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箭座

✍ dations ◷ 2025-11-26 14:06:31 #天箭座

天箭座是昏暗但独特的北天星座,原名“Sagitta”是拉丁语,意为箭。天箭座属于二世纪天文学家克劳狄乌斯·托勒密所列48个星座,也属国际天文联会定义的88个现代星座。天箭座历史久远,但所有恒星亮度都不超过第三等,面积在88个星座中倒数第三。

3.47视星等的左旗五是天箭座最亮恒星,质量约为太阳九成,但已进入老化的红巨星时期,直径达太阳54倍。左旗三、左旗增一、左旗四和天箭座θ都是恒星系统,可以用小型望远镜看到内部组成。天箭座V是激变变星,即白矮星吸积捐助恒星形成的联星系统,预计会在2083年左右发展成新星并短暂成为银河系光度最高的恒星,也是天空中非常明亮的星体。天箭座有两个恒星系统拥有类木星行星,另外天箭座15还有棕矮星伴星。

古希腊人称天箭座“奥斯托斯”(Oistos),意为“箭”,属于克劳狄乌斯·托勒密所列的48个星座。相传朱庇特每天派老鹰(即天鹰座)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赫拉克勒斯用来击杀老鹰的箭便是天箭座。天箭座位于天鹰座北面边界以外,业余博学家理查德·欣克利·艾伦(Richard Hinckley Allen)提议用天箭座代表赫拉克勒斯射向附近斯廷法利斯湖怪鸟的箭(赫拉克勒斯的第六项伟业),这种怪鸟的爪子、喙和翅膀都是钢铁,在阿卡迪亚州沼泽吃人为生。天箭座与天鹰座、天鹅座和天琴座相邻,中间隔着赫库利阿(Herculea)。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声称,天箭座代表阿波罗消灭独眼巨人的箭。罗马人为星座起名“Sagitta”(拉丁语“天箭座”)。阿拉伯人称其为“al-sahm”,同样是箭的意思,后来误传成“Sham”,专指恒星左旗一。希腊语名“Oistos”曾误译成“ὁ istos”,意为“织机”,所以阿拉伯语也跟着误解为“al-nawl”,此外还称“al-'anaza”,意为“长矛”或“标枪”。

天箭座四颗最亮的恒星组成箭形星群,位于明亮的牛郎星北面,星座面积仅79.9平方度,占天空0.194%,在88个现代星座中排第86,只比小马座和南十字座大。北半球每年春末到秋初很容易看到天箭座,午夜中天是7月17日。受位置影响,只有南纬69度线以北能看到整个星座天箭座北靠狐狸座,西临武仙座,南挨天鹰座,东接海豚座。1922年,国际天文联会确定以三字母缩写“Sge”代指天箭座;星座拉丁语名没有字母“e”,为避免和人马座混淆,人马座的拉丁语名“Sagittarius”和属格“Sagittarii”都不含“e”,故而设计缩写代码的美国天文学家亨利·诺利斯·罗素从天箭座名称属格“Sagittae”中挑出字母“e”。1930年,尤金·德尔波特正式划分星座边界,形成有12条边的多边形(见文首信息框)。根据赤道坐标系统,星座赤经位于18h 57.2m和20h 20.5m之间,赤纬位于16.08°到21.64°之间。

天体制图师约翰·拜耳用拜耳命名法为天箭座八颗恒星命名,即“Α”至“Θ”八个字母。英格兰天文学家约翰·佛兰斯蒂德用字母“x”(误写成“Χ”)、“y”和“z”分别代表天箭座13、14和15,但不为后世天文学家约翰·贝维斯和弗朗西斯·贝利接受。

托勒密把最亮的左旗五标为箭头,拜耳认为左旗五、左旗增廿六、天箭座θ组成箭形。左旗五是3.47视星等、光谱等级M0 III的红巨星,距地球258±4光年,质量约占太阳九成,但半径是太阳的54倍,亮度575倍,很可能已进入恒星演化的红巨星分支,核心的氢已经耗尽,正消耗核心周围的氢。

左旗三是天箭座第二亮的恒星,属于联星,拜尔认为左旗三和左旗增一组成箭尖。左旗三包含3.9倍太阳质量、152倍太阳直径、光谱等级M2 II的红超巨星和2.9倍太阳质量的蓝白主序星,两者相互围绕旋转,轨道周期十年。左旗增一是三星系统,距地球约326光年,主星属A型主序星。

拜尔的《测天图》把左旗一、左旗二和左旗增一绘成箭的羽毛。左旗一是4.38视星等、光谱等级G1 II的黄色亮巨星,距地球382±8光年。它拥有四倍太阳质量,已经大幅膨胀并增亮,直径是太阳20倍,光度340倍。左旗二的视星等和左旗一相同,是距地球420±10光年的G型巨星,估计已有约1.29亿年历史,拥有4.33倍太阳质量,已经扩大到原有直径的约27倍。左旗增一是双星,其组成可用小型望远镜观测。其中5.77视星等的主星约有3.31亿年历史,是光谱等级G8 III的黄巨星,质量是太阳3.09倍,已膨胀到原有直径的7001183700000000000♠18.37+0.65
−0.88倍,距地球580±10光年。8.35视星等的伴星距主星87.4角秒,但实际上是与主星无关、离地球七千光年的蓝超巨星。

左旗增廿六是5.1视星等、光谱等级K2 III的橙巨星,距地球155.9±0.9光年,有61.1%的几率属毕宿-昴宿星团,运动方向相同。天箭座θ是联星,两星相距12角秒,可用小型望远镜观测。其中偏亮的为6.5视星等,是光谱等级F3 V的黄白主序星,离地球146.1±0.2光年。另一颗是8.8视星等的主序星,光谱等级G5 V。此外,距天箭座θ91角秒还有7.4视星等的橙巨星,光谱等级K2 III,距地球842±9光年。

变星是业余天文学家的热门目标,他们的观测对人类理解恒星行为贡献很大。天箭座R是罕见的金牛座RV型变星,视星等在8.2至10.4范围变化,距地球约8100光年,直径是太阳的7001612000000000000♠61.2+12.4
−9.9倍,光度7003232900000000000♠2,329+744
−638倍,但质量很可能比太阳小。天箭座R已进入老年期,源自恒星演化的渐近巨星支,正朝行星状星云发展。天箭座FG是光度很高的“重生”恒星,距地球约四千光年。该星是在变成白矮星前启动氦壳聚变反应,接下来先扩张成蓝超巨星,然后在不到一个世纪前发展成K级超巨星,周围是天箭座FG脱离渐近巨星支时形成的微弱行星状星云“海因兹1–5”。

天箭座S是经典造父变星,视星等在5.24至6.04间以8.38天为周期变动,也是光谱等级在F6 Ib和G5 Ib间脉动的黄白超巨星,质量是太阳的六到七倍,光度3500倍,距地球约5100光年。HD 183143距地球约7900光年,是高光度蓝特超巨星,其光谱中还发现离子化的巴克明斯特富勒烯分子红外线带。WR 124是高速移动的沃尔夫–拉叶星,周围是喷射气体组成的星云。

天箭座U是黯淡的联星,视星等以3.4天为周期在6.6至9.2范围变动,是天文爱好者使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的理想目标。联星包含两颗星,其一是光谱等级B8 V的蓝白星,另一颗是老化恒星,已经冷却并膨胀成光谱等级G4 III-IV的黄次巨星。两星相互绕行且距离很近,次巨星已经膨胀到超出洛希瓣范围,物质由温度更高的蓝白星吸收,故属半分离联星。天箭座U距地球900±10光年,附近还有半规则变星天箭座X,视星等以196年天周期在7.9至8.4范围变化。天箭座X是碳星,表面温度约2576K。

天箭座18附近的天箭座V是天箭座V变星的原型,即属超软X射线源的激变变星。预料其中的两颗恒星会在2083年左右融合成亮红新星,短暂成为银河系光度最高的星,也是天上非常亮的恒星。天箭座WZ同样是激变变星,包括八成五太阳质量的白矮星和经计算仅8%太阳质量、光谱等级L2的棕矮星。天箭座WZ绝大部分时间是视星等不足15的黯淡星体,曾于1913、1946和1978年爆发至可用双筒望远镜观察。黑寡妇脉冲星(B1957+20)是人类发现的第二颗毫秒脉冲星。质量极大的中子星烧蚀棕矮星伴星,导致脉冲星的无线电信号在穿过外流物质期间衰减。

HD 231701是温度和尺寸都超过太阳的黄白主序星,2007年人类用径向速度法发现它拥有类木星行星,行星距恒星0.57天文单位,公转周期141.6天。HAT-P-34的质量是太阳7000139199999999999♠1.392±0.047倍,直径7000153500000000000♠1.535+0.135
−0.102倍,光度7000363000000000000♠3.63+0.75
−0.51倍,视星等10.4,距地球819±9光年。2012年,人类发现质量为木星7000332800000000000♠3.328±0.211倍的行星在该恒星附近掠过,公转周期5.45天,两者相距0.06天文单位,估计行星表面温度是1,520±60K。天箭座15是类太阳恒星,质量、半径和光度分别是太阳的7000108000000000000♠1.08±0.04、7000111500000000000♠1.115±0.021和7000133800000000000♠1.338±0.03倍。它的棕矮星伴星尺寸接近木星,但质量是木星69倍,表面温度在1510至1850K范围,公转周期约73.3年。估计该系统已有25±18亿年历史。

银河系螺旋带及其中的大裂缝经过天箭座,左旗一、左旗二和左旗增一标出大裂缝的边界。左旗二和左旗五之间的M71是非常松散的球状星团,人类曾误以为是密集的疏散星团。法国天文学家让·菲利普·洛伊斯·德·谢索(Philippe Loys de Chéseaux)1745或1746年率先发现M71,距地球约1.3万光年。

天箭座有两个著名行星状星云,NGC 6886中心是结束渐近巨星支的高温恒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五成五,光度2,700±850倍,表面温度14.2万K,周边星云估计已经膨胀1280至1600年。项链星云本是近距离联星,其中一星扩张成巨星并将另一星吞没。偏小的星仍在巨星内部绕轨道旋转,而且自转速度大幅提升,导致外层物质受离心力影响向太空散发,团状恒星物质形成明亮的气体,进而组成环状星云。两个星云与地球的距离都在1.5万光年左右。

天球赤道座标:星图 19h 50m 00s,+18° 40′ 00″

相关

  • 沈树忠沈树忠(1961年10月-),浙江湖州人,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曾多次赴中国西南地区、西亚、美国研究地层学,提出了藏南地区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底层序列,提出新特提斯洋
  • 足汤足汤(日语:足湯/あしゆ ),指足部浸浴的温泉。由于不必宽衣解带,格外受到欢迎。在温泉区,多设置在街角或泉源附近,亦有部分设于车站、公园等观光客聚集处。足汤通常不收费,但在日本亦
  • 九龙壁九龙壁是一种装饰有九条大龙的琉璃影壁,多为明、清皇家所用。中国现存的古代琉璃九龙壁有四处:此外还有罕见的黄椽木九龙壁,在山西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内。中国大陆境外的九龙壁,有
  • 张星锷张星锷(?-?),中国清朝官员,四川峨嵋县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加捐同知衔。曾任福建嘉义县、晋江县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调任凤山县知县,后升署台湾府
  • 李时行李时行(1514年-1569年),字少偕,广东番禺人。明朝官员、诗人。李时行早年与吴旦等人结成“粤山诗社”。嘉靖二十年(1541年)成进士,授浙江嘉兴知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南京兵部车驾
  • 泰国民族舞蹈泰国民族舞蹈,指泰国民间流行的各民族具有观赏性的群众舞蹈。伴奏主要用鼓、锣、钹、拍板、笛、胡琴、芦笙等乐器,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泰国民族舞蹈以服饰华贵、动作优雅、内涵
  • 杰克·安东诺夫杰克·迈克尔·安东诺夫(英语:Jack Michael Antonoff;1984年3月31日-),是一名美国歌手、词曲作家和音乐制作人。他以作为欢乐看台(英语:Bleachers (band))的主唱和欢乐.乐团的主吉他
  • 熊亚科熊亚科(Ursinae)是熊科下的一个亚科,包含熊属一属,有时还包括懒熊属和马来熊属。黑熊属()和北极熊属()原也被当做该亚科的属,但后来改为亚属。
  • 莉莉安娜·塞格雷莉莉安娜·塞格雷(意大利语:Liliana Segre,1930年9月10日-)出生于米兰,在2018年1月19日由塞尔焦·马塔雷拉总统任命为意大利终身参议员。莉莉安娜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1938年,意
  • 1800年美国总统选举约翰·亚当斯联邦党托马斯·杰斐逊民主共和党18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第四次的总统选举。从10月31日星期五,进行到12月3日星期三。这次的选举,有时被称作1800年革命。这次选举中,副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击败了在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这次选举后为民主共和党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美国压倒性的优势,并间接导致了联邦党的解散。这次选举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暴露了美国宪法原始条文中的一个缺陷。按原始宪法规定,每位总统选举人投下两张总统选票,得票最高者当选总统,次高者当选副总统。民主共和党原本计划让一名选举人将其中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