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欣威拉杜

✍ dations ◷ 2025-11-25 17:29:09 #阿欣威拉杜

阿欣威拉杜(缅甸语:ဝီရသူ,又译威拉图,1968年7月10日-)为一名缅甸上座部佛教比丘,阿欣是缅甸文化中加在僧侣名字前方的尊称。他因为在缅甸鼓吹对伊斯兰教的坚决抵制以及直接推动缅甸民间针对本国穆斯林少数民族罗兴亚人的迫害而闻名。也因此被时代杂志以佛教恐怖分子称之,冠上“缅甸本拉登”的绰号。他的行为也引发缅甸其他佛教界人士反对,包括发起推动番红花革命以促进缅甸改革的僧侣们。

1968年,他生于缅甸曼德勒省的皎克西镇,在他十六岁时辍学并成为僧侣。尔后在2001年他因为发表抵制穆斯林的言论,而以鼓吹宗教仇恨为由遭到逮捕并于两年后遭到判决25年的徒刑。然而在2010年,随着缅甸民主改革的风气他随着其他政治犯一起获得了政府特赦。出狱后他依然继续原先的反穆斯林言论与活动,虽然他坚称没有参与和鼓吹直接的攻击活动,但是他的一些言行被视为和这一连串的种族冲突事件有关。

威拉杜早于2001年就在他的讲道言论中反对缅甸国内极为少数的穆斯林社群,随后因为他的偏激言论遭到当时严密管制言论的缅甸军政府判监。然而在他特赦获释后他又再度鼓吹应该抵制穆斯林社群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言论,而在此同时缅甸又爆发了在若开邦与密铁拉的种族冲突事件,因而又使他获得更多的支持。

他的主要行动除了大量针对穆斯林的批判言论外,且发起969运动要求群众抵制穆斯林开设的商店,这个行动被视为许多针对穆斯林经营的商家的攻击事件推手。由于969运动中威拉杜与其支持者分发了上有969记号的贴纸给佛教信徒开设的商店张贴作为标记,然而在密铁拉的种族冲突风波中部分攻击事件起因于没有贴上969贴纸,因而被视为穆斯林而遭到攻击。

他也公开要求立法限制佛教女性与穆斯林男性的婚姻。由于伊斯兰教条中要求与穆斯林结婚者须改宗伊斯兰的规定,尽管这规定在缅甸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是威拉杜以这点作为理由强调穆斯林会借此壮大,因此要求立法只有在父母认同下,女性佛教徒才得以与穆斯林男性结婚,而且穆斯林这一方也须改宗佛教。这项言论遭到缅甸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季的反对。

2012年6月20日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7月号发表了威拉杜的专题报导,在该期封面上放上了威拉杜的相片并以“Face of Buddhist Terror”(看看佛教徒恐怖份子的嘴脸)作为标题,报导中也提到他自称为“缅甸的本拉登”。对于这起报导,缅甸总统表达了不满,认为这起报导抹黑了佛教以及伤害缅甸佛教徒的感情缅甸当局也禁售该期的时代杂志, 随后以佛教为主流信仰的斯里兰卡也对该期时代杂志下了禁售令。

对于这报导威拉杜回应到:“你们可以把泥巴抹在宝石上,但是无法抹去它的光彩。”,此外他也否认他曾自称“缅甸的本拉登”,并认为这是反对他的团体散播的谣言,同样的他也批判时代杂志对他的报导是受到穆斯林阴谋组织的策动。

阿欣威拉杜的激进言论散落于他在YouTube上的讲道影片之中,以下以媒体有所报导引用的举出几个例子:

相关

  • 火鸡野生火鸡 Meleagris gallopavo 眼斑火鸡 Meleagris ocellata火鸡(英语:turkey),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
  • 人格疾患人格障碍(英语:personality disorders),或人格(性格)疾患/异常/违常。是精神疾病中,对于一群特定拥有长期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
  • 比库尼亚斯山比库尼亚斯山(西班牙语:Cerro Vicuñas),是智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中北部阿塔卡马大区,毗邻与阿根廷接壤的边境,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6,067米。坐标:27°01′17″S 68°37′0
  • 维努科恩达维努科恩达(Vinukonda),是印度安得拉邦Gunt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258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2589人,其中男性27089人,女性25500人;0—6岁人口7051人,其中男3629人,女3422人;识
  • 信姓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曾窃符救赵;又曾率关东诸侯,败秦国与函谷关下。而后魏国为秦国所灭,信陵君后人中有一支隐姓埋名,以祖先封号作为姓氏,是为信氏起源
  • 李乞豆李乞豆,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祖籍陇西,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伯祖父,太祖李虎的三弟。北魏幢主李天锡,字德真。生有三子:长子李起头,次子李虎,三子李乞豆。李乞豆在北魏担任定州(今河北省
  • 莉莉·布朗热莉莉·布朗热(法语:Lili Boulanger,1893年8月21日-1918年3月15日),法国作曲家,娜迪亚·布朗热之妹。她是一位音乐神童,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到1912年才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获
  • 夏松澜夏松澜(20世纪?-2010年9月17日),美国科学家,生前曾任美国佛州迈阿密大学皮肤病学教授。夏松澜出生于中国大陆。1944年从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两年后,考取教育部留学奖学金,在美国圣路
  • 沙河口神社沙河口神社,建于1914年10月17日,地点在大连市霞町191番地。沙河口神社被称为“西部大连的守护神”,它与大连神社一起被认定为大连的两大神社。沙河口神社的分社有稻荷神社和惠
  • 以弗所公会议以弗所公会议(英语:Council of Ephesus),天主教称厄弗所大公会议,是于公元431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小亚细亚省的以弗所举行的第三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在以弗所则是第一次,约2,000主教出席。其主要议题是关于聂斯脱利派关于耶稣的神性与人性关系之争,反对了基督二位论,附带的确定玛利亚的神之生母(正教会称诞神女,天主教会称天主之母)头衔。第二次以弗所公会议于公元449年召开。当时教会出现强烈敬拜玛利亚的趋势,故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利与其他人一同反对。此争论涉及玛利亚荣位和耶稣诞生方面的