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小波变换

✍ dations ◷ 2025-11-17 18:59:20 #小波转换

复小波变换或复小波转换(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是一个离散小波转换(DWT)的复数形式延伸。

它是一个二维小波变换,它提供多分辨率,稀疏表示,以及图像结构的有益特性。另外,他还提供其幅度的高度移位不变性。

在图像处理中使用复小波最初始于1995年,由 J.M. Lina 和 L. Gagnon用多贝西正交滤波器银行的框架。然后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Prof. Nick Kingsbury 归纳于1997年。在计算机视觉的区域中,通过利用可见的内文的概念,可以快速地集中于候选区域,其中可以发觉到有兴趣的项目,然后通过复小波变换计算那些被选定的特定区域。这些附加且非必要的特征,在精确的检测和识别更小的物体非常有用。同样地,复小波变换可以应用于类似检测皮质的活化素,另外的时间独立成分分析(TICA)可用于提取底层独立来源,其数量由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然而,复小波变换的一个缺点是这种变换是,相较于可分离的离散小波转换(separable DWT),它显示出 2 D {\displaystyle 2^{D}} and tree )。

如果使用的其中一个滤波器被特别设计与其他的不同,则有可能一边的离散小波转换会得到一个实数的系数,而另外一边则会得到一个虚的系数。


两个这种冗余为分析提供了额外的资讯,但使用了额外的计算能力为代价。它也提供了近似移动不变性(不像离散小波转换),但仍允许信号的完美重建。

而滤波器的设计对这个转换的运算正确性而言特别重要,以及其必须的特性要有:



相关

  • 恩斯特·鲁斯卡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语: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恩斯特·鲁
  • 虾黄赤蜻虾黄赤蜻(学名:Sympetrum flaveolum),又名黄翅赤蜻,是分布在欧洲及中国中及北部的蜻蜓。它们只在死水中繁殖,尤其是在泥煤沼。它们虽然并非住在英国,但有些有时会迁徙至此。于1906
  • 非快速动眼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英语:non-rapid eye movements)是指没有快速动眼运动的睡眠。在这段睡眠期间,大脑的活动下降到最低,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完全的舒缓。不同于快速动眼睡眠,在这段期间
  • ε-醛赖氨酸阿赖氨酸(英语:Allysine,也常根据结构写作ε-醛赖氨酸)是赖氨酸的氧化衍生物,用于弹性蛋白以及胶原的制备。阿赖氨酸的生成需要酵素赖胺酰氧化酶在胞外底物的催化,并且阿赖氨酸在
  • 乌山空军基地37°05′26″N 127°01′47″E / 37.09056°N 127.02972°E / 37.09056; 127.02972 (Osan AB)乌山空军基地(英语:Osan Air Base;朝鲜语:오산공군기지/烏山空軍基地),基地代码K-55,是
  • 小岛信夫小岛信夫(1915年2月28日-2006年10月26日),日本小说家与评论家,出生于日本岐阜县稻叶郡加纳郡(现岐阜市),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英文科。其作品《美国学校》在1954年获得第32届芥
  • 棒束孢属 为肉座菌目麦角菌科之下的一个属,也有部分研究将其分类在虫草菌科(Cordycipitaceae(英语:Cordycipitaceae))。 属是一个种类繁多的虫生真菌,其中部分种类作为生物杀虫剂使用,如
  • 苏菲亚·布朗苏菲亚·布朗(英语:Sylvia Browne,原名Sylvia Celeste Shoemaker,1936年10月19日-2013年11月20日)是美国作家,她形容她自己为精神及心灵的灵媒(通灵者)。她曾数次露面于《赖瑞金现场
  • 史格芬顿先生《史格芬顿先生》(英文原名:Mr. Skeffington)是一部1944年发行的电影,主演贝蒂·戴维斯、克劳德·雷恩斯、沃尔特·艾贝尔、乔治·库鲁里斯。贝蒂·戴维斯凭借此片再度获得奥斯
  • 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是一个哲学分支,此理论是研究文化的本质和意义。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对“启蒙”提出了个人的定义,这类似于教化的概念:“启蒙是人从自身的未成熟而来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