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凤·蕾菲布

✍ dations ◷ 2025-07-04 02:34:32 #1898年出生,1986年逝世,法国钢琴家,女性钢琴家

依凤·蕾菲布(Yvonne Lefébure,1898年6月29日-1986年1月23日),法国的钢琴演奏家与音乐教育家,师承科尔托,为20世纪的法国钢琴家代表之一。其演奏具有明晰的触键、响亮的音色与丰富的情感表现。然而,由于蕾菲布毕生奉献于音乐教育事业,兼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纷扰中断了她的音乐生涯,而使她较少有现场演出与录音传世,后人难以对其真正的演奏实力给予精确的评价,仅能从她在晚年的录音之中略见一斑。其门下子弟包括桑松·弗朗索瓦、迪努·李帕蒂、让 - 马克·维利 Jean-Marc Savelli 、Imogen Cooper 等人。

蕾菲布在4岁时就展露了对于钢琴的惊人天分,与对于钢琴的热情。她在年幼就宁愿选择练钢琴而不与学校同学出去玩。年轻的玛格丽特·朗惊艳于蕾菲布的潜力,而努力游说她的父母要将她送去音乐学校深造。八岁时她由科尔托推荐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学,除了跟随 莫里斯·埃马努埃尔 与 夏尔-玛丽·魏多 等老师学习音乐理论与对位法外,她也是科尔托的私塾子弟。入学1年,蕾菲布就与另一位天才音乐少女,小提琴家Jeanne Gautier,联手获得儿童竞赛的金牌奖。在12岁的时候,蕾菲布以贝多芬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的演奏,获得科尔托大师班的首奖,旋即,她就获得第一次公演的机会。在 Camille Chevillard 指挥 Concerts Lamoureux 下,蕾菲布以圣桑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技惊四座。

虽然蕾菲布这么早就成名,她的母亲却不因此滥用她的天赋,反而更严格要求她的女儿学习作曲、和声、对位、赋格、与钢琴伴奏。皆以第一名完成课程。她特别喜欢伴奏的课程,尤其是弹奏将管弦乐曲改编成钢琴演奏的曲子。事实上,蕾菲布也在钢琴曲子里追求管弦乐般的丰富音色。这让她的演出不像是一位女性钢琴家。她自承自己的演奏风格像是个男性钢琴家,偏好宏大的表现,充满爆发力的弹奏。而除了男性般鼓足劲道的响亮音色外,蕾菲布在音乐理论扎下的深刻基础,也使她在处理乐曲时,像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指挥家,十分敏感于每一个音符的色彩控制、和声细微的变化与整体音响结构的丰富表现。她的细腻,并不是出于女性特质的细腻,而是出于管弦乐语法式的细腻,而蕾菲布自己也曾表示过,如果她是生为男性,她一定会成为指挥家。

蕾菲布强劲而多彩的演奏风格,很快就让她自己发现到:她的年轻老师玛格丽特·朗教她的弹琴技法是与她心中想要的音乐表现相冲突的。这迫使蕾菲布必须重头开始练起,寻找自己的道路。而在这摸索过程的期间,也多少催化她未来投注在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上的比重。她在26岁那年成为科尔托的助手,后来成为音乐教授。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她拒绝赴德国演奏,也拒绝在被占领的巴黎演奏,因此避居南法。患难时一家人与卡萨尔斯为亲密好友。1950年卡萨尔斯也邀请蕾菲布参加第一届的Prades festival。1952年蕾菲布被任命为巴黎音乐学院的老师,第一年她所带的七名学生都获得首奖的荣誉,是一项难得的成就。

蕾菲布在1967年离开巴黎音乐学院,而她的教学与演奏生涯并未因此中断。直到1979年,与她鹣鲽情深的夫婿 Freddy Goldbeck过世,沈痛的她自此不再做公开演出,而仅配合留下一些录音资料。蕾菲布在1986年过世,享年88岁。

加布里埃尔·佛瑞 曾经称赞蕾菲布是为演奏贝多芬而生的,蕾菲布也最喜欢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她将这些曲子当作是管弦乐般地演奏,是音乐会里的经常曲目。巴赫、法国音乐家的钢琴曲目与浪漫乐派前期的作品也都是她擅长的。

相关

  • 先验论先验(拉丁语:a priori;也译作 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引申为“有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后验知识相比较,
  • 癌干细胞癌症干细胞(英语:Cancer Stem Cell,简称:CSC),又称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
  •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英文简称VCLT)是有关国际条约的国际法条约,于1969年5月22日通过,1969年5月23日开放供国家签署。该公约在1980年1月27日生效。截至2010年11月,已有111个国家批准
  • 加拿大选举加拿大联邦及省政府都是采用英国的西敏系统。当中,国会下议院及省/地区议院的席位都是由选举产生。联邦及省选都是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在加拿大国会中,只有国会下议院是由民主选
  • 王来生王来生(Lai-Sheng Wang;1961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是一位实验物理化学家,目前在布朗大学任教,以其对黄金金字塔(原子簇)和硼原子簇的研究而闻名。王来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化学
  • 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英语: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年10月4日-1995年6月15日)是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1973年霍尼韦尔对斯佩里·兰特专利诉讼决定,将阿塔纳索夫认定为第
  • 让-尼古拉·帕什让-尼古拉·帕什(法语:Jean-Nicolas Pache; 1746年5月5日-1823年11月18日),法国政治人物,1793年至1794年担任巴黎市长(英语:List of mayors of Paris) 。帕什出生在凡尔登,但成长于巴
  • 比尔·巴特勒比尔·巴特勒(英语:Bill Butler,1921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特勒县,为美国著名的摄影师,曾为好莱坞拍摄过诸多的电影作品。
  • 林之光林之光(1936年1月-),江苏太仓市人,是一名气象学家及科普作家。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及《中国气象报》总编辑。
  • Delta位势阱在量子力学里,Delta位势阱是一个阱内位势为负狄拉克Delta函数,阱外位势为0的位势阱。Delta位势阱问题专门研讨,在这种位势的作用中,一个粒子的量子行为。这是一个常见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