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罗法
✍ dations ◷ 2025-09-29 13:05:09 #卡罗法
卡罗法(英语:Calotype)是英国发明家塔尔博特(Henry Fox Talbot)在1841年发表的摄影方法。据悉,塔尔博特在1835年,用涂上氯化银溶液的高级书写纸张,拍摄世上第一张负像照片,即后来所谓的负片。通过接触式印相(英语:Contact_print),可获得正像照片,由此开创出由负转正的摄影工艺。塔尔博特在1834年发现了卤化银的感光性能以及浓盐水的定影作用。于是他进行实验,将一张强度较高的纸先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在晾干后再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浸泡。使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在纸上生成可感光的氯化银。之后这张可感光的纸就可放入相机中曝光得到负片了。再将负片与另一张可感光但未经曝光的纸重叠,曝光定影后即可得正片。且存留的负片可反复使用,继续得到正片。1835年,他用这种方法拍摄了自己住所的窗户,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负片。1840年,他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使用含碘化银的显影液,缩短了曝光时间,加固了负片上的图像。1841年,他申请的专利权终于得到了认可,这一方法也被人们所熟知,被他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注意到这一发明的还有当时的天文学家赫谢尔,他早在1818年就发现了硫代硫酸钠对银盐的优良溶解效果。他很快联系了塔尔博特,将这一发现分享给他。于是,之后的定影剂用的就是硫代硫酸钠,且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
- 菌毛线毛(拉丁语:fimbria,复数:fimbriae)是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附属物,比鞭毛细。通常直径3~10奈米,长度可达几微米。线毛可被细菌用于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一个细菌可以有上千条线毛
-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泰米尔语:ஸ்ரீனிவாஸ ராமானுஜன் ஐயங்கார்,ISO 15919转写:Srīṉivāsa Rāmāṉujan Aiyaṅkār,又译拉马努詹、罗摩奴詹,1887年1
- 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英文:Necrotizing fasciitis)又称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是身体内软组织坏死导致的感染疾病,是会突然发病并且快速散播的严重疾病,症状包含在感染部位皮肤呈现红色
- 地壳中含量以下是地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资料来源得到的结果,此处的丰度以质量百分比的丰度为准。其中的数字是估计值,会随着资料来源及估计方式不同而改变。
- 狂牛病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
- 翻译记忆库翻译记忆(亦称翻译内存、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缩写为TM)是计算机程序软件的数据库,用来辅助人工翻译。有时,使用翻译记忆库的软件也常被称为 TMM (Translation Memory Ma
- 磁矩磁矩是磁铁的一种物理性质。处于外磁场的磁铁,会感受到力矩,促使其磁矩沿外磁场的磁场线方向排列。磁矩可以用矢量表示。磁铁的磁矩方向是从磁铁的指南极指向指北极,磁矩的大小
- 回旋辐射回旋辐射是非相对论性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产生的辐射。:289ff非相对论电子的回旋辐射的总功率可以表示成:上式采用高斯单位制, β
- 五夸克态五夸克粒子是一种次原子粒子,属于奇异强子。五夸克粒子有五个夸克。更详细地说,是四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表示他的重子数为1)。虽然物理学者预言五夸克粒子存在已很多年了,五夸克
- 重复基因重复或称复制基因(英语:Gene duplication (or chromosomal duplication or gene amplification))是指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发生重复,可能因同源重组作用出错而发生,或是因为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