格里埃尔布里奇·托马斯·格里(Elbridge Thomas Gerry,1744年7月17日-1814年11月23日),美国外交家、政治家,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马萨诸塞州州长(1810年-1812年)和美国副总统(1813年-1
  • 阿根廷航空386号班机食物中毒事件阿根廷航空386号班机(Aerolíneas Argentinas Flight 386)是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秘鲁利马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1992年2月14日,该班机在利马补充后一航段的飞机餐后,一些
  • 亨利·穆奥亨利·穆奥(法语:Henri Mouhot,1826年5月15日-1861年11月10日),19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以重新发现吴哥闻名,著有《暹罗柬埔寨老挝安南游记》(法语: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 赵声赵声(1881年3月16日-1911年5月18日),原名毓声,字伯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人,光复会成员,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运动先驱。著有《保国歌》。赵声父亲赵蓉曾,夫人严承志,弟赵念伯、赵光,妹赵芬
  • 双极性晶体管双极性晶体管(英语:bipolar transistor),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
  • 涩谷路口坐标:35°39′34″N 139°42′02″E / 35.6595°N 139.70055°E / 35.6595; 139.70055涩谷路口,全称涩谷全向交叉路口(日语:渋谷スクランブル交差点/しぶやスクランブルこうさて
  • 卡里姆普尔卡里姆普尔(Karimpur),是印度西孟加拉邦Nadi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07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070人,其中男性4661人,女性4409人;0—6岁人口878人,其中男449人,女429人;识字率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